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高考模拟试题之上海松江区、嘉定区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21 发布于山东

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在《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答案】    ①. 剑阁峥嵘而崔嵬    ②. 齐彭殇为妄作    ③. 王羲之    ④. 物有本末    ⑤. 事有终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2)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峥嵘”“崔嵬”“殇”“羲”“末”。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会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①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②并有意识地发扬它和继承它

③但真正传统好的东西不会完全走掉的

④让大家意识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

A. ④②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④③

2小松在学完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后,他针对当下新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的现实,以表格形式梳理了“辨析虚假信息”的方法,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分析维度

特点

新闻标题

虚夸,标新立异,耸人听闻

_________

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

内容与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逻辑不清

新闻效果

紧跟社会热点,博人眼球

发布平台

多为自媒体发布或转发

【答案】1C    2)    ①. 新闻来源    ②. 缺乏科学验证结果    ③. 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几句说的都是关于“传统”的话题,首先是“传统”没有消失,才能从中“提炼”,然后大家能够有意识地去“保留”,最后是“发扬”和“继承”。由此按照逻辑关系排序为③①④②。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信息不明,如'据说’'据透露’”可知是从新闻来源的角度梳理的。

第二空和第三空是从“内容与表述”角度梳理的,除了看逻辑是否清晰,还可以看是否有必要的材料支撑,是否有科学验证结果等。可以填:缺乏科学验证结果、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见

沃尔特·李普曼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②然而,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似乎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作些添枝加叶的处理。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绝大多数事实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有意加工。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

③在哥廷根曾召开过一次心理学会议,其间有一批据说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接受了一次饶有趣味的实验。主办方预先安排了一场“事件”:突然,会议厅大门被人撞开,一个小丑冲了进来,一个持枪黑人在后面狂追。他们在大厅中央停下厮打。整个事件持续了不到20秒钟,“演员们”离开大厅。会议主席要求在座各位当即写出一篇报告。交上来的40篇报告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而且,有24篇纯粹是杜撰了10%的细节描述,有10篇的杜撰率高于10%,低于10%的只有6篇。这样,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了一篇很负责任的报道,却使大多数人了解到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

④要想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而且,面对五花八门的事务也没有这种可能性。现代生活匆匆忙忙,五光十色,一些实实在在的差距使人们有了隔阂,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交流,我们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画面。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

⑤最让人难以捉摸是创造并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他是个煽动家,啊,煽动家就是这种人物,所以他就是这种人物。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是个富翁;他是个外国人。——这与以下说法就大不相同:他是个耶鲁人,但却是个平庸之辈——我们对于他(她)的其他情况又有多少了解呢?问题出在成见的性质和我们运用成见时的那种轻信,假如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则,那么,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就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简捷。

⑥这些规则最终要取决于构成我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如果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

(有删改)

3. 依据第③段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表明, 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

B. 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

C. 人们对事实的认识是失实的,是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造。

D. 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

4. ⑤段中,作者试图通过画线句的隐含前提“_________________” 来证明可能导致错误的“成见”。

5. 以下作者最不可能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项是(   

A. 研究表明某个种族的所有成员在一个外国游客眼中应该有着差异。

B. 若一位画家“未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绘各种对象”,我们就不快。

C.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D. 心理学表明,人们习惯于根据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观察对象造型。

6. 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

7. 有人认为《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的行为和心理体现出了本文作者所说的“成见”,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答案】3. C    4. 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5. A    

6. 本文围绕“成见”说理,层层推进。先指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成见客观存在,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接着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而这种加工取决于其地位和观察习惯,并用心理学实验加以证明;同时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正视成见带来的危害,并运用理性控制和矫正成见。    

7. 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历前就对事物、事件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它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林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中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先规划,决定进入贾府后谨言慎行。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使得大多数人了解到了一次并未发生的事件”只是这一次试验的结果,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

B.“整个事件是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整个过程表现得生动逼真”只是对此次实验中人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

C.正确。根据实验数据,说明40名老练的旁观者针对刚刚发生在眼前的这一事件写出的报道,都进行了改编、加工和创造,关于主要事实、细节描述等都是有失实之处的。所以其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

D.“这些报道有多半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具有确凿证据”表述错误。与文中“关于主要事实的错误低于20%的只有1篇,有14篇的错误为20%-40%,有12篇达40%-50%,13篇高达50%以上”的表述相互矛盾,并不是分析、归纳出的实验结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意的能力。

⑤段中,根据前文“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可知,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比如说“他是个耶鲁人”,多数人的先入之见就会想像“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所以,画线句的隐含前提“耶鲁人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先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作者主要说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接着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

A.“某个种族的所有成员在一个外国游客眼中应该有着差异”,这没有用我们的先入之见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以,作者最不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我们不快,是因为画家“未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方式描绘各种对象”,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了想象,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告诉我们,在没有亲身经历之前,不要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凭空臆测,不要妄图根据我们自己的法则去描绘世界。所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D.“们习惯于根据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观察对象造型”说明人们很可能会根据我们自己的法则,去描绘世界。而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了想象,从而形成错误的“成见”。所以,作者可能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本文围绕“成见”说理,层层推进。

根据第一段“我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要比我们的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可知,这是指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成见客观存在,成见由别人的报道和自我想象拼合而成;

接着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事件目击者的成见在于他对事实的带有创造性的改编、加工,并指出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并用心理学实验加以证明;

第四段,根据“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可以看出,文章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

最后两段,在承认成见存在的某种合理性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要正视成见带来的危害,并指出“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强调要运用理性控制和矫正成见。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

首先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同”。然后分层回答理由。

首先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成见”的含义。根据“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要想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可以概括出“成见”是指先入之见、预见。“成见”是头脑中原先就有的看法,使人在亲身经历前就对事物、事件进行想象或分类概括。

根据“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和“人为了进行观察而接受预见的习性,就只会导致错误而不会带来简捷”可知,“成见”能带来便捷也会导致错误。

接着分析林黛玉的行为,根据“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可知,黛玉在进贾府前就已经听闻贾府的种种,知道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就是黛玉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已经对贾府进行了想象,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她的整个感知过程,预先的成见让她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先规划,决定进入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才会谨言慎行。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陌生的至亲

欧阳娟

①头一次听人谈论母亲,是在她离开我们之后。

②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有个老妇人见我一声不吭,靠过来说:“你跟你娘一样,要强。”这话让我有些意外。说我要强,我认。可母亲,活了六十年就养了六十年的病,多说两句话都嫌累,怎么能跟要强扯上关系?老妇人的话只是随口一说吧。

③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母亲刚一出生就被判定为先天性不足,带着一身病痛。体力活儿一重,她心脏就受不了,常常砍着柴、割着稻子就在地上躺下来,一动不动闭着眼,喘上老半天。一个人,什么想做的事都做不了,什么想说的话都不敢说,生命有何意义?母亲去世时,我刚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

④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一个冬日的上午,在一场长长的懒觉后,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是珍梅的女儿吗?我是她的朋友。她的身体还好吗?我想跟她说说话。”冬阳洒在窗帘上,透着泛黄的温暖,我的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一个老人隔着数十年的光阴,辗转打听另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只为跟她说说话而已?

