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脑:命运戒恶定律

 郁江酒徒 2022-12-2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陈承德的《思维若可见》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它把现代物理学、脑科学和爱欲、信仰等结合在一起,探讨人在思维可见条件下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小说极富有才情,既巧妙自如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又十分犀利地把握人性。在“阅脑器”介入人脑看透人的真相时,人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对待彼此,也不知道如何自处。小说由此让人思考究竟何谓“人心”和“人性”。得益于精彩曲折的故事、重构的人物关系,小说使人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而不可捉摸。好像是探讨科学掌控人的实验,但是人的世界却永远属于未知的领域,被刻画的如此引人入胜而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有科幻含量的哲学小说,却处处触摸到人的体温,使人的世界更有魅力。

陈晓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长篇哲学小说《思维若可见》出自一位哲学教授和诗人之手,绘制了一场超前道德革命的蓝图,匪夷所思而惊心动魄。它以一个想象的发明来挑战现存的观念和信仰体系,包括爱情、宗教、政治、营商、法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常规设定。

科学家牛曼逻辑地推演出一个惊人发现:损人利己的“恶”根源于人类的思维不可见。于是他和他的才貌双全的助手一起发明了一个阅读思想的装置:阅脑器。当思维能被看见,人就不能欺骗,于是各种社会冲突得以平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平地汇合;以狡诈著称的政治不再骗人;法庭审理公正迅速;生意买卖诚信公平;爱情也变得更真诚,虽然有不同层次。

他们以强有力的道德论点说服了英国政府和议会同意引入阅脑器。由此开始的革命先在英国成功,后在全世界实现。思维可见使道德成为本能,解决了人寄望于神解决的问题,功能等同上帝。

故事以机智讽喻的笔调展开,每每出其不意而轻松地把读者引入对哲学、信仰、伦理等极广泛问题的深刻分析,又把新的概念编织在故事的清楚叙述中。就此而言《思维若可见》可与贾德的《莎菲的世界》媲美,但又较之更富于革命性。

开始读时有的读者也许以为是一部乌托邦的科幻小说,但很快就会发现其论证是如此有力,仿佛这条道德新路已经在我们脚下。这部小说幽默、刺激、令人信服,更被作者独特的哲学诗以及古代中国智慧的精华所点缀,别具一格地开创了一种国际化小说的新文体。

Marcus Ferrar  英国作家、路透社总编辑

陈承德的长篇哲学小说《思维若可见》(原名《阅脑革命》,载于《十月.长篇小说》2018-1),是我近年来第一次有耐心看完的一部长篇小说。之所以有耐心,是因为它确实有魅力。这魅力不仅来源于一开始的强大逻辑:思维成为可见=道德成为本能,也由于作者的文笔。这种文笔摈除了一般文学性质的语言附加,而展现出不同于纯文学作者的思辨力量,这种思辨力量又是镶嵌在层出不穷的心理感受的地基上的。我经常会被文中那种《围城》式的精到比喻所感染,会被那些细节的心理描写所感佩:一个思辨哲学家也有能力把一个个人埋藏得很深的普遍心理用灵巧却不花哨的文字描绘出来。特别是每当我根据小说的路径,预想到接下来应该出现的证据和逻辑时,它们总会不被作者遗漏地想到了。说明作者的多方面功底能驾驭全局,并且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论点做了长期的正反两面的思考。

稍显不足的是全书结尾没能让读者产生异军突起的震撼,包括描述历史上几位著名哲学家思想的那个梦,感觉未能充分展现四两拨千斤的哲学高潮。

在逻辑上,全书想证明一件事:思想可见,恶则消失。因为恶念必然会受惩罚,趋利避害的本能便会遏制恶念的产生。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什么是恶?什么是善?这又回到了历史的纠缠中。

2.恶与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无所谓道德。道德永远包含着某种牺牲的可能性;如果只意味收获,那就只是一种状态,不必用“道德”这个词来描述了。

3.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体,如马克思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如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反思,则观念试错就停止,而恰恰观念试错是整个人类反思能力的体现,也是最低成本的智力训练。阅脑器会不会消灭个体创新的可能性?

