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权贵派系斗争后权力失去平衡

 花间挹香 2022-12-22 发布于河南
政治派系失去平衡、派系制约不复存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晚清,慈禧太后善于操弄权术,在长期统治中常常恩威并重、笼络人心,赢得了汉臣的信任和效忠。如有弹劾左宗棠骄蹇、酗酒怠荒者,慈禧即召军机弹劾该官员诋毁老臣,又廷寄申饬弹劾左宗棠之人。故时人称“慈禧待元勋国老如是。此其所以握大权至死不失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与慈禧统治相始终的汉族封疆大吏就是最好的例子。张之洞曾给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写信,告诫他不要“昌言排满,昌言革命”,因为自己的“一丝一粟皆出自大清之赐,受人一饭尚报千金,况自项至踵糜不载其泽乎?”这种感恩图报的情绪,正是旧式君臣关系的体现。因此,慈禧在世之时,政治运行依然顺畅,各利益集团势力均衡。遇到重大选择,她还能够注意听取群臣意见。丁未政潮后,慈禧担心奕劻势力独大,在引入袁世凯的同时,又引入张之洞就是要利用两者的矛盾、利益、派系相互制衡。与此同时,她还以明升暗降的办法释去袁世凯的部分兵权。无怪乎时人称:“太君于世情非常明晰,宁负私恩,不负公义。”
清末,少壮派权贵不但缺乏慈禧式操控术,甚至连一般的政治智慧、统治能力都不具备,还企图在极短的时间内集权,必然导致人心涣散、离心离德。载沣上台后,“权归私室,政出多门。”一时间各种矛盾激化。载沣摄政伊始,少壮派就展开强大攻势夺权:

1909年1月,罢黜袁世凯;

1909年3月,宣布清理财政;4月,派财政监理官分赴各省调查情况;5月,设立币制调查局,拟统一币制;12月,宣布收回司法权,规定“有再请暂用就地正法章程者,以违制论”;

1910年5月,任命载泽为盐政大臣,统一全国盐政;8月,把北洋六镇的兵权收归陆军部统辖,此前还规定督抚无权调遣军队,即使遇特殊情况亦先电请陆军部以统一军权;12月,成立海军部;

1911年1月,重新参定外省官制;5月,宣布“皇族”内阁;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
不到三年,少壮派权贵似乎抓到了所有重要权力。胡思敬形容说:“其时亲贵尽出专政,收蓄猖狂少年,造谋生事,内外声气大通。于是洵贝勒总持海军,兼办陵工,与毓朗合为一党;涛贝勒统军谘府,侵夺陆军部权,收用良弼等为一党;肃亲王好结纳勾通报馆,据民政部,领天下警政为一党;伦为宣宗长曾孙,同治初本有青宫之望,阴结议员为一党;隆裕以母后之尊,宠任太监张兰德为一党;泽公于隆裕为姻亲,又曾经出洋,握财政全权,创设监理财政官盐务处为一党;监国福晋雅有才能,颇通贿赂,联络母族为一党。”在时人眼中,“诸王公年少未学,声色狗马之外,他无所知”,多属于无能、无知之辈。进一步说,此种结局与1898年撤销南书房不无关系,至少使皇亲国戚、执政者不学无术,连最起码的“韬略”都无从知晓。
旗籍权贵集团专权在宣统三年中央职官改革中最为明显。二品以上大员(含二品),满族权贵23人、汉军2人、蒙古1人,共26人;汉族高官22人,比例看似平衡。但实际上,满族权贵占据了所有重要部门,如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农工商部、民政部;汉族官员则是学部、吏部(后裁撤)、邮传部、都察院,而且大多仅任侍郎。地方督抚的任职略有不同,从人数上看,汉族高官23人,满蒙地方官仅有6人,朝廷中央不断侵蚀督抚权力,不但激化了与地方督抚的矛盾,还加大了汉族督抚的离心倾向。一些汉族官员对此现象还是警醒的。宣统元年清政府中枢讨论资政院章程时,军机大臣张之洞就“签出数条,大率多保护督抚权势之意”,而资政院总裁溥伦却“颇不以为然”,与下属私议一定要力争到底。旗籍权贵如此作为,无怪辛亥革命爆发时多数汉族督抚弃城逃遁,甚至转而投奔革命队伍,出任民军都督。
实际上,这种结局并非出人意料。1904年,陶湘在致盛宣怀的信函中就说过,“且闻当今性情急躁,喜怒无常,雷霆雨露均无一定。总之,太君无论如何高寿,亦有年所,一旦不测,后事不堪设想”。果然,少壮派旗籍权贵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心智大乱、束手无策。武昌起义后三天,即定计请袁世凯出山,随后旗籍权贵更是集体请辞。
旗籍权贵在宣统年间,先是打破既定的满汉制衡权力格局,一意集权。辛亥革命爆发后,又集体放权,造成其权力的实际真空。毓朗在论及旗籍权贵对局势变异时,称“朝廷自王公等大臣全体请辞,兵权、政权、财权尽归一人之手,用人、行政尽一党是从,此时欲责皇太后坚持不让,事已无及,甚则弑逆之祸在所不免矣。余固不赞成禅让,而不敢为激烈言也”。连坚持不退位的溥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称“所憾者,余此时无权无势,不能以大局之真相向隆裕太后剀切奏明,引之出此迷途耳”。由此可见,清末满汉权力失衡,是清政府崩解的体制内因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