⑤不久之后的冬至,另一位老人的故事仿佛为这通电话做了一个注释。那年她和母亲都只有十多岁吧,就在这山路上,她俩正搭乘一辆拖拉机。母亲率先爬进了车斗,这位老人刚刚跨进半条腿去,不知为何,师傅却突然把拖拉机发动了起来,她一只脚在里一只脚在外,骑马样地横跨在车斗挡板上。母亲死死地拖住她的脚。五六十年前的山路,到处都是深坑、厚泥,拖拉机颠得跳起来,蹿天入海似的。母亲被甩得前俯后仰,噼里噗噜撞在车斗上,额头流出鲜血。

⑥母亲的手,我是看过的。那是一双鸡脚爪一样干瘦的手,皮下青筋暴起,一两肉都没有。紧窄的袖口从手腕处往上捋,能一直捋到肩头上,手臂和手腕一般粗细。这样的一双手,我不知它要怎样在一次次的摔撞中拖住一个悬吊在车斗上剧烈下坠的身体。“这一世,我真是幸亏有你娘,到死都不会忘记她的好。”老人的感叹又让我想起不久前的那通电话,想起电话那头那位未曾谋面的老者。垂暮之年,她为何想起要与母亲通话?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这样令她不能忘怀的时刻?

⑦又是一年清明,一个背着柴火的老爷爷叫住我说:“你是珍梅的女儿吧?我一看就晓得你是她女儿。”血脉相连,难免有些相像之处吧。老爷爷说:“你娘后生时吃得苦,公社里开工,她从来不落后,春插、双抢,别人栽一排禾她也栽一排禾。她身体不好,做多了体力活儿就流鼻血,这山下的田地里,块块都流过她的鼻血。”我顺着老爷爷的目光看了看山下。四月,田地绿葱葱的,一望无际,铺展于天地间。怔愕之间,我想起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按年龄来算,她也是跟母亲一起开过工的。或许她跟这位老爷爷一样,亲见过母亲某些要强的时刻。

⑧有人终生惦念着她,让人不能不为她感到庆幸,母亲活得饱满而丰富。我一时难以自抑,拍了几张山上的照片,附上全家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吃饭时打开手机一看,里面有一条评论:“这是你妈妈?叫珍梅吧?她是我的学生。”这是一位在写作上与我多有交流的老前辈,她后来对我说:“难怪看着你总有一种熟悉感,你妈妈是我当年最得意的学生。那时闹运动,她是班长,常站到讲台上去喊话,阻止同学胡闹。”看过那时的历史资料,我当然知道这些喊话的风险,连多说两句话都嫌累的母亲,竟敢在这件事上喊起来,她当然并非无知才无畏。

⑨在阔别十年的光阴里,我总能在某处遇见一些貌似陌生,实则与一己之生命密切相关的人。当他们看向我,眼里何止是我一人?在我身上,一定有跟母亲如出一辙的东西;在我平淡的面容上,叠印着母亲的脸。他们一点点帮我拼凑起一个不一样的母亲,一点点填补着我心上那块被凭空割去的极其重要的内容,让我与母亲的命运一次次短兵相接。母亲恬淡的面容背后,究竟埋藏着多少故事?她宽容温顺的性情,历经过多少血泪锻造?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母亲,跟我的母亲判若两人。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空度一生毫无关系。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其实早已洞察了事实。在山路上,在时光里,在那些故事的繁复纹理中,六十年的岁月拉到眼前,我终于与母亲深情拥抱。

⑩六十年前,村口的野蔷薇迎风怒放,乌桕树招展着心形的绿叶,蓼子花火辣辣的,母亲背着书包去上学。扎着两只羊角辫子,这位姑娘正蹦蹦跳跳跑进刚打开的人生里。

8.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9. 文中第②⑦⑨段三次出现“随口一说”,分析这样构思的作用。

10. 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写颇具特色,联系全文加以赏析。

11. 学校将在文学社公众号“理解·成长”栏目刊发本文章,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为本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推荐语。

【答案】8. ④段紧承第③段说到“我”对母亲的疏离感;陌生电话那头老人的想念,勾起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自然引出后文多位老者对于母亲的回忆,为“我”揭示一个不一样的母亲做了铺垫。    

9. ②段中“我”完全不认同老人的话,认为老妇人的“随口一说”言不由衷,是对自己的敷衍,母亲的一生跟“要强”无关;第⑦段“我”想起老妇人的话,是因为从老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母亲,震惊感慨于母亲的要强;第⑨段“我”感悟到“我”和母亲有着如出一辙的东西,随口一说的是深刻的事实。这样构思,用相同的表述传达作者对母亲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逐次深入和丰富,令人印象深刻。    

10. 作者选取“蔷薇”“绿叶”“蓼子花”等生动而富有鲜明色彩的景物,选用特别具有生机的动词“怒放”“招展”,又用“火辣辣”等形容词,景色整体上显得充满生命的活力。与年轻时的母亲充满朝气的形象相吻合,表达了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已不是那个病恹恹的形象,而是要强的、正直的、生动的生命。表现了对母亲的深切认同和欣赏。    

11. 编辑,您好:向您推荐《陌生的至亲》。作品描述了作者在母亲离世后,追溯母亲经历,对母亲由陌生转为深刻理解的过程。多位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作者展现了母亲要强、正直勇敢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作者领悟到自己的个性正是出自母亲,母女生命紧密相连。母亲是生命中的至亲。理解母亲的过程也是作者生命成长的过程。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④段前一半,作者对母亲的态度是“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这与前面第③段“我”对母亲的看法“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母亲去世时,我刚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一脉相承,由此可知:第④段紧承第③段说到“我”对母亲的疏离感。

而在该段后一半内容中,“我”因为接到的陌生老人的一个电话,而回想起去世已久的母亲,终于为丧母之痛感到难过,并“我的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由此可知:陌生电话那头老人的想念,勾起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悲痛。

④段中,陌生老人的电话让“我”开始思索:“是什么样的情感让一个老人隔着数十年的光阴,辗转打听另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只为跟她说说话而已?”这说明这个电话让“我”对母亲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而在后文中,作者则分别通过“另一位老人的故事”“一个背着柴火的老爷爷”和“一位在写作上与我多有交流的老前辈”等人,展现母亲与“我”之前印象不一样的形象。由此可知:自然引出后文多位老者对于母亲的回忆,为“我”揭示一个不一样的母亲做了铺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作用,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根据第②段原文“可母亲,活了六十年就养了六十年的病,多说两句话都嫌累,怎么能跟要强扯上关系?”,可知第一次“随口一说”时,作者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要表达出自己的质疑和不置可否。说明“我”完全不认同老人的话,认为老妇人的“随口一说”言不由衷,是对自己的敷衍,母亲的一生跟“要强”无关。

根据第⑦段原文“怔愕之间,我想起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按年龄来算,她也是跟母亲一起开过工的。或许她跟这位老爷爷一样,亲见过母亲某些要强的时刻”可知,老爷爷的这次谈话,让“我”在怔愕中开始对自己上一次质疑老妇人产生反思,并开始认同母亲的要强。由此可知:第⑦段“我”想起老妇人的话,是因为从老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母亲,震惊感慨于母亲的要强。

根据第⑨段原文“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空度一生毫无关系。聚会上那位老妇人的随口一说,其实早已洞察了事实”可知,此时“我”对于“随口一说”中对母亲的评价已经是充分的认同且深信不疑了。而作者在这里再次用“随口一说”,是为了说明“随口一说”的东西就是真实。由此可知:第⑨段“我”感悟到“我”和母亲有着如出一辙的东西,随口一说的是深刻的事实。

