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读书,积蓄力量——《怎样做教师》分享稿

 艺之芳华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第1张PPT)主持人好,各位老师好!我是湖南桂东的李艺芳,今天我们分享的书籍是《怎样做教师》。作者是王晓春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退休老师。主要研究为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转变、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出版的专著有:《跳出教育看教育》、《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育智慧哪里来》、《走进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孩子,我们一路同行》、《家长的位置》、《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等。

(第2张PPT)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问题;第二部分,教学问题;第三部分,管理问题;第四部分,师生关系问题;第五部分,个别学生教育问题。我现在主要讲的是第一部分的三个案例。

(第3张PPT)

(1) 一本书引发的较量

学生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我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都遇到过,您是怎么处理的呢?《一本书引发的较量》讲的是田老师和学生黄某的故事。红色字部分是田老师的做法,蓝色字部分是学生黄某的回应。我们看到田老师经过了六个回合的沟通才作罢,第一次,田老师说:“把书给我好吗?”黄某吃了一惊,条件反射的把书扔进自己的抽屉里,埋着头不动了。第二次,田老师又轻声地重复着:“请把书拿出来。”老师连说几遍,黄某无动于衷。第三次,“那老师就自己拿了!”田老师伸手去拿,黄某忙用手轻轻挡在抽屉边,不让靠近。第四次,“那我就请班主任刘老师来拿吧。”黄某依旧不动声色。这个时候老师有些紧张了,没想到借助班主任的威力也产生不了效果。于是,田老师说:“好吧,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请他来拿这本书。”黄某默不作声。就在田老师内心经过一番挣扎后,就在他快要按键的一瞬间,黄某迅速从抽屉里扔出一本书来。“对不起,刚才你看的不是这本书。”老师说。随后就开始假装拨打电话,一个键一个键的按着号码,但脑子里却是一片忙乱:“他会把书拿给我吗?” 兴许是看老师动真格的了,黄某流着泪很不情愿的拿出了刚才看的那本美国的畅销书《奥兹国的巫师》。这时候老师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为什么老师是如释重负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他自己也很慌张。他并不知道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黄某交出那本书。

那王晓春老师是如何点评这个案例的呢?

(第4张PPT)

   1.学生

学生上课看课外书,这很常见,原因相当复杂,作用也相当复杂,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

   2.教师

王老师认为这个老师的教育理念是管理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这个老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这样的思想必然使他投入这样的“战斗”。

   3.建议

针对这个案例,王老师给出了建议;教师提醒一下,学生把课外书收起来就行了,教师应该照顾大多数学生,继续讲课。但是课后要找他谈谈,向朋友一样跟他分享读课外书的快乐(只要是好书),同时提醒他学会自我控制,不要在课上看。

(第5张PPT)

(2) 班主任应该多一双眼睛

第二个案例是《班主任应该多一双眼睛》,这是以观察者的角度写的。一个男生对着教室的门踢了一脚,刚好被他的班主任看到。在座的各位老师,您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呢?我遇到过,和书上的做法大同小异。把这个男生叫到办公室,板起脸孔将他教训了一顿,责令其写检讨书。男生没有办法,只得写好,恭恭敬敬地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就没再为难他。然后此刻,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否会去关注一下这个男孩的反应呢?浪子无忧老师发现这个走出办公室,在教室门口,像要发泄心中恶气一般,对着大门就是一记猛拳,响声比刚才那一脚踢的还大。门开之后,他高昂着头颅,夸张地嚼着口香糖,趾高气扬地走向座位。

浪子无忧老师看到这一画面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一切,都被我看在了眼里。在我来看,这个班主任对此男生的教育并没有成功,甚至有可能还起到了反作用,可是班主任却觉得学生已经写了检讨,也作了保材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了,自己的教育达到了目的。但他没有想到学生 我们 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谁也说不准,学生背着他又会做什么,也许还会故意毁坏其他的东西。

我为什么能得出这么一个跟班主任完全相反的结论呢?因为多了一双眼睛,我不但看到了男生在班主任面前的恭顺,还看到了男生离开办公室后的反应。我觉得,我们做班主任的,都应该多这么一双眼睛。”

对于这个案例,王老师又是如何点评的呢?

(第5张PPT)

1.浪子无忧老师这篇文章很精彩。

2.这位班主任的教育其实是失败的,但是他的自我感觉却正相反——成功了。

3.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学生喜欢骗老师,不如说是老师喜欢骗自己。

4.这种自我欺骗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缓解本人的焦虑。学生犯错,教师生气;学生承认了,教师的气教消了一半;学生保证今后不再犯,教师甚至可能高兴起来了,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必要让孩子认错,关键是帮助他改正。温暖老师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第6张PPT)

(3) 读书笔记怎样写

1.写给自己

读书笔记应该写下自己与作者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2.厘清思想

我们还可以梳理作者的思想体系,整理大概的主要内容。

3.侧重感悟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拣对自己有用的段落摘抄,谈自己的看法。

4.读他思己

读别人书,思考自己的问题。看了别人的案例,回想自己平时的做法,是需要改正呢?还是继续发扬?我们的读书笔记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7张PPT)

这本书是王晓春老师关于100个教育案例的点评,里面精彩的故事还很多,基本上都是我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话题,大家都应该继续多次阅读。对于这本书我还有其他印象深刻的章节:

1.《创新有时候也不算太难》

2.《纪律为什么总出问题》

3.《他是不是人才》

4.《优秀生的悲剧》

5.《一个挑战自我的学生的手记》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本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因为每一个案例都能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让我们每日坚持积蓄力量吧!”

(第8张PPT)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