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旷达】艺术创作与欣赏中无目的的目的性

 艺术观止 2022-12-24 发布于河南

二十三、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艺术是创作者自己精神认知的表达,表达总是由此及彼的,所以希望得到理解是一种天然的目的性,但到了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别人能不能理解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精神的充分表达,只是这时的表达对象从一时的个体的或群体的人变成了抽象的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

到了这种境界,目的性既是存在的,又是没有的,目的性没有指的是抛却了各种利害关系和现实因素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艺术性往往是超脱实用性和现实性的,但不能反过来说超脱实用性和现实性的就一定是艺术性的),所以这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需要以很高的艺术造诣和修养作为基础。但站在欣赏者的角度,这似乎就容易多了,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摆脱各种功利性和现实性的束缚对事物进行欣赏并从中得到一种愉悦,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审美。

创作者所自发关心的是别人能不能从作品中理解到什么,其由低而高的提升是逐渐自信于精神认知表达的充分性而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欣赏者所自发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从作品中得到某种愉悦,所以每个人天生都自带欣赏力,但这同样有一个由低而高的提升过程,因为高级的艺术享受往往排除掉了低级的愉悦。而创作与欣赏也终将契合于某个精神的高度。

可以说无目的便是旷,目的性便是达,无目的的目的性的达成便是旷达。而这种无目的的目的性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成立是因为如果站在足够高的维度便会发现,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瞬而过,身体只不过是精神暂时的寄居之所。与具体的个人利害得失相关的种种目的性站在更高的维度上都能被抽象掉,一个人能够被历史和人们所铭记的最后往往只剩下精神性的内容。

又根据叔本华的观点,人们痛苦是因为欲望未满足和被阻挠,但当欲望满足后又会产生无聊,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在欲望的控制之下,人生必然是忧愁多而欢乐少,过度沉浸于此则是虚妄无益的。所以人生的这种真相是旷达产生的又一基础,此即为“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本篇一、二句的诗意大致化用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和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可以参照二诗理解。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旷达」由纷乱障蔽而至于豁朗明达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旷达】认知空间的内部突破与外部突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