三处“随口一说”,虽然都是一样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不同的含义和情感。在这一变化中,“我”对母亲的认同感和敬佩也与日俱增。这样构思,用相同的表述传达作者对母亲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逐次深入和丰富,令人印象深刻。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在文章最后一段的静物描写中,作者选用了“野蔷薇”“乌桕树”“蓼子花”这些虽普通却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作为描写对象。而对这些景物的状态,则用动词“怒放”“招展”和形容词“火辣辣”来形容。不管是景物还是对其描写,都非常生动且鲜明,展现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而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引出和衬托后文母亲“扎着两只羊角辫子,这位姑娘正蹦蹦跳跳跑进刚打开的人生里”,展现年轻时候同样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母亲的形象。通过这一描写,作者在此时对母亲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已经变成“那是一个勇敢、智慧、丰盈的生命,与我认为的羸弱无能,空度一生毫无关系”。所以,作者这样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心目中的母亲已不是那个病恹恹的形象,而是要强的、正直的、生动的生命,表现了对母亲的深切认同和欣赏。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本题要求写推荐语,要符合推荐专栏的主题。

根据主题“理解”可知,栏目中的文章应该是介绍理解,展现人与人相互理解、尊重,从分歧走向认同的经历。而本文中作者一开始对母亲的看法是“她离开时,我没掉一滴眼泪。往后的两三年时间,我确乎不甚伤心”“我跟母亲是截然相反的。每每想到母亲孱弱而空度的一生,我便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母亲去世时,我刚刚二十九岁,自信膨胀在健康饱满的身体里,便常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怜悯着母亲的羸弱和无能,暗自庆幸自己与母亲的不同”。到后面经过多段经历,才最终理解了母亲,认识到母亲是一个要强、勇敢的人。所以,推荐语中就可适当简介作者逐渐深入理解母亲的过程,以展现“理解”主题。

“成长”在这里不仅指身体的成长,也指心灵的成长;不仅可指某一个个体的成长,也可以指其他人或某个群体的成长。若将文章推荐到此栏目,则可侧重介绍“我”在不断深入认识母亲的过程中同样在成长有关的内容。比如“我”在重新认识母亲的过程中,对母亲的感情也越来越浓烈,这体现了“我”在情感上的成长。此外,“我”在不断认清母亲其实是一个要强、正直勇敢的人后,“我”也认识到拥有同一血脉的自己也应该像母亲一样正直勇敢。这里体现的也是“我”的成长。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樟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注】①王郎曾为司直,今不得志,欲西上成都谒当事,求一职。王郎别公往成都,公于其临行时,作此以劝之。②豫樟:豫、樟。两种高大的乔木名。

12. 以下古诗选集中,最有可能收录本诗一首是(    

A. 《古诗源》 B. 《古诗菁华》 C. 《随园诗选》 D. 《近体诗集》

13. 对诗歌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酒酣”:这里借助“酒酣”,写出了王郎意气奋发,拔剑起舞,唱出慷慨悲歌。

B. “趿珠履”:古有穿珠履见赵使,此处告诫王郎不要为了“趿珠履”而奔走权贵之门。

C. “仲宣楼”:语出王粲《登楼赋》所登之楼为“仲宣楼”,以此点明送别之时,之地。

D. “青眼”:晋阮籍待贤者以青眼,借此希望王郎能够遇到知己来施展自己的奇才。

14. 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12. B    13. A    

14. 诗人送别王郎,寄寓深沉。诗中写王郎拔剑起舞,斫地悲歌的不得志之意,诗人用“我能拔尔”对他表示了劝慰之情;又用夸张的笔墨写王郎奇才,认为他一定能“得诸侯”“趿珠履”,表现了对友人的赞赏、肯定和鼓励;送别之处春色盎然,反衬出离别的愁绪;最后在对友人的厚望中,又表现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悲哀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A.《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本首诗的作者是杜甫,属于唐代诗人。故《古诗源》不可能收录该诗。

C.《随园诗选》是选编的袁枚的诗歌,不可能出现杜甫的诗歌,故《随园诗选》不可能收录该诗。

D.《近体诗集》所选的应是近体诗,而本诗属于歌行体,属于古风范畴,故《近体诗集》不可能收录该诗。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典故的理解能力。

A.“这里借助'酒酣’,写出了王郎意气奋发”分析错误。从诗中“歌莫哀”可知,此处王郎的情绪是悲愤的,并非意气奋发。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上半首(前五句)表达劝慰王郎之意。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正浓,拔剑起舞,斫地悲歌,所以杜甫劝他不要悲哀。当时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长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荐,所以说“我能拔尔”,把你这个俊伟不凡的奇才从压抑中推举出来。下面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赞誉王郎。诗中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又说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沧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两句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因此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  

下半首(后五句)抒写送行之情。诗人说以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却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长官。送别时已是春末,杜甫用钦佩的眼光望着王郎,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川能够施展才能。最后一句由人及己,喟然长叹道:王郎啊王郎,你正当年富力强,大可一展宏图,我却已衰老无用了!含有劝勉王郎及时努力之意,又表现自己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悲哀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董其昌,字玄宰,籍松之上海。公十三出就试,见赏于郡侯洪溪衷公,才名籍甚。规摹古帖楷书,已得纵观项子京家藏晋唐真迹,自此不向碑版上盘桓,直悟入用笔用墨三昧,且旁通绘事矣。客以笺扇求者,其父见辄擘碎之,使专精本业。自此试辄冠军。食饩有太学范尔孚者,捐资助公游北雍。戊子秋闱,公名在第三,已丑名在第二,选读中秘书。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

②凡六年,起湖广提学副使。试毕,乞致仕。家食二十余年。中原士大夫气节理学,分门立帜,公不喜附丽为名高;亦绝不露纤毫抵牾之迹。即户外以干旄至,以问奇至,欣然应之;而书画诗文,则渐老渐熟,几有“古人不见我”之恨。

③癸酉,上特拜公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既陛见,班行中额手相庆,曰:“此先朝凤麟,出而瑞世,安可当吾辈而失之!”于是肩摩踵接,幸沾公色笑为快,而祈请词翰者,亦无虚日。余寄声公曰:“公向国王城舍中,以笔墨说法,今可洗足收钵矣!况趋朝陪祭,颠倒衣裳,其匍匐更有百倍于此者耶?”公报曰:“人之念祖,谁不如我?我将手以徼地下光。子视我岂恋恋一官者?”乃思请辞。时上御下严,乞骸骨者,不讶其有所避而去,则疑其有所托而逃;独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盖公以礼自处,而上亦以进退大臣之礼处公。予迎之舟次,公笑曰:“今而后,始知我与子,两相期无愧心;两相见无愧色矣。”

④公北归时八十有一,精采健旺,须眉飒飒,有神仙霞举意。对客谈笑,竟日忘疲,不知其老之将至。丙子仲冬九日,忽痰作,不三日而逝。

——节选自明代陈继儒《陈眉公先生全集》(有删改)

材料二: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节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试毕                     2)竟日忘疲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亦绝不露纤毫抵牾之迹(    

A.抵触         B.抵挡              C.遮蔽                 D.抵消

2)我将手以徼地下光(      

A.抚慰         B.借助            C.稍有所得           D.帮助

17. 把第①段画波纹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客以笺扇求者,其父见辄擘碎之,使专精本业。自此试辄冠军。

18. 给第①段画线句加上三处句读,请用“/”标识出这三处合适的位置。

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

19. 材料一第③段和材料二都记载了董其昌“上疏乞休”,分析两文写法的不同。

20. 材料二董其昌谥号“文敏”,联系材料一推断其得此谥号的原因。

【答案】15.     ①. 刚、才、始    ②. 整日、一整天    

16. AB    17. 有一些人想用信件和扇面来求取董其昌的字画,董其昌的父亲看到就用手撕碎了这些信件和扇面,想让他专心精进自己的本业。从那以后,董其昌只要考试就一定得第一名。    

18. 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    

19. 乙文是史书,简洁明了,记载董其昌上疏乞休的事实,没有褒贬。

甲文是行状,具体详细,记载了董其昌在京中受到追捧,我作为朋友的规劝,董其昌反复上疏和最终得以致仕的经过,塑造了董其昌淡泊功名的人物形象,也用京中人的追捧和皇帝的再三挽留,侧面刻画了董其昌名重天下的特征。    

