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刊译评 | 公共政策是如何改变的?变化中的观念、制度与政策

 花间挹香 2022-12-19 发布于河南
图片

编者按

  历史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影响,尤其是从“路径依赖”角度提出了结构和传统对政治行为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制度主义理论也在不断的演进和创新,比如复旦大学朱杰进教授修正了历史制度主义中的渐进制度变迁理论讨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本文作者则是通过分析欧洲国家具体历史案例讨论观念进程对西欧国家公共政策的影响,结合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重新对历史制度主义中的观念、制度和既定利益进行诠释,并认为观念形成过程只有在特定的政治制度条件下才能成为政治变革的决定因素。

    PS:顶刊译评由政治学评介外文编译团队义务提供,团队坚持分享、翻译学界研究成果,旨在方便大家了解更多的学术资讯,为促进国内政治学特别是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多多批判指正,期待您在后台给我们公众号留言,或添加政治学评介的官方编辑部微信-政评君(Z-Pjun)。我们也诚邀志同道合的学友加入我们,共同领略政治学的风采,为学术公益贡献力量。

作者介绍

图片

Daniel Béland,加拿大公共政策研究主席,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

Daniel Béland (2009) Ideas, institutions, and policy change,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6:5, 701–718.

期刊简介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欧洲公共政策杂志),简称“JEPP”,是国际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知名月刊,2021年该刊影响因子为4.775。

摘要

    为了修正历史制度主义,本文借鉴了政治学的理论观点以及社会学的学科框架,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观念形成对政策变化的影响。首先,观念形成过程有助政策议程的产生和议题的形成。第二,观念形成过程能够塑造改革意见并影响议题内容。第三,观念形成过程进程可以成为参与政治改革的必要舆论武器。总的来说,观念形成过程会影响行动者在政治动员中的利益感知方式及其所在的政治环境。然而,观念形成的过程并不是影响国家公共政策变化的唯一因素,国家政治体制的制约也会影响政治观念和公共政策的变化。这一观点在文末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即虽然跨国行为者和国际制度也会与国内机构和政治议题产生影响,但是国内政治制度本身和社会公共议题仍然决定是公共政策改革的核心要素。

关键字:话语,观念,制度,利益,政策,政治

主要内容导读

一、介绍

在过去几十年中,历史制度主义已经成为研究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发展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历史制度主义学者也试图将研究重点从制度惯性(institutional inertia)转移到政策变化上来,本文会基于建构主义视角,通过强调观念形成的过程对历史制度主义政策变化理论框架进行修正。与此同时,本文也将遵循了传统制度主义学者的研究路径,认为不同的因果因素,思想和制度都可以对国家的公共政策产生强烈影响。

为了强调观念、制度和既定利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关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文献。通过学科框架综合填补了历史制度主义对于决策者议题选择、特定政策提案以及政治改革必要性三个方面的解释空白。

本文通过关注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变化,表明观念形成过程在政策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影响国家公共政策变化的唯一因素,观念因素只有在特定的国家制度和政治条件下才能够成为决定性因素。

二、观念和政策的变化

(一)历史制度主义与政策的改变

传统的历史制度主义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历史构建的制度(即公共政策和正式的政治制度)是创造和影响政治行为者决策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机会点。历史制度主义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研究既定的制度结构与政策变化、特定利益政治行为者的互动,例如20世纪初关于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和长期制度遗产对政策制定影响的讨论,以及21世纪以来关于长期制度惯性后出现的“关键节点”的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在思想对政策变化的潜在影响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空白,首先,历史制度主义对议程设置和政策参与者问题解决方式及问题构建途径解释相对较少。其次,历史制度主义“ 更擅长于具体说明政治制度所创造的机会和制约,而不是解释在这种'政治机会结构’中发生的政策选择”。第三,政策制定不仅关乎制度遗产,也关乎政治行动者所制定的战略,即用来影响利益集团和民众支持率的备选政策。

(二)引入观念进程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制度主义学者开始强调观念和话语建构过程在政治学和政策变化中的中心作用。下节首先将简要讨论政治学界在观念作用方面的重要理论,进而探讨社会学关于框架过程建构的相关理论文献,尤其是对于价值放大方面的研究。

(三)观念和政策的变化

根据现有的政治学文献,人们认为观念影响公共政策变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观念可以直接参与到政策议程的议题提出和问题构建中;第二,观念可以转化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假设理论,使现有制度和政策合法化或者挑战现有制度和政策;第三,观念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武器,通过社会框架的内化,对政策制定者、利益集团和普通民众进行影响,使其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本文讨论的出发点是社会学领域的“修辞框架”的概念。修辞框架指“在政策辩论中对故事和论点进行有说服力的使用”,在公共政策领域改革议题的建构往往需要在对共同文化理解的修辞框架下进行。从文化因素对框架过程的影响方面来看,政治运动中特定的框架战略能够产生不同的吸引力和动员效力,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价值放大的方式,积极推动或美化特定的价值观,并借其名义提出议题和进行行动。上述行为也被称为“价值放大”, 即对一种或多种价值的认知、理想化和升华,这些价值中的某些成分被认为是潜在的基本价值,但是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价值观念并未激发出集体行动。

理解“价值放大”的概念形成过程有助于解释政治领域中关键的政策事件原因,但是观念进程并不是影响政策变化的唯一原因。价值观念之所以具有政治影响力,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与强大的制度力量和政治行动者相互作用。在观念过程的研究中有三个相关因素可能限制观念过程对政策变化的影响,首先,改革观念的传播效力取决于政治行为者的影响力,即政治影响力大的政党推广某个观念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企业组织和工会等社会组织的动员活动可能危及改革的努力;第三,政治权力的分散和遗留的政策遗产也可能成为改革的强大障碍。

三、跨国行为体、国家机构和议题进程

   通过学者、政治家、国际组织和智库的跨国行动和言论,政策思想经常跨越国界。政策理念和具体政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国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跨国行为体也推动了思想政策在世界各地传播。尤其是在欧盟的建构中,跨国行为体对于国家政策的影响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欧盟的研究学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政策网络和机构在理念扩散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且观念和话语在欧洲一体化和政策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虽然许多国内政策观念受到了跨国界传播的影响,但是就国家层面的政治决策而言,国家地理边界和国内制度仍然是各国国内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首先,尽管近些年跨国政策网络快速发展,但国家机构和遗留政策仍然严重依赖专业知识和社会习得。其次,从国内经济和社会政策角度,国家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政治家为成功推进改革而采用的政策话语类型。第三,跨国观念和政策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机构和社会语境进行内化选择,然后推进实施。

四、结论

本文呼吁对现有的关于观念、制度和政策变化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文献进行更为系统的整合,进而对历史制度主义进行修正。本文认为观念过程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观念形成过程有助于改革议程的产生和议题的解决。第二,观念形成过程能够塑造改革意见并影响议题内容。第三,“价值放大”等观念过程对改革必要性的构建产生了影响。从宏观角度,观念过程塑造了政治行为者的利益感知方式和政治环境。但是,观念过程并不是影响政策变化的唯一根源,国内政治体制也限制和影响着观念和政策变化。

在未来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学者应在系统的关注制度影响因素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国家与跨国观念传播之间的关系。比如新兴的“政策迁移”理论,在正式政策规则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讨论政策运行环境的改变对其政治意义及社会影响的重塑。这种关于观念、制度和政策变化之间的讨论,进一步弱化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因素,为发展出一种更加普世的公共政策变化理论提供了可能。

编译:赵阳昕 | 复旦国家智能评价研究基地

审校:赵紫荆 

排版:邓希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