4.毕竟,一切创新都是对旧秩序的超越和区别。如果一个人长期只能处于一种趋同的环境,趋异的能力就将退化,而这将使整个“类”退化。

但正因为这部小说设计了一个思维可见的“巧妙的实验”,就从新的角度提出一个人类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人的本性能不能被改造?从哪方面改造?用什么工具进行改造?有没有必要进行改造?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让一个人即使在做梦时也不会把小便尿在床上,可见文明似乎能参与改造本能。可是,在荒漠中的人们随时又会一键恢复般的随地大小便起来。历史上很多重大思想(包括科学思想)的诞生都起源于一些奇思妙想的新“假设”,就这一点而言,这部小说对很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有启发的。在维度和范式意义上,新的前提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发现从未直觉到的东西。

我非常爱看这本书,有点像回到几十年前那种读书的感觉。尤其佩服作者对人物心理在各种情形下的准确把握、恰当铺陈,包括对男女微妙关系的精当描述,绝对是有高级分寸的。

王健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

读罢陈承德的长篇哲学小说《思维若可见》,花了几天的时间回味那爆炸量级的信息,不禁写下这篇感想。在情节发展至高潮以前,这本小说高密度的知识量已令我脑洞大开,更不要说学科的跨越、历史的纵深、思想的厚度,容量不亚于一个学期的哲学课。但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人物故事又使那些知识变得如此可爱,欲罢不能。作者通过对“思维可见”这一假设的探讨,揭示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现状,包括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个人;讽刺了人格中可笑的方方面面及其造成的社会痼疾,从种族歧视、生态破坏、到各色阴谋诡计。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社会矛盾日渐尖锐的2020年,阅读这部发表于2018年的小说,感到完全是在写当下的那些新闻事件。但我估计再过很多年后来读这部小说,还是会有这种当下感。

在人类的历史中,社会的形成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不同层级或类型的群体在特定情况下聚集在一起。从家族到部落,到酋长国,再到国家,这种结构的升级不是其成员的主动选择。如今,随着现代科技为信息传播和交通带来革命,人类已经作为一个整体生活在了一起,还会不会再一次升级社会结构呢?与以往被动的升级不同,现代人可以主动地思考可能的转型。但我们总是深陷于现状的泥潭——无法跳出泥潭来纵观大局。《思维若可见》这部小说似乎置身于未来,要帮助人类跳出这个泥潭。故事发生在2030年之后的二十年间,距离我们并不太遥远。当今科学家刚涉足的大脑解密技术在小说中已发展为完美的阅脑器。书里阐明的“戒恶定律”提纲挈领、意味深长:

思维成为可见=道德成为本能

这是何等难以想象的返璞归真!让我们回到原始部落之初?试想一下,当人类第一次学会与陌生人交往而不试图杀了对方的时候,人们的大脑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学会”了表达的技能的时候,是否也是开始隐藏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的时候?从原始社会为争夺生存资源和繁殖权而起的冲突,到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嘲笑的世人为金钱而陷害亲人的举措,到战国时期大量涌现的间谍行为,再到现代政坛阴谋密布的纸牌屋,人类变得越来越不单纯,说明人作为非思维直接交流的动物有越来越多的秘密?原始状态单纯的冲突大概近似于思维可见,因为冲突的原因无非就那两个:资源和繁殖。一抬头一对眼,便知对方要杀将过来抢了自己的女人。即使发展到了现在,新几内亚高地上半原始状态的食人族也只多了一条:为得到女人而“谋杀”原配。《思维若可见》所设想的思维可见,是否意味人们的良心回到单纯的原始状态?如果道德成为了本能,人不再害人,社会系统运行效率空前提高,这图景真是对文明发展的极大讽刺,非常震撼。不论事情是不是这样,人类应从戒恶定律中领悟到,从文明的过度发展中进行某些“还原”是可能的,甚或是必要的。摒弃一些人类自己发展出来的观念和欲望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除了丰厚的知识量和深度的思考,这部小说的故事精彩、扣人心弦,读时已可想象一部出色的电影。另一个看点是它不时出现的哲学诗。它们简洁扼要、诙谐幽默,且总是切中要害、醍醐灌顶。

郭亦辰

【内容简介】


这部人文科幻小说设想人类如何戒恶。人性中有损人利己的恶,人类几千年的努力未能去除。牛津大学牛曼教授遭受一系列欺骗所致的劫难后发现:恶的真正根源在于思维不可见。于是他发明“阅脑器”来消除恶的可能性,使人成为不可能坏的好人。阅脑革命在对英国政治的利用和被利用中翻天覆地,从首相到国王都暴露无遗…… 牛曼在梦中请来哲学大师反省人性。他们恍悟人类道德命运遵循“戒恶定律”:思维成为可见=道德成为本能。本书出自学者、作家之手,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对读者认识科学伦理知识、增加道德伦理修养,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承德:旅英哲学诗人,英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曾为上海大学教授、牛津大学访问研究员、SIP集团公司董事长。著有英文版哲学诗集《当代五命题》,英文作品刊于The Guardian、The Philosopher、Philosophy Now、Philosophy Today等,中文作品刊于《哲学研究》《十月》《光明日报》等。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作家、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