20. “文敏”的意思是博学聪敏、敏而有德。

甲文中董其昌年少受学,博览名家字帖,书画造诣精深,思想和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董其昌千里送馆师灵柩回乡的厚道仗义、为京中人追捧和皇帝的重视却多次请辞归乡的淡泊名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甫:刚、才、始。句意:刚考试完毕。

②竟日:整日、一整天。句意:整天不知疲倦。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抵牾:抵触。句意:也绝不显露丝毫抵触迹象。

故选A

②藉:借助。句意:我是想借助我的才华求得荣耀祖先。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客以笺扇求者”,定于后置句;“辄”,就;“擘碎”,撕碎;“专精”,专心精进;“冠军”,第一名。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学馆中老师田中台去世,董公奔走数千里,用车护送灵柩回老家闽中安葬。

“馆师田中台殁”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

“公匍匐数千里”,主谓结构,“数千里”为补充说明距离长短的,后面断开;

“舆其榇”动宾结构,省略主语“公”,后面断开;

“送还闽中”,动补结构,省略主语“公”,单独成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文体特征的能力。

乙文,“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简洁明了地记载董其昌上疏乞休的事实,没有褒贬。因为乙文选自《明史·董其昌传》,是史书,所以叙事简洁明了。

甲文第三段,“此先朝凤麟,出而瑞世,安可当吾辈而失之!”“余寄声公曰:“公向国王城舍中……”“子视我岂恋恋一官者”“独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详细记载了董其昌在京中受到追捧,我作为朋友的规劝,董其昌反复上疏和最终得以致仕的经过,塑造了董其昌淡泊功名的人物形象,也用京中人的追捧和皇帝的再三挽留,侧面刻画了董其昌名重天下的特征。甲文是行状,是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故叙事具体详细。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谥号“文敏”的意思是博学聪敏、敏而有德。

结合“才名籍甚”“纵观项子京家藏晋唐真迹”“试辄冠军”“中原士大夫气节理学,分门立帜,公不喜附丽为名高”“书画诗文,则渐老渐熟,几有'古人不见我’之恨”可知,原因有“董其昌年少受学,博览名家字帖,书画造诣精深,思想和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

结合“馆师田中台殁,公匍匐数千里,舆其榇,送还闽中”“肩摩踵接,幸沾公色笑为快,而祈请词翰者,亦无虚日”“公一再乞,一再留,凡六疏,温旨仍赐驰驿,听公还”可知,原因有“董其昌千里送馆师灵柩回乡的厚道仗义、为京中人追捧和皇帝的重视却多次请辞归乡的淡泊名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董其昌,字玄宰,是上海松江府人。董公十三就外出参加考试,被郡侯洪溪衷公赏识,才华与名望卓著。谋划摹写古字帖和楷书,不久得以纵观项子京家藏的晋代唐代的真迹,自此不再在其它碑帖间流连,直接领悟到入笔、用笔、用墨诀要,而且在绘画上触类旁通。有一些人想用信件和扇面来求取董其昌的字画,董其昌的父亲看到就用手撕碎了这些信件和扇面,想让他专心精进自己的本业。从那以后,董其昌只要考试就一定得第一名。有一个太学的廪生范尔孚,捐资帮助董公到国子监游学。戊子科举考试,董公考得第三名,第二年殿试高中第二名,被选任为学馆中秘书。学馆中老师田中台去世,董公奔走数千里,用车护送灵柩回老家闽中安葬。    

大概六年后,被外任为湖广副使,刚考试完毕,就请求退休回家。居家二十多年。中原是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气节观,都各自立了门户,董公不喜欢依附崇高的名节,但也绝不显露丝毫抵触的迹象。门外列着仪仗队来的,或者单纯求学问来的,都欣然应对。他的书画诗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成熟,他几乎有“古人不见我如此优秀”的遗憾。

天启五年,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见罢皇帝,朝臣中有人额手相庆,说:“此人是以前朝代龙凤一样的人物,出在盛世,怎么可以在我们面前而失之交臂呢!”于是肩碰肩,脚碰脚地一个接一个到跟前,以有幸瞻得董公的颜笑为快。请求诗词墨宝的人,也是没有一天不来的。我给董公传语说:“您之前在京城中,凭借书画就很有名望了,如今可以休息一下了!况且赶着到朝廷陪祭,都匆忙而乱了顺序,其奔波的程度比作书画更甚百倍吧。”董公回复说:“人们感念祖先,谁不比我要强烈?我是想借助我的才华荣耀祖先。你觉得我岂是贪恋官位的人?”于是想着要辞官。当时皇严格管理百官,请求回家的,不是责怪他们逃避职责而想要离开,就是怀疑他们有了新的依托要离开;只有董公一再乞求回乡,皇上一再挽留,共上疏六次,才温和恳切的诏谕赐给驿车,听凭董公还乡。因为董公以礼自持,故皇上也按照召见和辞退大臣之礼对待董公。我在船旁迎接董公,董公笑着说:“从今往后就会知道,我与您相思无惭愧之心,相见无惭愧之色了。”

董公北归时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健康,精力旺盛,须眉飘洒,有神仙高昂的意态。对着客任谈笑风生,整天不知疲倦,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丙子年十一月九日,忽然患痰症,不到三天就病逝了。

材料二:

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山水训

郭熙

①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① 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②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钩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钩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缈。

——节选自宋·郭熙《林泉高致》

【注】①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②“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黄绮,隐者。

2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  B.  C.  D. 

22. 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B. 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

C. 只有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D. 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就必须放弃为臣为子者出仕与节操与忠义。

23. 分析“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中“本意”的内涵。

24. ①段与第②段画波纹线处的语言特点同中有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21. D    22. A    

23. 首先山水画首先应该以大自然山水为对象,其次山水画可以满足身居庙堂的士大夫对山水的慕恋,可以成为人的精神安顿之地,在远离山水的俗世中解决渴望自然山水而不得的矛盾,所以才看重山水画。    

24. 两段的共同性是多用整句,语意肯定,强调山水画的意趣所在。
不同在于,第①段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句式更富于变化,体现了作者说理的情感起伏,强调山水画多畅心畅神快人意,同时多用“哉”等写出了郭熙对于“山水”的自然而自在之生活状态的向往。而第②段文字是山水训的具体内容,句式更为整饬,强调此为画家们创作时可以据以为典范的基本法则,行文中理性大于情绪的变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耶”文言助词,相当于“吗”“呢”;“也”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

此处需要表判断语气的虚词,且表肯定语气的判断词,用“也”合适。句意:都是无可奈何而远行避世的。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句意:只因太平盛世,忠君事亲的心情高涨,若只想到独善其身,这就违背了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

“直以”,引申为只不过是因为;不是“只有”的意思,排除C

根据注释内容“出处,出仕与退隐;节义,节操与忠义”分析,“出处、节义斯系”应该是为臣为子者必须遵循的世俗伦常,“出处”不仅仅指“出仕”,还有退隐。“出仕与节操与忠义”翻译不全,排除BD

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分析,不出厅堂,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山水画应该以大自然山水为对象。

结合“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分析,田园乡村可以涵养心性,是他们的久居之地;林泉山石可以傲然长啸,让他们怡然自得;打鱼砍柴的隐居生活,令他们舒畅;猿啼鹅鸣,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山水可以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

