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高效防治奥密克戎中成药版

 新用户5199J2NQ 2022-12-24 发布于山东

先要明确一件事,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个奥密克戎病毒属于一个什么性质的邪气?关于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了,是一种寒凉性质的“邪气”,对于这种邪气的治疗只能用温热性质的药,关于这个问题,有专门的文章(点击查看:奥密克戎属于寒性,千万谨慎用凉药)。温热性质的药物分两种,一种是温散邪气的,一种是温补阳气的,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驱邪,一个是扶正。
经过许多人应用和大量同行应用后的反馈,基于购买和服用安全方便的原因,提供一个防治及预后的中成药版方案如下:
一、发病初起治疗方案
发病初起,出现发热、恶寒(愿意多穿点衣服),伴有或不伴有咽痛剧烈、咳嗽、身体疼痛、鼻塞、流涕等,不出汗,或者即使出汗也不多。符合这种情况者:
1. 14~30岁,口服葛根汤颗粒2袋。
没有一次退热还可以再喝,原则上一天不超过3次,好了就停药,如果出现大汗出,也停药。(为每次用量,这是葛根汤服用的注意事项,以下所有涉及到葛根汤均按照这个原则)
2. 14岁以下,口服葛根汤颗粒1袋。
3. 30~50岁,口服葛根汤2袋+附子理中丸1丸。
(一般1丸是说明书推荐的一次服用剂量,相当于水丸的说明书一次量,一般是每天两次,下同)
4. 50岁以上,口服葛根汤1袋+附子理中丸2丸。
5. 14岁~50岁,具有以上症状,吃了其他药以后出现拉肚子、呕吐,口服葛根汤1袋+附子理中丸2丸。
6. 50岁以上,具有以上症状,吃了其他药以后出现拉肚子、呕吐,只吃附子理中丸2丸。
7. 任何年龄,出现大汗淋漓、手脚冰凉,伴有或者不伴有呕吐、腹泻,停用其他所有药,只吃附子理中丸2丸。
虽然都是感染一种病毒,但在发病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治疗方案也需要具体制定。详细了解发病过程的道理,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参考。(点击查看: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守住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的是这张方!
原则上不加用其他药物,特别是任何寒凉性质的药物、食物均禁用
二、遗留症状治疗方案
许多人已经吃过了西药或者中成药,但是效果一般,或者已经转阴了,但是仍旧留下了咽痛、咳嗽、咯痰、鼻塞、流涕、身体困重疼痛等症状。原因在哪里呢?一方面即使转阴了但邪气并没有彻底根除,一方面是经过正邪的斗争以后,人体的阳气已经受损了。
1. 具备以上遗留症状,平时或当下没有爱拉肚子、肚子凉、怕冷者
50岁以上,只用附子理中丸2丸,每天2次。
30岁~50岁,附子理中丸2丸,每天2次,加用葛根汤1袋,好了就停葛根汤。
14岁~30岁,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2次,加用葛根汤1袋,好了就停葛根汤。
14岁以下,葛根汤1袋,好了就停。
2. 具备以上遗留症状,平时或当下具有爱拉肚子、肚子凉、怕冷者
30岁以上,只用附子理中丸2丸,每天2次。
14岁~30岁,只用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2次。
14岁以下,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2次,加用葛根汤1袋,好了就停葛根汤。
三、预防方案
根据病毒邪气属于寒性,容易侵袭人体的上呼吸道,所以温补上焦阳气是预防的核心,前文最后专门详细讲解了原理(点击查看:中医药防治奥密克戎的初步认识)。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方中本身就含有甘草干姜汤,并且可以通补上焦、中焦和下焦的阳气,所以是非常适合并且方便服用的中成药。
特别说明,如果没有任何感染风险者,不必专门预防。预防适用于已经密接,或者已经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者,那么这个预防措施可以达到不发病,或者即使发病也是症状很轻的效果。
1. 平时或当下就有爱拉肚子、肚子凉、怕冷者
50岁以上,附子理中丸2丸,每天2次。
14~50岁,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2次。
8~14岁,附子理中丸半丸,每天1次。或者不服药,如果吃了后出现上火表现,就停药。
2. 平时或当下没有爱拉肚子、肚子凉、怕冷者

50岁以上,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2次。
14~50岁,附子理中丸1丸,每天1次。
附子理中丸大家可以就近药店购买,各个厂家的都一样。

图片

陈建国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经典临床分会执行会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客座教授、师承导师

副主任医师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选的仲景国医门人、聘请的仲景国医导师

倡导中医回归经典,用阴阳理论指导中医的理法,以升降理论应用中医的方药,对中医的阴阳盛衰病机进行了发掘和应用,创造性地发掘了“仲景阴阳脉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农升降药法”,总结了脉证经方学说。临床注重“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擅用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病症,药简而效彰。


学术专著:《仲景阴阳脉法》、《神农升降药法》、《经方脉证图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