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记6

 艺之芳华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第六章第一节啃读问题:

1.良好的整体人格是怎样形成的?阿德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良好的整体人格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有影响。但也不是简单的,有某一方面全部决定。基因遗传是整体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没有哪个人完全是按照基因图谱规定固定路径来成长发展的,成长环境当然也有重要作用。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换句话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于良好整体人格的培养,阿德勒提出几个主要观点:

(1)整体人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决定了整体人格,整体人格又影响了认识和理解。

(2)自卑是人格形成的内驱力,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是人生成的心理动力。

(3)幼年时期是整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年的经历对儿童的一生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基本在3~6岁时就决定了。

2.阿德勒所谓的“自卑”有哪些内涵?与日常理解的自卑有什么不同?

答: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源于两方面,一是自我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二是生命自身的有限性或者是无能感,我们常说的“自卑”是指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不如人的感觉。比如,一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孩子,在农村薄弱学校中与其他学习差的同学相比,他会感到自信,而当到了优质学校后,与那些学习棒的同学相比,就会感到自卑。阿德勒索认为的自卑除了包含这层含义,还源于他对人性深刻的领悟及自卑源于人对自身有限性的察觉。

3.如何理解“自卑是一种感觉”?这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引发自卑的不是事实,而是个体对事实的感觉或者看法。当一个孩子在与其他同伴游戏竞争中经常失败时,当父母经常指责孩子“你真笨”时,当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被亲生父母遗弃时,当父母经常以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来与自家孩子对比,是当父母对待女儿表现出明显的“重男轻女”倾向,都有可能在孩子的内心造成自卑的阴影,但这些情况不代表必然引发自卑,在游戏竞争中失败,但依然没有失去信心,父母指责“你真笨”,但自己还能取得优异成绩,孩子意识到被亲生父母遗弃,但在养父母那儿得到深深的母爱和父爱。父母“重男轻女”,但自己并未在意,如果是如此,那么就不会产生自卑感。

4.理解“自卑性”和“自卑感”,二者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哪个对儿童的发展更有影响?

答:自卑性是指长得不好看、个子矮、肠胃不好等于弱势点有关的具体事宜。自卑感是一种主观感觉、主观认定,主观认为自己不如人。也就是说一个儿童即使没有具体的“自卑性”,只要自己感到低劣,就会产生自卑感,相反,即使有自卑性,但只要不觉得低劣,就不会产生自卑感。

5.独生子女和二胎家庭中的孩子,各自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在明白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如何干预和引导,以形成良好的整体人格?

答:长子通常性格保守,有责任感,相信权利充分反复与法律要么强大,要么平庸。

次子往往喜欢冒险和挑战,喜欢新生事物,。

幺子往往有依赖性,独立性差,幼稚贪玩,也容易反抗叛逆。

独生子女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可能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便心生恐惧,手足无措。

6.“自卑感”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价值和消极影响?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如何判断?如何引导?什么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对儿童成长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答:自卑感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自卑会激励儿童追求优秀,但过度的自卑(特别是形成自卑情节)会抑制儿童奋斗的信心,在现实中许多父母和老师的做法其实已经给孩子造成卑情节,比如一味批评孩子成绩不够好,做题不够快,表现不够好,等等。一味地指责、嘲笑孩子,就会造成孩子“我很差”的自我认识,这种错误的自我认识会直接导致孩子的错误行为方向。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第六章第二节啃读问题:


1.阿德勒所说的“超越”指的是什么?

答:阿德勒说:“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

2.自卑和超越是什么关系?教师如何引导儿童从自卑走向超越?

答:因为自卑,所以追求超越。追求超越,是指人人都具有的追求完善、卓越、成功与向上的倾向,和为了成功诉诸行动的行为过程,为了克服自卑,一个人会通过追求卓越来实现人生完美的发展目标。阿德勒认为自卑与超越,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是人的两个本质属性。因为自卑,所以追求超越,但不同的儿童追求超越的方式不同。

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儿童以正确的、积极的方式追求超越。

3.这一节中引用的两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在自卑的心理环境中,如何寻找补偿的过程。很多时候,一个孩子的自卑并非明显的写在脸上,作为教师如何练就一双慧眼,来敏锐地觉察孩子因为自卑而表现出来的具体言行?

答:(1)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儿童往往年龄小,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只要我们课堂上留心学生上课的表现,课后在教室和学生聊天,是能发现学生的变化。有时学生比自己更细心。

(2)注意自己的谈话方式。我们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我们三令五申的注意事项,学生还是没有改变。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自己去控制住个人情绪。平和地和学生交流,给他(她)营造一种放松的教育氛围。

(3)刻意训练。有些老师天生敏锐,有洞察力。然而大多数老师需要刻意去训练自己的这个“慧眼”。一周之内,给自己定一个时间,特意在班上观察班上的所有同学,然后和学生坦诚交流,反馈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日积月累,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进步!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第六章第三节啃读问题:


1.“问题儿童”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家庭和学校创造怎样的环境,才能最大可能性地预防“问题儿童”的形成?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愿望?