结合“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分析,尘世的牵挂束缚,人总会厌倦;烟霞胜景、神仙圣迹,则是人常盼望却始终不得见之物。山水画可以满足士大夫对山水的慕恋,可以给人带来精神愉悦,解决人们常盼望却始终不得见的矛盾,所以才看重山水画。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分析两部分内容,抓住“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谓之高远”“谓之深远”“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缈”等分析,两处都多用整句,表意肯定。第一处强调山水带给人的美好感受。第二处强调“山的三远”。两处都强调山水画的意趣。

第一处,前面多为四字短句,后面为五字六字语句,语句整散结合,句式富有变化,体现作者表达的起伏。“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强调山水画给人带来的舒畅之感。“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这难道不令人畅快,实在深得我心吗。用“快人意”“实获我心”等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自然美景及自在感受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处,为“山有三远”的具体内容,前面用两个分号连接三个分句,后面分别说“高远”“深远”“平远”的“色”“势”“意”等,句式更为整饬。“三远”所论涉及由于观者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变化,强调此为画家们创作时可以作为基本法则,更富有理性。

参考译文:

君子之所以钟情于山水,原因何在?田园乡村可以涵养心性,是他们的久居之地;林泉山石可以傲然长啸,让他们怡然自得;打鱼砍柴的隐居生活,令他们舒畅;猿啼鹅鸣,使他们亲近。尘世的牵挂束缚,人总会厌倦;烟霞胜景、神仙圣迹,则是人常盼望却始终不得见之物。只因在这太平盛世里,人们忠君、孝亲之心都很强烈,如果要洁身自好,则事关出世入世、忠孝节义,难道说仁者想要远离世事、出尘脱俗,就一定要做跟许由一样高洁,与商山四皓同样贤德的隐士吗?其实,《白驹》、“紫芝”之类的诗歌中所吟咏的贤者,都是无可奈何而远行避世、隐居山林的。既然这样,那么归隐林泉的心愿、与烟霞结成伴侣,只能存在于梦中,而不能亲眼所见、亲耳听到了。倘若有妙手一双,将上述情景纷纷展现出来,我们不出厅堂,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山光水色,荡漾耀眼,这难道不令人畅快,实在深得我心吗?这就是世人重视山水画创作的本意。(画山水)不以此为索旨,而轻率地对待它,难道不是使山水画原应具备的情致变得杂乱,把山间清风当作浑浊之波吗?

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所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水把山当成自己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目,用打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所以水有了山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空旷落寞,这是山水画应有的布局构思。画山有“三远说”:从山下仰望山顶,叫作高远;从山前望山后,叫作深远;从近山望远山,叫作平远。高远的色调清晰明了,深远的色调深重晦暗,平远的景色有明有暗。高远的气势高耸突兀,深远体现出重峦叠嶂的意境,平远意境则恬淡而缥缈。

三.写作

25.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有人认为“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一件事是对的,外在的回报就感觉没有那么重要,那么,相应的内心价值判断在他看来应该更重要。他认为一件事是否是“对”的,比它是否“有用”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决定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外在的回报就是次要的了,即使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也会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满意。可能这样做不会有回报,但只求心安,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如医生去挽救一个罪犯的生命,挽救是对的,这是医生该做的,正确的事,他不求回报。

这个观点在某种条件下也是偏激的,“不是……而是……”的二选一太绝对,因为我们人生时光有限,如果做事都不求“有用”,浪费那么多精力太可惜,因此,我们做事还是要追求效果的,不管是眼前的效果,还是长远的效果,我们都是要衡量的。

因此对这句话要辩证看待,全面思考。

写作指导:文章的开头简短引入论点,如“人生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正文部分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论述做事不求“有效”的弊端;接着论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同时也应该追求效果;最后阐述做事追求效果的好处;结尾回扣主题“人生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使文章结构严谨。文章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以充实有力地说理。

立意:

1. 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最重要。

2. 是否应该坚持做一件事,既要看它是否正确,也要看这种坚持是否有效。

3. 人生苦短,做事追求效果更重要


嘉定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一、积累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李白《蜀道难》)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来抒发人生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    ①. 忳郁邑余侘傺兮    ②.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③. 人生如梦    ④.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忳郁邑”“侘傺”“砯”“壑”“尊”“酹”等。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     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     ;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    

①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②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③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④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A. ①③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①②

2下列行为表现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红楼梦》第40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凤姐戏弄,引发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探春、惜春、湘云等人大笑。

A. 史湘云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B. 林黛玉笑岔气了,扶着桌子“哎呦”。

C.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D. 宝钗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

【答案】1D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分析语境可知,“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是整体风格,且给人“潇洒飘逸”之感,所以④在第一空;“平正、对称、均匀”对应“欹侧、揖让、对比”,所以③在第二空;依据“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可知,“生命”应对应“秉性、精神、风仪”,所以①在第三空;“韵味无穷”搭配“极尽……之妙”,所以②在第四空。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D.“用手指”这一动作并不礼貌,除非是长辈对晚辈。而宝钗知书达理,行为端庄,是不可能对凤姐儿做出这样的动作的。原文“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的是王夫人。

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布洛是现代实验美学的代表,他继承了“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把对传统美学中审美客体的研究转向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美感体验的研究,建立了以观赏的效应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理论。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

②为了形象地说明“心理距离”的含义,布洛举了一个海上航行遇上大雾的例子。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因为海雾不仅会耽误行程,还会令人呼吸不畅,让人因置身无边的、未知的恐惧之中而感到惊慌无助。可是,那让人紧张焦虑的海雾也可能会霎时成为趣味与欢乐的源泉。一旦抛开海雾可能带给我们的危险及不愉快,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去看周围的景观,我们就能够欣赏海上雾景奇妙无比的美。

③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指的就是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的分离,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日常事物的某些平时为人们所忽视的侧面就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震撼我们的心灵,从而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因此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但同时布洛又指出,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又有其矛盾的二重性。在欣赏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脱离出来,抛弃事物的科学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只有将“距离的自我矛盾”安排妥当,才是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成功。

④“心理距离说”矛盾的二重性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作为“美感的人”,一方面须超脱实际生活,心中不能存有任何外在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这种理论的一大优点是其在像形式主义那样强调审美经验的纯粹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有利于或不利于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而且“心理距离说”将美感经验之前、美感经验之中、美感经验之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综合考察美感经验之前及之后的现实生活、伦理道德、实用功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因素对美感经验的影响。

(摘编自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

材料二:

①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距离太小,主体离客体太近,客体的局部相互遮挡会使主体领略不到审美对象的整体风貌造成主体对客体感知的困难。距离太大,离审美对象太远,由于光线漫射、空气浮尘等因素,审美主体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自然就无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了。

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时,都会保持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听音乐时,太远了会听不清,太近了又会觉得震耳欲聋;看电影时,如果坐得太近,屏幕上的画面就会扁平得像一张纸,立体感的消失会使欣赏索然无味。欣赏艺术,“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

③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同样,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旧物、往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往往具有某种美的力量,让人感到情意依依。如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

④苏联戏剧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时间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情感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并且还诗化了回忆。”的确,一件曾经让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也许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卓文君不守寡却和司马相如私奔,这在西汉时算是一件秽行丑迹,后世却把这段情史当作佳话。在李贺的诗句“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画一般的幽美。

⑤并且,时间距离还能使往日伤痛、悲哀的情感,转变为感人肺腑的艺术创作。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在其妻王弗离世后的第十年写下的悼亡之作,时间的距离,使深切的哀痛变成了情真意切的艺术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史,除了悼亡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咏史怀古同样如此,我想这也是时间距离具有美化、诗化作用的原因吧。

