分享

谈谈纸马

 点滴斋书房 2022-12-19 发布于河北

谈谈纸马

纸马,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特别是内丘人,还给纸马命名了一个新名字,叫神码,或神祃。实际上这种名称是不对的,只是某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已。

纸马,又称甲马。自古代就有这个名称。

秦汉时期,人们在民间祭祀时就不再使用太牢三牲了,《汉书》中有:“皆木偶人,木偶马,今人代以纸人纸马。”特别是祭祀的神祗对象层出不穷,为此人们就想到用其他物品来替代,比如说以桃木画符等等形式。当纸发明之后,人们在纸上画出各种神祗,这样就发明了今天所称的纸马。到了唐代,纸马祀祀鬼神已经十分常见了,这些在唐代的文献中都有记载。有《风俗考》说:“于正月一日为元旦,各家整肃衣冠,焚香祀祖、谒神,择吉方出拜亲长师友,曰贺正。四日,备牲醴,焚纸马,曰接神。”《太平广记》亦记载说:“祷神之备,见舟人言,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庙。”另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这些记载说明当时纸马有了专门的印刷和出售的店铺。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有文献亦载:“仅纸马铺便有几二家,多是同香烛等兼卖。”

早期的纸马,即用纸糊其形或绘其形,以为“以为神佛乘骑之用,故称纸马。”纸马还有一个名字称之为甲马。另一些人将纸马称之神祃,这显然是对传统的纸马文化不了解,《礼记》中说,“师出必祭,谓之祃。”郑玄注解说,:“祃,师祭也,为兵祷。”所以说将纸马写成纸祃是某些研究者的无知。纸马为民祭,而“祃”为古代的军祭,两者有明显的区分。

纸马文化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到明清时期演变成了今天的木刻线画,其内容分为“天神”“地祗”“家神”“物神”“自然神”“道系神”“佛系神”“全神”以及各种符经、冥币等等。这些纸马反映了我国的民俗民风及民间的宗教巫术等,同时也包含了我国的传统的民间艺术等文化。

我国的纸马文化分布很广,至今流传于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区。现在各地对纸马有着不同的称谓,北方称之为“神灵马”,南方称为“纸马”,台湾人称为“神马”,就连日本人也有这种文化的存在,他们称之“小神祗”。

内丘纸马文化是我国纸马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其源于民间,以手工木版印刷,因传统的“无神不在”的思想,为此内容多种多样,有土神,梯神、路神、水神、井神、吉神、窗神、火神、车神、以及行业神,甚至演变出很多的现代神。这反映了民间的思想意识和神祇思想。

关于纸马的制作,以木刻为主,其用纸多为民间生产的草纸、黄表纸,有的地区用的是麻头纸,颜料最初的时候大多用的锅底黑代替墨汁,也有的地区以靛兰草为颜料,还有的地区以红色的土或山里的天然石颜料为材料进行印刷。而今天的纸马印刷以白纸替代,颜料也使用了大量的水粉或化工材料,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那种天然古朴的文化气息。

运河老照片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