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行力:如何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千刀君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1.执行力的定义

一句话概括执行力: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怎样一步一步的做下去。如图所示。

图片原作者李笑来。

可以看出,只要经历“会做——动手——坚持”,就能达成目标,但在任何一个环节选择了放弃,那么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很多现象就可以解释了:

不会做,不做了吧,失败......

学不会,不学了,失败......

这么简单的东西根本不用动手,算了,失败......

这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很多事情我们一做就能成功,而且无需坚持,我们把原因归结于“喜欢”。比如玩游戏通宵都不累,比如我因为喜欢写作,才在坚持写作。

但是在没有写出第一篇文章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写作,只有做完了才能判断是否“喜欢。”所以你看,只要把做不成事情的原因归咎于“不喜欢”,就不去做,这件事情就永远做不成了。

把做不成事情的原因都归结为“不喜欢”,这可能是借口。

2.大脑的三次进化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从进化的角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层大脑负责应激反应,第二层大脑负责处理情绪;第三层大脑负责思考。

三者离心脏的距离越来越远。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血液中的“血糖”,而心脏是血液传输的“动力”,离心脏越远,接受到能量就越不容易。比如直觉用掉一部分能量,情绪再用掉一部分,理智就不够用了。

所以很多现象就可以解释了:

1.生气的时候,情绪波动越大,就不容易理智,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这是因为“情绪”用掉了“理智”需要的能量,“理智”瘫痪了。

2.突然受到惊吓的时候,直觉所占用的能量最多,这个时候就很难思考,“理智”瘫痪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更理智的人更善于思考。但请不要陷入一个误区:直觉都是错的,情绪永远害人,理智最为高级。这种极端的判断方法不可取。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三者和平相处,并尽可能地将能量输送到“理智”上。

最高级的方法就是:练习理智,用理智来调整情绪,用情绪来觉知直觉。这听起来比较难懂,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1.资深的HR总是在第一眼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合适,这是单纯的直觉吗,显然不是。这是因为见过的人多了,经过长期的训练、反馈、校正、使用。在“理智”大脑形成一定的回路,并且反馈给直觉,成为靠谱的直觉。

2.你看了一本关于情绪调整的书,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把坏脾气发在某人身上。这就是从“理智”学习,反过来调整“情绪”的过程。

3.开车时,看见后面车灯亮了,很可能要超车。这也是直觉,是后天学来的。

可以看出来,情绪和直觉是可以习得的。这个时候就不要相信“天生坏脾气”“直觉不靠谱”这种话了,这是逃避改变而编出的谎话。

3.执行力的形成

第一部分讲了执行力的定义,清楚地一步一步做下去;第二部分解释了我们如何做到“清楚”,也就是训练理智。第三部分是为了把前两部分串起来。

人会永远低估一件事情的难度,这篇文章原本打算1小时完成,其实花了大约2小时。所以执行力薄弱是因为不“清楚”这件事情怎样做,而不清楚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做完过”它。

那么反推一下,先把事情“做完”一次,有机会多做几遍,是不是就达到一定程度(不一定是100%)的“清楚”了?能够“清楚”知道一件事情的全流程,是不是就更容易“执行”了?

一切都明白了:做完一次+学习理智+重复的做=牛X的执行力

 所有学会的东西都要加以重复和利用。

1.学英语从背单词开始,单词背过了,但缺乏交流环境,没有重复和利用。学的结果其实并不理想,很有可能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2.所谓“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刻意练习”“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就是典型的重复和利用的过程啊。总在讲“学以致用”,有些人学了但没用起来,许多人干脆连学都没学。

玩游戏的时候常遭队友谩骂,但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解一道拉普拉斯方程。因为用理智分析过了:要么我很菜,要么他很菜。我用理智控制住情绪,或者根本用不到情绪,这一层面直接被直觉挡掉了。

情绪是要占用能量的,你也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用理智来完成,就不必要再在情绪上浪费能量了。结合前两部分,执行力的新一层含义表述如下:

      经过“理智”的训练,我们知道了能量有限,所以只能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到“清楚”,然后一步一步做下去。

      最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不下去怎么办?一句话解答:将目标降低,先把事情做完。你看,是不是顺带把拖延症都解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