(摘编自曹熠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谈审美距离》)

3. 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心理距离”具体指_____

4.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 依据材料一,功利的“我”如果不能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不能发现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的奇光异彩,也不能领略到难以企及的一些审美之境。

B. 依据材料一,与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美学理论相比,形式主义审美观存在明显不足,它忽视了产生和维持审美经验的各种条件。

C. 依据材料二,欣赏艺术,只有保持足够的时空距离才能够让人领略作品的魅力,时间隔得越久,作品产生的美感越强烈。

D. 依据材料二,古代悼亡诗、咏史怀古诗的审美内涵都建立在时间距离基础上,时间距离美化、诗化了对象,增加了诗作的美感。

5. 下列不能用来支持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观点的一项是(   )

A. 真诚的回忆,将是明月的照临,清风的吹拂,常常褪去了迷雾尘沙的干扰。

B. 在回忆之路上,走得愈远愈是有味,这是苦味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

C. 一个人,跋山涉水饱经磨砺,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才会有各种滋味的回忆。

D. 人们重温旧事时,便会发现生命中最美的往往莫过于有些段落勾起的回忆。

6. 结合材料“心理距离”二重性的观点评析以下鲁迅关于小说鉴赏的看法。

鲁迅说过:“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7. 有人认为,相比材料一,材料二论证存在一些明显的逻辑谬误。请在材料二②③④⑤段中任选一段,从逻辑合理性角度加以评析。

【答案】3. 审美主体切断与审美对象现实自我、实用功利的联系,以旁观者态度看待审美对象。(或者审美主体将审美客体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等分离)。    4. B    5. C    

6. 鲁迅认为,中国人看小说将自身生活经验代入角色,狭隘局限地理解人物,不是鉴赏的态度。布洛“心理距离”二重性认为,欣赏既要脱离现实实际,又需要调动自身经验印证诠释作品,激起感情共鸣,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鲁迅否定了自身经验对艺术欣赏的积极作用(或以专业审美要求普通阅读受众),看法有些片面。    

7. 存在概念不同一、偷换论题、论据牵强、强加因果等逻辑问题,结合具体段落有理有据分析。

示例1:材料二第2段,作者以“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时,都会保持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生活常识为例,得出“欣赏艺术,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的结论,存在概念不同一、偷换论题等逻辑问题。首先音乐、油画、电影,并不完全属于艺术,归类不严密;其次听清、看清不是欣赏艺术的目标,艺术欣赏的“审美”距离与为看清或听清保持适当空间距离不是同一论题,不能类推或简单替换。

示例2:材料第3段,开头“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与上一段结论“欣赏艺术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存在偷换概念、概念不同一的逻辑谬误。 保持适中空间距离与“空间距离”不同一,“领略”与“产生”行为主体不同,性质不同;此段论据“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存在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的逻辑谬误,乡情未必随时间隔得久而浓烈,时间愈久乡情愈淡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乡情的浓或淡与时间长短并不存在必然关系,乡情浓淡与个体人情、情感经历体验、价值取舍紧密相关。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他提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指的就是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的分离,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可知,“心理距离”就是指审美主体切断与审美对象现实自我、实用功利的联系,以旁观者态度看待审美对象(或者审美主体将审美客体与人的实际需要、道德、目的、利害关系等分离)。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依据“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可知,保持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会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但不等于不能与客体及其吸引力相分离就一定不能发现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的奇光异彩,或一定不能领略到难以企及的一些审美之境。

C.“只有……才……”“足够的时空距离”“时间隔得越久,作品产生的美感越强烈”错误。根据文意,保持距离可以让人领略作品的魅力,但不等于“只有保持足够的时空距离才能够让人领略作品的魅力”。同时材料二说“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以说并非是“足够的时空距离”“时间隔得越久,作品产生的美感越强烈”,而应该是适当的距离。

D.“古代悼亡诗、咏史怀古诗的审美内涵都建立在时间距离基础上”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史,除了悼亡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咏史怀古同样如此”,并非古代悼亡诗、咏史怀古诗的审美内涵都建立在时间距离基础上。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观点的能力。

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是时间可以过滤掉让人嫌恶的事情、秽行丑迹等。

C.“才会有各种滋味的回忆”,包括不好的回忆,所以不能用来支持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观点。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

鲁迅的这句话揭示了有些读者不能区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从而导致了可悲又可笑的结果;我们阅读小说是为了欣赏作者的艺术手法,感受其中的思想内容,不能硬去充当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将艺术形象和现实世界混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要注意区分与现实的区别。

根据“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可知布洛强调“心理距离”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全及的审美之境。所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应该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将小说中的人物与“我”分离开来,才能客观全面地鉴赏艺术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的精神世界。

根据“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心理距离说’矛盾的二重性强调了'美感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的辩证统一,认为处于美感经验中的主体也是'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法将其从整个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可知“心理距离说”强调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诠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完全分离出来,必须依靠自身生活经验才能理解作品中宝黛爱情和贾政的利害算计,从而形成感情共鸣。所以鲁迅否定了自身经验对艺术欣赏的积极作用,看法有些片面。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材料二②③④⑤段中存在概念不同一、偷换论题、论据牵强、强加因果等逻辑问题。

②段,“在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时,都会保持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一句中,错误理解“艺术距离”的概念,因为音乐、油画、电影,并不完全属于艺术,而且听清、看清不是欣赏艺术的目标,艺术欣赏的“审美”距离与为看清或听清保持适当空间距离不是同一论题。

③段,“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一句逻辑不严密,依据“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可知,并不是所有的空间距离都能产生美感。此外“领略”与“产生”行为主体不同,性质不同。还有“如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也不够严密,因为乡情未必随时间隔得久而浓烈,也可能愈久乡情愈淡。

④段,“卓文君不守寡却和司马相如私奔,这在西汉时算是一件秽行丑迹,后世却把这段情史当作佳话。在李贺的诗句'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画一般的幽美”论据牵强,因为并非后世所有人把这卓文君不守寡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情史当作佳话,“'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也并非让所有人感到只是画一般的幽美。

⑤段,“时间距离还能使往日伤痛、悲哀的情感,转变为感人肺腑的艺术创作”“时间的距离,使深切的哀痛变成了情真意切的艺术之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等句子强加因果,作品感人肺腑、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并不一定或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间距离。此外“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史,除了悼亡诗的审美内涵和时间距离有关,咏史怀古同样如此”也不严密,并非所有的悼亡诗、咏史怀古诗都是如此。

(二)(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情

舒乙

①“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②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③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④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⑤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⑥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⑦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嘛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

⑧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他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可惜,后来红卫兵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乱踩,等他们走后,我从地上将它们拣起藏好,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的最珍贵的宝贝。

⑨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爱的价值。

⑩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舒乙:当代作家、画家、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家老舍之子。

8. 本文第①段以议论开篇,请分析其构思上的作用。

9. ④段画线句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对此加以赏析。

10. 结合结尾画线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11. 请以第③和第⑦段为例,分析本文独特的选材旨趣。

【答案】8. 开篇点出老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慈父或严父,是复杂的父亲。议论简洁,突出人物形象,定位了父子关系;是全文叙事描写的总纲,领起全文    

9. 画线句语言平易朴素、口语化却意蕴丰富。“跟着脚印走”有双关意味,刻画年幼的我亦步亦随跟在父亲身后的状貌,也含蓄表达言行思想追随父亲、父亲引领我的意味;“歪歪的鞋跟”口语化,符合孩子观察大人的视角,呈现老舍作为父亲家常朴素的一面;三个“不必”连用,短句排比,简洁有力,突出强调了我对父亲的信任、依赖以及父亲带给我巨大影响。    

