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名新说: 黄梅是显示先民南迁踪迹的地名

 荆楚文史哲 2022-12-23 发布于广东


▲李正阳题

👉老乡群文学自媒体群免费信息群
移民地名是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移民空间分布,能揭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可透视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地名变迁中的移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到过美国的人都会看到很多本来在欧洲的地名,特别是英国的地名。如大名鼎鼎的纽约,照意译就是新约克,而约克正是英国的地名。美国东北部称为新英格兰,自然就是取自老的英格兰了。

而新奥尔良,是来源于法国的奥尔良。类似情况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比比皆是。原因就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移民社会,早期的移民来自欧洲,又以英国为主,移民们在迁入地定居后,很自然地用上了故乡的地名。
其实这是人类的共同特点,并非只有欧美人如此。韩国地名和湖北地名高度重合,竟然连文化都十分相似,韩国的首都首尔以前称作汉阳,又叫汉城。湖北境内有汉江,而韩国中部也有一条汉江。更巧的是,两条江的源头山脉都叫做太白山。

湖北有襄阳市、韩国有襄阳郡,湖北有江陵县,韩国有江陵市,湖北有楚国故都丹阳、韩国有丹阳郡,湖北有苏轼呆过的黄州,韩国也有一个黄州。不但地名一样,韩国的很多风俗文化也和湖北一样,韩国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韩国的国旗是太极八卦,而太极八卦源于我国的道教,湖北武当山便是道教的圣地。韩国江陵也庆祝端午,称作江陵端午祭。究竟为什么韩国和湖北这么像,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渊源?这得追溯到商周时期,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商纣王的叔叔妻子带领五千人逃到朝鲜半岛一带,在平壤建立政权,这是史书上能找到的关于朝鲜国最早的记录。
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现在湖北一带的楚国移民一路北上,逃难到了朝鲜半岛,并世世代代在那个地方繁衍生息。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派来自楚国的术士韩终,前往朝鲜南部,也就是今天的韩国。

这在朝鲜人李圭景的著述《五洲衍文长笺兼散稿》中就有记载。后来韩终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不敢回去,就扎根朝鲜南部生活了下去。不少韩国人都是古代楚国移民的后代,所以很多名字和古时楚地湖北的名字相似。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相当频繁,规模巨大,因此这类现象广泛存在。黄梅是一个外来文化非常丰富的移民县,在很早以前就是南迁中原先民的聚居地。除北部山区外,大半个县的面积住的基本都是外来移民。只有北部山区的原居民,才是黄梅的“土著”。

《中华姓氏》记载:“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之后,子孙四奔他乡,大部分向楚国腹地内迁,分别定居于今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这些以黄冠名之地名,多与黄国的故事有关。
黄梅自西晋到隋初的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生灵涂炭,北人纷纷南迁。西晋永兴元年(304)寻阳县治迁往江南,在江北的寻阳故城居住了大量的河南新蔡郡(辖今河南新蔡、息县即苞信、淮滨)移民。

东晋大兴元年(318)设新蔡郡,侨置苞信县(今湖北黄梅蔡山附近)。太元三年(378年),为了把侨郡与北方原新蔡郡相区别,改称南新蔡郡。《晋书 》卷一四《地理志上》云:“孝武帝改蕲春县为蕲阳县 ,因新蔡县人于汉九江王黥布旧城,置南新蔡郡,属南豫州。”则南新蔡郡郡治,在故寻阳城,即九江王黥布所筑之九江王城。

公元464年,北人继续南渡,河南苞信县民大举进入黄梅县境内。朝廷又于黄梅县境内侨立苞信县,辖今武穴莲花塘及黄梅大河以北至蕲北一带。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苞信县改为新蔡县。侨州、郡、县管辖的民户大多是原政区的移民或其后裔。
自东晋大兴元年(318)侨置新蔡郡,至378年改南新蔡郡,期间60年,南新蔡郡自378年至589年,存续211年。新蔡县自556年至598年,存续42年。由此建制沿革可知,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蔡县为黄梅县之前,在这里侨置的三个与北方完全同的新蔡郡、新蔡县和苞信县,历时有280年之久。

