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跟着大家粗略读完这本专业书籍,暑假要再读一遍,争取更大的收获。整理目录也是一个回顾方法。要想学活,学透,还需要下大功夫。加油!) 第一章 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 真正的教育不提倡死记硬背,但也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类型 教育有三种可能的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与格拉底式教育。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得到答案。 第三章直接传达与间接传达 如果将知识分门别类,可分为现行知识和原始初知识。现行知识是关于如何拥有和使用某物的知识,原初知识则赋予现行的知识以本义。这两种知识的可教性与传授性不同。 第四章可在有限范围内计划的教育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的人类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以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的教师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让孩子们成为不能经历风雨的花朵,而是与他们一同在具体的事务中探索生命与世界的本质。 第五章 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张力之中的教育 传统总是潜移默化的滋养着年轻一代,自其孩提时代起便是如此。年轻一代通过一种与历史以及往昔伟大人物形象的内在联系而知识到传统。 第六章依存以为整体的教育 对教育的思考必然延伸制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考察,诸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这类社会构想就将政治和教育的组织视为一体双生的。教育将个体塑造为整体的一员,而整体则是实现个人教育的途径。 第七章教育意义与任务 一个民族的未来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培养了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中以何种尺度和自明性生活,都将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 第八章 教育的可能性与界限 天赋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人类并非是动物那般无法改变的顽固族类,而是始终处于实现自身潜能的进程中。教育的界限不可预先划定,而只能在时期中观察把握。 第九章 教育的必要性 明智的政治家明白,只有精神——道德才具有长远的决定性力量。而只有在教育中,最宏伟的事业才能有组织的实现。 第十章作为教育之源泉的真正权威 在团体中,必定会有一个维系整个团体的、为众人所公认的权威。权威、权力与暴力相关而不同。权威是真实的,但不是绝对的。即使在伟大人物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 第十一章教育与语言 我们观察每个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并将他们在三岁之前那种令人惊奇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记录下来,这一自然发生的过程,同时也对传统的历史性把握,将决定他未来的整个生活。 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经验教育 生活教育。生活秩序教育。艺术教育。爱作为教育的根本力量。宗教教育。 第十三章作为过程的陶冶 教养是人的第二天性,它与传承、教育、祖辈与家庭以及促使个人觉醒的社会团体的本质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取决于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人们追随那些他们尊敬的伟大人物,如何看待其本质并将其树立为标准? 第十四章科学性的陶冶 科学研究和职业教育都具有陶冶功能,因为它们不止传授事实性知识,更能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学生不止从中获得事实与知识。同时也能改变固守己见的态度,避免狂热和盲目的行动。 第十五章 大众的陶冶 今天的很多人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宣传机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完全不顾及那些不会自己思考,缺乏反抗精神的大众的灵魂。如今,真理不得不采取宣传的形式才能进入民众的耳朵。 第十六章 对教养的批判 在观看戏剧时,除了从中获得审美享受之外,重要的是要将整个身心投入其中,将演出中呈现的真相,作为切己之事。如果只是像个无关人士一样旁观或是想象,剧中的一切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戏剧的内涵便消失殆尽了。 第十七章 教育与传承 历史汲取的作用在于,它使我们在对以往曾经达到的高度的观望中,找到自己的道路,走向当下所能追求的最高峰。 第十八章 大学的观念 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校。危机与振兴。大学改革的任务。大学教师的尊严。学生的自由与任务。 第十九章大学的任务 研究、教学与职业课程。陶冶与教育。交流。职业教育与整体性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