10. 悲伤表达父亲去世离开带给我的悲痛,还包含不能以爱回馈父爱的悲伤,也暗含为父亲如此含冤去世而伤痛。幸运是庆幸自己拥有一位学识渊博、人格纯良,懂得教育、严厉又慈爱的伟大的父亲,为我得到他的爱、受到教育感到庆幸。    

11. 选择儿子视角里的生活小事、趣事、细节,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彰显写作意图。

示例:第3段作者描写了记忆中第一次出现的父亲是在做撒尿示范,凸显老舍平等、坦然、家常、以身示范的父亲形象;第7段描写成人的“我”出差时,父亲一定要看是否带了车票,一定要让带两条皮带的细节,体现老舍对成人的儿子仍像小孩子一样的疼爱、深情。本文选材以儿子视角选择成长过程中记忆深刻的父亲一些生活小事、趣事,表现老舍作为父亲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态度和处事方式,体现老舍宽厚博大的父爱,以及父子间浓厚的深情。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开头写“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点出老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慈父或严父,是复杂的父亲。

用议论性语句简洁地概括出了父亲的人物形象特点,“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定位了父子关系;

此段是全文叙事描写的总纲,领起全文,下文主要写了父亲“复杂”的具体表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

画线句语言平易朴素、口语化却意蕴丰富。

语言平易朴素,如“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一闭眼”“歪歪的鞋跟”等表达平易朴素,流畅自然。

意蕴丰富体现在,“跟着脚印走”有双关意味,结合前文“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以及画线句“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刻画年幼的我亦步亦随跟在父亲身后的状貌;“跟着脚印走”不仅仅是说跟着父亲的脚印走,“脚印”也象征父亲的言行思想,此句含蓄表达言行思想追随父亲、父亲引领我的意味;

口语化,如“歪歪的鞋跟”,“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因此看到父亲“歪歪的鞋跟”符合孩子观察大人的视角,呈现老舍作为父亲家常朴素的一面;

“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三个“不必”连用,短句排比,简洁有力;“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突出强调了我对父亲的信任、依赖以及父亲带给我巨大影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句子含义、鉴赏作者情感的能力。

“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其中“悲伤”是因为父亲老舍含冤去世,暗含为父亲如此含冤去世而伤痛;“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悲伤表达父亲去世离开带给我的悲痛;“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悲伤还包含不能以爱回馈父爱的悲伤。

“幸运”是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学识渊博、人格纯良,“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他懂得教育、严厉又慈爱,“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父亲老舍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我为我得到他的爱、受到教育感到庆幸。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选材”角度分析鉴赏本文独特的选材旨趣。

③段写“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作者描写了记忆中第一次出现的父亲是在做撒尿示范,凸显老舍平等、坦然、家常、以身示范的父亲形象;

⑦段“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不成,要两根!’'干嘛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描写成人的“我”出差时,父亲一定要看是否带了车票,一定要让带两条皮带的细节,体现老舍对成人的儿子仍像小孩子一样的疼爱、深情。

由此可见,本文选择了儿子的视角来看父亲,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与父亲有关的小事,趣事、细节,刻画父亲形象,凸显父亲注重言传身教以及对儿子的细致的关爱,体现老舍宽厚博大的父爱,以及父子间浓厚的深情,彰显了写作意图。

(三)(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圆月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此诗作于天宝15年(756)秋,因安史之乱,杜甫被禁长安,亲属避乱在鄜州。②虚幌:轻薄透明的帷帐。③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④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⑤未缺:指圆月。⑥列宿:众星。

12. 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   

A. 五绝 B. 近体诗 C. 古体诗 D. 曲子词

13. 对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两诗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

B. 两诗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

C. 两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

D. 两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

14. 两首诗的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赏析。

【答案】12. B    13. D    

14. 《月夜》虚写想象中的妻儿望月思亲,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尾联设想未来月下双拥、离泪照干的画面,“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将当下分离的痛苦与未来团聚喜悦在想象中叠加,互为映衬,拓展了诗歌的时空,加深了情感。《圆月》写自己主观视角下的月下物像,尾联联想想象万里之外故园的松桂也正沐浴月色清辉,借松桂(飘香)表达时空同处时的思乡之情;由眼前实景到想象中虚景,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两诗尾联都是虚写,在想象中结尾,一首想象未来,直接抒发亲人团聚的渴望;一首以景传情,含蓄表达思乡之意,各有意趣。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诗歌体裁的能力。

首先可以确定两首作品为诗歌,并非词,所以排除D;从句数和押韵角度看,两首作品为近体诗,并非古体诗,排除C“绝句”属于近体诗,但只有四句,可见两首作品均不是绝句,排除A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景物人物转换自然”错误,《圆月》中只有景物描写,尾联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月夜》虚写想象中的妻儿望月思亲,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尾联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这是设想未来月下双拥、离泪照干的画面。“双照”照应首联的“独看”,“独看”是现实,不仅包含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也包含诗人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而“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诗人将当下分离的痛苦与未来团聚喜悦在想象中叠加,互为映衬,拓展了诗歌的时空,加深了情感。

《圆月》写自己主观视角下的月下物像,尾联的意思是: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中。诗人联想想象万里之外故园的松桂也正沐浴月色清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借松桂(飘香)表达时空同处时的思乡之情;由眼前实景到想象中虚景,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两诗尾联都是虚写,在想象中结尾,一首想象未来,直接抒发亲人团聚的渴望;一首以景传情,含蓄表达思乡之意,各有意趣。

(四)(19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擢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②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③十七年,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改)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教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⑤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⑥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擢谏议大夫     

2)访以政术     

16. 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征有经国之才     

A.平素   B.极     C.大      D.不俗

2)古之名臣,何以     

A.增加       B.更加       C.好处       D.超过

17. 对第④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B.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D.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18. 将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19. 分析第③段中太宗为魏征造屋、赐被的原因。

20. 请结合选文,从唐太宗角度梳理探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答案】15.     ①. 授官    ②. 请教    

16. ①. A    ②. D    17. B    

18. 但是陛下派人送去(贿赂)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    

19. 太宗给魏征造厅堂,出于对魏征节俭朴素至极的疼惜、关爱,暗含自省自责自律;“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出于顺遂魏征节俭风尚之意,体现太宗对魏征的敬重。    

20. 善于任用房玄龄和魏征等各类贤能,知人善任;太宗礼遇大臣,呵护关爱备至;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谏如流;太宗关爱百姓,体贴民情;太宗自律自省,对自己有道德、礼范要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拜:授官。句意:提升他为谏议大夫。

1)访:请教。句意:请教为政之道。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雅:平素。句意: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故选A

2)加:超过。句意: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皇上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公直”和“忠清”都是“戴胄”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选人多诈冒资荫”是“以”的宾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C
“敕令自首”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AC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遗”,送,赠送;“陷”,使……陷入,引诱;“道”,同“导”,诱导;“齐”,使……整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以德道之,以礼齐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太宗给魏征造厅堂,出于对魏征节俭朴素至极的疼惜、关爱,暗含自省自责自律;

“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出于顺遂魏征节俭风尚之意,体现太宗对魏征的敬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善于任用房玄龄和魏征等各类贤能,知人善任;

根据“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太宗礼遇大臣,呵护关爱备至;

根据戴胄劝谏,“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根据“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太宗关爱百姓,体贴民情;

根据“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太宗自律自省,对自己有道德、礼范要求。

参考译文:

