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山西街有条河

 北京的骑士 2022-12-22 发布于北京

在一些清时的老地图上,可以看到今天景山西街位置有一条河。

Image

(之前引用过的“河道沟渠图”,可以看到景山西边的一条红色标记)

Image

(清晰一些的景山西街的河道图)
 
元代宫城没有护城河,为了增强安全等级,在宫城外加筑了一道围墙,即形成了两重城墙的形式,这种建筑格局,被叫做“大内夹垣”。这道外城墙也被称为“内皇城”,顾名思义,其外有真正意义上的皇城,其内则是宫城。

Image

(元大都皇城和宫城)

明初修建紫禁城时附有护城河的配套工程,但对这个大内夹垣并没有完全拆除,比如在景山南门附近,曾经有一座北上门,有一种说法是北上门就是景山外城墙的南门,这座门,于1955年拆除。
 
之所以提到北上门,是为了明确元大都时景山的回字形城墙结构,在其西侧的夹垣内,曾经存在一条河,这是本文今天的主题。
 
元朝末年研究北京地理历史的书籍《析津志辑佚》中提到:

升平桥,在厚载门,通海子水,入大内。

是关于这条河唯一记载。厚载门为元大都的皇宫的一座门,大概位置与今天的神武门重合,那么找到升平桥,就可以推断出这条神秘河流的源头的流向。

Image

(厚载门位置推测)

 
按照字面意思,升平桥下的河水来自海子,这个海子,指的是元朝时连成一片的前两海和后三海,而入大内则不是指这条河是从北到南进入宫城,而应是人通过升平桥可以进入大内,所以桥下的河一定是东西流向的。
 
所以推测升平桥应该位于厚载门和北上门之间,南北走向,与宫城南门崇天门外的周桥相对,都是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地标建筑。

Image

元大都皇城城墙和河道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中对升平桥位置的推测)
 
再说桥下的河水,这条河在元代叫海子水,它有许多错误的名字,比如在一些文章中被叫做金水河,这是不对的,元朝的金水河只有两条,最与它接近的是其中最短的那条,而这条河,也许应该叫景山西河更为合适。

Image

(景山西河的具体位置)
 
景山西河源自北海,是今天北海公园东侧先蚕殿之北的浴蚕河,经过画舫斋流入濠濮间,随后在濠濮间之南流出园墙水关,顺着东墙外侧流到景山后街和景山西街相交处的白石桥继续南下,从此进入景山西街,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景山西侧夹垣,过山右里门桥,然后在鸳鸯桥下转东,在今天沙滩附近经过银闸进入从万宁桥辗转过来的玉河。

Image

(民国时期的北海全图,可以在东侧先蚕殿旁边看到河道,从濠濮间南侧流出)
 
这些桥的位置如下:
 
白石桥:位于柳巷驰道西口(今景山后街与恭俭胡同交口),五十年代因修景山后街马路被埋入地下;
 
山右里门桥:位于景山西门外,因其为石板桥,所以又叫西板桥;
 
鸳鸯桥:位于禁苑南驰道西口(今景山前街与景山西街交口),因其半边石桥半边砖桥,故称鸳鸯桥,三十年代因修景山前街马路而被埋入地下;
 
明朝紫禁城修建后,景山西河的东西走向部分被用作了紫禁城北护城河,南北走向的部分成为连接北海到筒子河的重要水道,起到调节护城河水位的作用。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拆除了景山外围的外垣,拓宽了景山前街和后街,东边的马路命名为景山东街,西边的景山西河依然存在,将河畔的道路起名叫西板桥大街。
 
1955年拆除了北上门,再次拓宽景山前街,六十年代起景山西河南北走向部分改为暗河,道路也统一成景山西街,到了七十年代已经完全看不到河道和桥了。
 
2018年时,因为施工建设,在恭俭胡同南口发现了白石桥遗址和一段长29米的暗河,继续着它元代以来的荣光岁月。
 
景山西河,是元代金水河的一条支流,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流到升平桥下而流,而是为了灌溉大内御苑。元大都时以景山为中心是御苑,是黄金家族的中央公园,为了灌溉,这才从北海引出这条河,同时根据对景山寿皇殿的研究,元朝时曾在今景山观德殿前有明河,河上架有三座桥,由此推断这个明河也是这条景山西河的分支,具体位置如下图:

Image

(上文引用过的元大都皇城城墙和河道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景山西河在今天景山北侧向西分出一条支流,起灌溉作用,最终和景山西河汇于沙滩,当然此图有一些问题,景山西河应该出自北海,而不是西压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