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大V追热点,算不算盲听盲信?

 千刀君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1-

吃瓜也疯狂

写文章的这半年,没追写过几次热点,一是没有吃瓜群众的心,二是对于热点事件,必然有知名大V能给出更深入的解释,更理性的去还原一些真相,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所以每当一些公众大号写关于热点的文章,我都会仔细的阅读。理想中的我,是一个理性参与热点的人:

翻开文章,打算认真阅读

发现一句话写的不太对

对于这个观点提出质疑

继续阅读,找出作者的证据

看完,理性发表评论

对于不同意见,分析其合理处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力量

而现实基本是这样的:

翻开文章,打算认真阅读

发现一句话写的不太对

脑补这句话里面的讽刺意味

作者居然敢这么说?

那还看个屁,马上去评论区

对于不同意见,怼

给相同意见疯狂点赞

齐活,完美

本来的“各抒己见”,渐渐变成了互撕。想要理性的追热点,但最后升级为立场上的互掐,这种“非理性”表现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

-2-

人并非理性

为什么每次想着冷静的去分析,结果都变成了头脑一热,非要争个黑白分明?

换个问法,为什么人常常表现出不理性?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从进化的角度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大脑负责应激反应,第二层大脑负责处理情绪;第三层大脑负责思考。

这三层大脑离心脏的距离越来越远。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血液中的“血糖”,而心脏是血液传输的“动力”,离心脏越远,接受到能量就越不容易。

比如看到一篇触动情绪的文章,人表现出的开心、痛苦或者抓狂用掉一大部分能量,那么留给思考脑的能量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无法真正的表现出理性。

情绪占用理性的能量,就会造成假象:我们以为自己在理性分析,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情绪脑”层面。

就比如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总想先知道某个演员是好是坏。而这种二元判断就是情绪脑的功能之一。

所以许多吃瓜群众都喜欢简单粗暴:一句话,你就告诉我这个人是好是坏,就足够了,我哪还有时间去研究真相。吃瓜群众还会强化自己的立场,只看到支持自己的意见,主动忽略对立意见。

除了下意识判断,还有一种更极端的二元对立方式,就是被迫“网络站队”。你如果支持刘鑫,那就是不支持死刑;你如果支持贾乃亮,那我们PG One的粉丝立刻让你上微博头条。

我们常以为的理性选择,实际上可能仅仅使用了情绪脑,只是在做二元对立选择。

-3-

失实与失焦

自媒体大V带我们吃的瓜,为什么显得格外的甜呢?

因为人是不理性的,而许多大V巧妙地利用这种人性,很容征服大批群众。

在《小说写作教程》一书中,作者开宗明义:读者不喜欢看一些伟光正的东西,而人性灰暗、矛盾冲突,犯罪擦边等内容会让读者情绪高昂。

而现实状况与上面描述的如出一辙:一旦出现热点,自媒体赶紧涌入,先挑一些最触目惊心、最违背社会道德的“痛点”,再添油加醋,写出一个让人情绪激昂的故事。

在他们的文章里,不乏充斥着一些极端攻击性的词语,比如“贱人”、“去死”,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群众的愤慨情绪立刻被点燃,强大的力量把事情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这期间,又有新料不断加进来,经过几手的改写,事情就变成了一个高质量的、更能直击人心的作品。怎么样,这瓜甜吧?

但请你仔细想想,这已经变成一种作品,而非原本事实。

“失实”是追逐热点的一种不良后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观点加进去,结果只是在事实上增加了一层层的迷雾。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必须先有事实再有观点 ,顺序不能反。可能你说你是好心,但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强加事实,或者捏造故事,那么只是在帮倒忙。

除了失实之外,第二种不良后果就是失焦。

举个例子,梁文道曾写过一篇《肉食天堂和猪肉堆填区》,文章表达了不吃猪肉,做素食主义者的态度。

在这之后,某大V发文反驳,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在该大V文章评论区中,粉丝们就开始了一系列争论。从支持作者意见,到反驳梁文道的观点,再到对梁文道的批评,最后变成了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梁文道是个秃头,看到他的样子我就觉得反胃。”

这就是失焦,读者各执一词,加入了一些不相关的主观因素,这种效果,并不会给事实带来什么好处。

反而在各种焦点不断转移下,群众想把事情解决的精力和信心都消失殆尽了。

-4-

影响力迷信

大V为何能够变相驱使群众,其原因在于“权威感”。

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表述,权威感是发挥影响力的方式之一。但权威感也是陷阱,他可能蒙蔽一些愚民,在权威的“怂恿”下,做一些大V希望他们做的事。

对于现实的加工往往是大V们的拿手好戏,一些痛点被挖出来添油加醋,足以成为一个好故事,一个让人情绪更高昂,吸引更多人的故事。

而破除权威影响力的方法,就是要看一下这个权威与讨论的事情是否有关,这个权威是否受到利益影响,做出特意的观点。

回头再看看所谓大V对于热点事件的评判,很明显就能看出来,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试图参与进整个热点事件的人,那么就必须反问一下,吃的是同样的瓜,为什么非要相信他们的瓜是甜的?

-5-

群众的价值

破除影响力迷信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要学会一些认真参与热点的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吃瓜群众戏看足了,肚子吃饱了,吃完即离场。这瓜后来怎么样了不重要,因为分分钟就会有新瓜出来。

参考一位自己尊重的大V文章,要想正确的参与热点,可以使用这样一些原则。

1.针对失实,要分清楚观点和事实。很多令人发指、容易激起民愤的描写要保持警惕,这是事实吗,如果是,那么证据在哪里?证据也是真实的吗?

2.针对失焦,抓住热点主人公最核心的需求来看,而不知这个人三年前有什么事,他的某个舅舅是什么样的人等等。合力才能围攻,分力朝向不同需求则容易丧失士气。

3针对吃完离场,即时效性。一件事情看似结束,但不一定是真实结束,要对后期进行讨论、反思以及倡导。

4.针对普通人,最简单的是避免传播一些震惊、药丸等煽动情绪的文章,转而传播有价值的文章。

简单总结一下:尽管大V振臂一呼,天下志士召之即来。但也不能被其影响力所迷惑。我们要做的是拨开他们在事实上掩盖的迷雾,抓住热点的最本质需求,合力围攻。

在这期间,也要承认自己是容易受影响的,是不理性的。也要在最基本的操作上保持本心,不转发煽动性文章。少传播,多行动。

一幅图总结全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