答:在阿德勒看来,所有的“问题儿童”就是采用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的学生。阿德勒说: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我们的行动方向,成“问题儿童”的原因也不是外在的事实,而是这些儿童对这些外在事实的看法。

老师本质的工作是育人,而不是把自己脑袋里的知识搬到学生的脑袋里,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要想避免孩子成为“问题儿童”,父母与老师首先要把儿童看成活生生的人,跟儿童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名字,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

要培养孩子的学习愿望,老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老师本人对教育工作要充满热情,对所教知识不能报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老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氛围。

2.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难的难点上,教师不要把难点都化为极其容易的东西。因为这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材里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地方,一切都很容易,不需要花费特别的努力就能掌握的,学习中缺乏挑战,也就尽力不起孩子克服困难后的自信心。3.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所讲的话,考虑自己的话,应当在学生身上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多一些鼓励赞赏,少一些讽刺挖苦,其实是批评也要把人和事区别开来。

4.应当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学习中得到健康的疲劳感。

5.最主要的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6.不要单一分数来评价学生。

7.教师要合理运用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感,自我肯定。

8.老师不要忽视活生生的个体生命,而迷信所谓的教学方法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郝老师分析了四种家庭模型:专制型、溺爱型、放纵型和完美型。这四种家庭模型其实都不利于形成儿童健康的整体人格,这给作为家长的你带来怎样的思考?理想的教育模式是民主型的,那么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又该如何开展?

答:这四种家庭教育方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倡导的教育方式是民主型。

民主型教育方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孩子起的成就时,多鼓励,少表扬。第二,孩子犯错误时多指导,少批评。当孩子发生小的意外时,却是给孩子传授价值观念,指导行为方式的契机,人正是从一次次犯错中才成熟的。第三,不要给孩子许诺,也不要逼迫孩子许诺。第四,允许情绪和愿望,但限制行为,表达权威,但不如侮辱孩子。

3.3——6岁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何反思?如何行动?郝老师在这节内容中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思路方法?

答:一,对错误,零容忍,适度的惩罚,建立孩子的规则、边界感。二,对学习细致帮助,深度跟进,逐步让孩子更正确的方面体验到成功感、自信,满足优越感。三,让其他孩子提高抗干扰能力。与父母不断交流,尽可能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五,营造一个能集中孩子注意力的环境。六,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七分解学习任务定量完成。八,当孩子痴迷于某项活动时,顺应他的需求。就跟孩子一起过有规律的生活。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第六章第四节啃读问题:



1.郝老师在第四节《对事实的理解,决定了行为的方向》描述了决定自己学习方向的两个关键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初二时的转学和高一和升高二时的选择文科成为自己自信心的来源?是家长、学校还是同伴,或者是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答:表面上是学校。初二在原来的学校不费力就可以成绩在前十名,后来的学校必须努力学习才能争取到,后者增强了自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高二时亦是如此。刚开始有过一段迷茫失落,在“一增一减”的情况下才改变心理状态。在郝老师努力下,他才成绩名列前茅。实际上应该郝老师自己的原因,他对成绩的的理解不一样了,对自己的现状理解不一样了。他想要找到尊严和存在感。

2.连续的挫败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不仅不能树立起儿童的自信心,甚至会形成自卑情结。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自信,是克服自卑实现超越的重要途径。因此,该如何在教育教学中预防学习上“后进生”的形成?

答: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们打开精神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3.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各种因素机缘巧合作用的结果,除了自卑和超越的心理学现象,如何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是哪些重要因素共同成就了现在的你?

答:不甘平庸,想让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争口气,曾经在九十年代父母超生的我,付出了很多代价,我想证明给家里人看,我的父母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第六章第五节啃读问题:


1.干老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阿德勒的“超越心理学”理论,对“懒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读完这节内容,你对“懒惰”有了哪些全新的认识?

答:我们指责人懒惰是因为他们是计生的,不自主的。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因为确切知道他们不可能在计生状态下活一辈子。所以这种寄生状态会让成人非常着急,也就是说懒惰只有与无能结合在一起时,才被视为真正的懒惰。

2.干老师从不同角度(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和“认知障碍”)对儿童学习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了片面看待问题的单眼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便有差异。文章末尾干老师提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绩不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你是否应用过?产生过哪些影响?

答:没有用过。我之前太过急躁,对于学生自己不主动学习的孩子也很少和他们沟通。这点以后应该改正。以后尝试一下干老师提出的具体方法。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后记啃读问题:

后记中郝老师描述了该书的孕育和生成过程,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倒是郝老师的坦诚、谦逊和对待工作的那种“苦行僧”精神。我想,一部书中肯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饱含在字里行间,有关著书人生活、学习、工作的精神和品格,会以强劲的力量带给读者心灵深处巨大的撼动。

郝晓东老师《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的啃读即将告一段落,结束便是开始,如何把这些得来的知识转化成工作的智慧和技能,就得靠啃读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但不论怎样,跟随共同体一起啃读的方法和精神需要不断坚持和修正,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一部部经典就在原初散发着光芒,在这条痛并快乐着的旅途上,你做好一切准备了吗?

答:时刻准备着。今日一整天的培训,回家已经晚上九点多,婆婆已帮忙把娃哄睡着,自己可以全新投入学习打卡。一次啃读,一次进步!糟糕的坚持好过轻易放弃。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