隋文帝杨坚在命名更名时,将移民地名管理作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用以显示故国的所在。据《隋朝时期对政区地名的整理》一书介绍,隋代已经结束了任意更改地名的管理混乱局面。命名更名要经过调查、制定命名方案、奏改,要经过“上”批复,才能分布执行。

这些程序可以避免乱更名、乱命名,使名称起到标识作用。凡以国为名者皆去之,在命名更名上有目的推崇三纲五常,符合命名崇贤、尚古之义,使地名的观念性增强。命名更名可用以显示故国的所在,有许多诸侯封国的故国虽久已绝祀或夭亡,其国名却往往为后世沿用作县名。
如韩城、户县、黄州、商县和南郑诸县,其得名的由来可以远溯到商周时期的古国名。移民也是地名管理不可忽视的因素,如隋代的北昭武城移民移居中亚地区后,仍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这些地名记述着移民的回忆,形成一定时期地名管理的特征。

黄梅县之梅取义于新蔡移民之古梅国,与改名前的新蔡县有关,与黄梅山多梅树无关。黄梅县何以得名的解释权,当然在隋文帝杨坚。但我们可以依据史料,换位思考,揣摸圣意,得岀接近于历史真实的结论。改名前的新蔡县及新蔡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古称蔡州,后取名新蔡。

商周时代,先民在这里建有古梅国,梅国是新蔡的故国。梅姓是梅国的国姓,梅氏岀汝南即源于此。东晋朝廷于太元三年(378)在寻阳故城设南新蔡郡,城旁唯一的一座丘山,因为近新蔡郡城而得名蔡山,新蔡县城所在地也由浔阳城改称为梅城,至今仍由梅氏后人居住。

在现代,河南新蔡县梅姓和湖北黄梅县梅姓,在全国属梅姓聚居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都奉梅国为姓源之始。蔡山之蔡和梅城之梅,取义于新蔡之蔡,梅国梅姓之梅。隋开皇改新蔡县为黄梅县时,取新蔡故国名中之梅入县名顺理成章。因此,黄梅之梅与新蔡之梅国梅姓有关,与黄梅山多梅树无关。  
息是苞信县故国名,楚时曾是黄国后裔黄歇的封地,黄梅县之黄与苞信县移民之古息国有关。苞信县自东晋大兴元年(318)侨置,至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改为新蔡县,历时238年。

四祖道信的父亲司马申,本是河南温县的县令,也南渡蕲州。道信出生于齐昌郡蕲州苞信县衙内(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其复姓司马取名信,其名信也源于苞信县之信,四祖道信算是苞信县移民后裔中的一位名人。苞信县,古息国,现属河南息县。苞信县北与蔡州梅国,东与光州黄国毗邻。 

在强楚先后灭黄、息、申、梅诸国后,皆属楚。据《方舆纪要》载,“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以其地介于蕲春、申、息之间,故曰春申云。黄梅县本蕲春地,在河南苞信县及侨置的苞信县,与属蕲州的黄梅县境,都在春申君黄歇受封十二县范围之内,都是黄国贵族后裔黄歇封地。故黄国黄歇之黄,成了北来苞信移民和土著中原黄国南来遗民共同的标志。 

黄梅之黄与黄州之黄、黄冈之黄同岀一源。隋开皇三年(583年)罢衡州为黄州,《黄州府建置沿革考》:荆州之域,春秋,黄国地,后属楚,秦属南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黄冈县。
明万历版《黄冈县志·古迹》记载:黄歇垒,在县北十里,即楚黄歇所都,隋置永安城于此。又载:黄州,因战国时黄歇封地,故以名州,黄冈……又以黄州得名耳。黄州之“黄”来源于黄歇之姓的传说在境内流传很久。

黄冈与黄梅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同时得县名,北来苞信县移民和土著中原黄国南来遗民同属战国时黄歇封地,县名同时冠以黄,其理自然相同。


公元前648年,中原黄国被楚国所灭之后,从河南信阳一带迁来的移民,一千六百年前因战乱,从中原苞信县,新蔡县来到黄梅的大批移民,开枝散叶后成了黄梅境先民的主体力量。

黄梅二字,是显示中原先民南迁踪迹的符号,显示他们的根在中原黄国、梅国、息国,在黄歇淮北十二县封地。这些地名可以显示故国的所在,记述着移民的回忆。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