  ①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难。”太宗听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很高兴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

②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皇孙诞生而设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兴,对侍从的大臣说:“贞观之前,跟随我扫平天下,历尽艰辛,房玄龄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对我竭尽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见,安定国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丰功伟业,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称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于是亲自解下佩刀来赐给二人。

③贞观十七年,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师,仍旧管门下省的政事。不久魏征得了重病,他家里原先没有正厅,太宗当时本想给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来把材料给魏征造正厅,五天完工。又派宫中的使者赐给他布被和素色的垫褥,以顺从他的喜好。过了几天,魏征去世,太宗亲自到他的灵柩前痛哭,追赠他为司空,赐谥号文贞。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还亲笔书写在石碑上。又特赐给他家食实封九百户。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改)

④皇上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⑤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⑥唐太宗担心官吏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提出:“作为官吏, 受贿当死。然而陛下派人送给他,他却接受了,这就是陷害别人,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吧!”唐太宗很高兴,召五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裴矩公开力争,不当面服从,倘若每件事情都这样,又怎么会愁国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山四面峭壁拔起,其下唯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苦楝之木,黄连、苦参之草,地黄、游冬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泄水皆啮石出,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①荼蓼:指野苦莱。②藿(diào):野草。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B.  C.  D. 

22. 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匡山上北风甘而善苦,吹拂植物,味道是苦的。

B. 山上物性偏苦的植物,也是容易茂盛生长的。

C. 山中野蜂酿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

D. 剑溪的鱼状似吹沙,味苦微辣,可以用来醒酒。

23. ③段画线句语言特色鲜明,请加以赏析。

24. 结合具体内容,评析本文作者的“苦乐”观。

【答案】21. C    22. A    

23. 1)整齐的对句,“口不尝”“身不历”,三句“寝必”“食必”“出入必”的排比,相似的结构形式形成对举,内容形成对比,铺写“膏粱之子”顺遂时期饮食起居的奢靡,突出“苦乐”倚伏转换的观点。
2)整齐句式中又有长短变化,繁复的修饰限定与简洁明快短句间杂,用词与节奏变化有力表现了内容,突出了褒贬态度。    

24. 苦斋主人章溢认为“苦乐”倚伏转换,主张主动求“苦”接纳“苦”,以“苦”磨砺自己,苦中求乐、安贫乐道;作者借“苦斋”命名及记述斋主言行表达自己对朴素自适、以苦为乐人生态度的肯定与欣赏。这种态度观点对今天生活富裕的我们也很有启示警醒意义。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故遂择其洼而室□”意思是“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此处需要一个兼词,表示“于此”,只有“焉”能够做兼词。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匡山上北风甘而善苦”错,原文是“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意思是“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可见选项表述的意思说反了。

故选A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画线句句式整齐,如“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口不尝”“身不历”对举;“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寝必”“食必”“出入必”构成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内容上形成对比,通过写“膏梁之子”在居住、饮食、出入等方面的奢侈,论证了“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句式整散结合,除了有上面的整句外,还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是人之所谓乐也”这样的散句;长短变化,节奏富有变化,如“荼蓼之味”“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这样繁复的修饰限定与简洁明快短句间杂,表达了对“膏梁之子”的否定,用词与节奏变化有力表现了内容,突出了褒贬态度。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思想观点的能力。

能够表现苦斋主人章溢“苦乐”观的句子在第③段“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认为“苦乐”倚伏转换;“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认为“苦”可以转化成“乐”;“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暗写了章溢“乐于苦,苦为乐”的心机在于艰苦磨炼自己,主张主动求“苦”接纳“苦”,以“苦”磨砺自己,苦中求乐、安贫乐道;

文章着眼一个“苦”字,书斋不仅位处苦地,而且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在无往而不苦之中,主人却乐在其中。最后揭示原因,说明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辩证的观点,并在更深一层上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作者也借此表达自己对朴素自适、以苦为乐人生态度的肯定与欣赏。这种态度观点对今天生活富裕的我们也很有启示警醒意义。

参考译文:

①苦斋,是章溢先生的隐居之所。房舍共有十二间,上覆茅草,建在匡山峰顶。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而那些生来就苦的植物,也适宜在这里生长。于是,鲜支、苦楝这类树木,黄连、苦参这类杂草,地黄、游冬这类野菜,槠、栎、草斗这类果实,楛竹这类笋子,没有一种不一丛丛地到处分布,在这里罗列生长。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那里的瀑布都是从石缝中冲刷而出,水里盛产有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同吹沙,味道苦,而且有点辣味,吃它可以醒酒。

②匡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喜欢去游玩,但跟随的人大多认为先生早去晚归太艰难,因此就选择匡山低洼的地方,把居舍修建在那里。先生带了几个年岁小的仆人,清除脱落的笋壳,种植些粟豆,就吃那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就踏着木鞋攀登山崖,靠着大树吟咏高歌,或者往下走,来到清凉的溪边。听到打柴人的山歌飞出树林,就拍击着石头随着唱起来。人们没有谁能理解他那种乐趣。

③章溢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乐与苦,是互相依托转化的;人们只知道乐是乐,却不知道苦也是一种乐,人们只知道把自己的乐当作乐,却不知道苦会从乐中产生出来。那么乐与苦之间,相距能有多远呵!如今那些富贵的人,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口没有尝过苦菜蓼辣的味道,身没有从事过农田的劳动,睡觉一定要铺上双层的垫褥,进食一定要精美的食品,出外一定要带上服侍的仆役,这些就是人们所认为的乐。有一天福运完了,困顿的生活在意外的灾祸中降临,却不知道那醉饮美酒、饱食肥肉的肚肠,不能装下粗劣的饭食,那垫惯了柔软的垫褥、盖惯了温暖的被子的身躯,不能穿上蓬草藋茎编制的衣裳,这时即使想要如同山野的农夫,卑贱的仆役,慌慌张张地奔逃隐藏.在草木丛中苟且求生而不可得,这难道不是以往的乐成了今天的苦吗?所以孟子说:'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赵子说:好药虽然使口感到苦,却对疾病有利,忠诚正直的话,虽然刺耳,却有利于修养德行。他们的所谓苦,正是我的乐;而他们的所谓乐,却正是我的苦啊。我听说井因为水甜美容易被汲干,李子因为味苦无人采摘而能保存,吴王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越王勾践因为尝胆刻苦而兴盛起来,不也如同这个道理吗?”

④刘某听了这番介绍并且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就把他的房舍取名叫作“苦斋”,又写了这篇《苦斋记》。

三、写作70分

25. 写作。

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后世也有不同看法。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荀子这句话强调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这是好环境对人的良好影响;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这是不好的环境对人的恶劣影响。所以人才成长或人才陪养,要重视客观环境的作用。尤其是青少年,三观还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更要主动选择良好的环境,避开不好的环境。

但是这句话也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身处恶劣环境,人也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定力抵制不良环境的影响,正如“出淤泥而不染”,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即使把他放在很优秀的环境中,但他自己不努力、不上进,也是不会有所建树的。“后世也有不同看法”,表明人的主观意识不可小觑,主观能动性地重要。

写作时要从客观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个角度分析,可以先肯定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建议青少年选择有利的良好环境,以免自己受到坏风气的影响;再论证人在环境中并非只是被动接受,而是与环境形成互动,趋利避害;最后阐述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在良好环境中,就顺应环境,努力上进;如环境不好,则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保持自身“洁白”,避免受到坏风气的影响。

立意:

1.近墨者未必黑。

2.发挥自我作用,塑造良好环境。

3.主动选择环境,修身为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