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真也能解决问题——《论对话》读后感

 艺之芳华 2022-12-21 发布于湖南

      《论对话》与我而言,是一本没有阅读任务目前根本不会去读的一本书。首先“对话”一词似懂非懂;“论对话”,从题目来看肯定是理论型书籍,自己认知背景不足,肯定读不懂。新网师线上啃读会11月份共读的书籍就是《论对话》,于是也糟糕的坚持着。我共打卡13次,置顶3次,精华2次。这5次的打卡也确实是在自己阅读时间充足的情况下,积极思考导读问题,打卡文章反复修改后提交。因此,认真也能解决问题。

      《论对话》的作者是(英国)戴维·伯姆,是迄今为止记录戴维·伯姆对话理论最为详尽的著作。对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在伯姆教授心中对话是什么呢?他认为对话是一种谈,这种谈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这种谈的意图就是为了实现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在谈话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真知与灼见。这种谈所期待的结果应该是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实现双赢、共赢、一赢俱赢。

       对话作为一种理论,其覆盖的内容及其广泛研究的方向和角度因而也呈现多样化,包括哲学方向,文学和语言学方向,心理学方向,社会学方向以及教育学方向等等。但本“译丛”的侧重点在于对话的社会应用与教育应用。

      对话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话并不仅仅局限于两人之间,它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甚至就一个人来说,只要他抱持对话的思维和精髓,也可以与自己进行对话,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样真正的对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对话过程中,没有人试图去赢,它追求的结果是一赢俱赢。
2.对话过程中,可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3.对话不是互相对抗,而是共同合作。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

       一、对话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进行对话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而且人总是把自己与思维假定拴在一起。对话主张破除潜隐于我们思维假定背后的种种束缚。它不单单要对思维假定本身进行探索,更要对形成这些假定的思维过程予以深入的探究。曾有一句话叫:“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我认为不管是和他人的对话还是和书本的对话,甚是是自我的一个对话,都是促进自己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个对话的过程可以有的理解与收获。人与人之间通过对话能学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想法,进而提升自己。之所以要提倡对话,是因为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对话即分享彼此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对话中做到搁置己见,那么大家就是在做同一件事,相应的我们就能够共同审视一切,每个人大脑意识就会从本质上变得完全不一样,于是在我们之间就会生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即共享性的意识。每个人都能够对群体中的所有思维决定进行分享。分享一个共同的意义,即超越个体思维。对话中不欢迎劝告和说服的存在。如果我们大家能够做到分享一个共同的意义,那么就能够做到共享彼此。就像大家可以一起分享食物那样,我们也能够对这一共同意义进行分享,我们坐到一起来相互交流。进而创造出一个共同的意义,我们既“参与其中”,又“分享彼此”,这就是共享的含义。他不拒绝和排斥任何一个人,即使有个人不同的意见,他的意见也会快被群体所吸纳,并融入到群体的共同意义之中,通过共享对话群体可以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      

       因为这本书,我也更加了解新网师。新网师的授课,它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多的是讲师分享自己,引发学员对自己的一个反省与调整。讲师和学员之间真正体现了“参与其中,分享彼此”。《教师成长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第七次课程中,马增信老师做了《根本书籍与知性阅读》课程分享。马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加入新网师进行知性阅读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也有自己2022年11月的学习清单。马老师分享的时候,听课的老师纷纷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感悟,我觉得这就是新网师讲师和学员的对话。课程打卡圈也有不少老师发文,既有点评员的评论,也有其他读者的思考。我觉得这就是新网师学员和学员的对话。第七次授课后我反省自己,也是忙个不停的一日、一月、一年,但是这其中多少任务是自己主观意识下主动完成的?总是在各种任务中被动完成,缺少一种自主规划,一份生活的自律,一个自己燃烧自己的信念。这就是我和自己的一个对话。

         三、超越对话,获得新生才是目的

        为什么说对话能够减缓人类毁灭的速度?因为对于人类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许找不出令人满意的政治答案,但是重要的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人们放弃自己固执的思维方式。做到开放思想接收并蓄在这一点上,他与对话的原理是一致的,如果这样的一种态度能够得以广泛传播,作者相信他将以减缓人类的毁灭速度。因此做到能够共享我们的判断,共享我们的思维,假定认真倾听彼此的思维假定就至关重要。 

       “共有共享”指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话而实现某种超越。当我们在对话中获得那种具有高度内聚力的精神能量时,它也许能够引领我们超越单纯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对话的范畴。它甚至能够重新改变个体乃至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这样一种精神能量。它是参与并分享,它强调的是参与和分享整体并融入到整体之中。这里说的整体不单单是指你参与对话的那个群体,而是指普天之下万事万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背景,同一本书,同一节课学习,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我认为再深奥抽象的书,只要认真反复读,都明白一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