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丞相终结者: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为什么会在朱元璋手里戛然而止

 where5 2022-12-2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明朝果然很有料》-32


『接上一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三位宰相,他们都干了点什么?   

【胡惟庸的权力】

胡惟庸在1355年投奔朱元璋后,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中书省参知政事,直到在洪武六年(1373年)成为右丞相。

看看,是不是和郑三俊多有相似。区别是,郑三俊是科举出身,而在胡惟庸那个年代,囿于条件所限,还没能开科取士,用人是特事特办,多半靠举荐。

胡惟庸能力固然很强,可要没有李善长这层关系,能否入相还很是难说。

成为独相后,胡惟庸就开始胡来了。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这位丞相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是发出信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功名这东西,从来都不缺少人追逐,可要按程序来,要求实在太高,过程也实在太慢。多少人求捷径而不得,如果当朝丞相把家里高高的门槛给撤了,那他家的大门一定会被挤破。

胡惟庸家的大门,就快被挤破了。各路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胡惟庸的财富迅速膨胀起来,同时他得到了一个绰号“胡扒皮”。

讲到这里,胡惟庸一个专咨擅权,祸国殃民的奸臣形象已经出来了。可透过表面,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胡惟庸并不是大明唯一一个丞相,要是当个丞相就能如此胡来,之前的杨宪、汪广洋为啥一点没有胡惟庸的风光呢。

胡惟庸这个丞相,比后来的内阁首辅权力还大得多。

图片

一个丞相,到底有多大权力呢?确实非常大。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已经很牛了,可在洪武朝,中书省还存在的时候,它只是中书省管辖的多个部门之一。

中书省这个机构,从汉朝起就开始设立,此后虽多有变迁,始终是中央最高政府机关,他们的最高长官,不管名称怎么变,实际行使的都是宰相的权力,负责总理天下政务,统领六部,总领百官,权力大到一塌糊涂。

到了元朝,由于门下省和尚书省被废除,中书省的地位又被拔高,比前代更为重要。明初沿用元制,中书省地位依旧举足轻重。区别在于,朱元璋的中书省之上,没有皇太子领衔的中书令。在它下面,又裁撤了文臣参议。这样,皇帝与丞相之间的联系,没有元朝那么紧密,中书省丞相权力的行施,也无法受到制约。

若光是如此,胡惟庸也就是个正常丞相,权力虽大,也并不能无法无天。之前的杨宪、汪广洋不都说倒就倒了么。

胡惟庸为啥能一手遮天,还和他背后的靠山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胡惟庸的背后是李善长,李善长才是文臣之首兼淮西勋贵的代言人。胡惟庸能当上丞相,离不开李善长的力挺。

淮西勋贵力量虽强,也不是强大到没有对手,李善长可以不当丞相,但在朝中一定要有实权人物帮他们说话。这些年来,他们功劳虽著,倚仗着权势缺德事也没少干,要是被对手抓住小辫子,那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善长的支持加丞相的权力,才能让胡惟庸有恃无恐。否则,他也就是个杨宪的命。

那么,不是还有御史台么,皇帝们设立御史台,就是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御史们专门负责纪检监察,直接报告官员们的失职和异动。

如果是刘基这种人出任御史中丞,会很好地履行职务,保证御史台正常运转。

可是刘基已经走了,如今的御史中丞叫陈宁。

陈宁在洪武元年就进入中书省,担任左参政。两年后因事连坐,被贬到苏州当知府。从中央大员降级为地方官,陈宁相当郁闷,在知府任上,他成了酷吏,喜好是用烙铁烧人,得到一个绰号“陈烙铁”。眼看陈宁要烂在地方了,关键时刻,胡惟庸向他伸出了手。他向朱元璋推荐,陈宁是个人才,御史中丞的职位如今空缺,陈宁是理想人选。

陈宁就此回到京师,仕途峰回路转。

庆幸之余,陈宁更多的是感激,若非胡相国仗义援手,怎有我今日。

御史台就此倒向胡惟庸。

而七品芝麻官六科给事中们在洪武六年刚刚开始出现,给事中制度真正定型要在洪武二十年以后,还起不到后来的作用,因此明面上的监察制度已对胡惟庸失效。

胡惟庸是“胡扒皮”,陈宁是“陈烙铁”,两人相得益彰。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胡惟庸的胆子越来越大。

图片

【刘基之死】

胡惟庸这种级别的官员,财富对他已经不是问题。财富因何而来,来自权力,只有保住权力,才能确保财富源源不断。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胡惟庸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保住权力?

他的答案是把更多的人拉下水,成为自己的党羽,他需要编织一张关系网,网住有价值的目标。一旦有什么异动,信息可以从网上任何一个角落汇集到自己这里,胡惟庸就可以调集网上所有资源,来对付对自己不利的目标。出于利益关系,这也是网上所有人的目标。

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排斥异己,结党营私。

胡惟庸在行动,门下的故旧僚佐团结在他周围,甚至吉安侯陆仲亨、平凉候费聚、南雄侯赵庸这样的开国武将,也被他所罗致,形成了一个核心小集团。注意,有武将参与在内,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为以后的事埋下了伏笔。

身为丞相,背靠淮西,如此的胡惟庸,开始一手遮天。学士吴伯宗看不过去,对他发起弹劾,被找了个罪名贬到凤阳。大将军徐达鄙视他,不愿与他合流,胡惟庸竟贿赂看门人福寿,要他找机会谋杀徐达。

徐达武将出身又功高盖世,防备严密,胡惟庸没能成功。不过另一个人的安保等级要远远低于徐达:刘基。

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揭过胡惟庸的短处,让他忌恨不已。更关键的,在刘基与朱元璋那次谈话中,朱元璋还问出了第四个名字,那个名字正是刘基本人。

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被刘基否决后,朱元璋接着问: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刘基谢绝: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刘基这么说,我相信他也是这么想的,问题是旁人未必肯信。

图片

看看那份名单,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正好是依次入相的顺序,要是胡惟庸不当丞相了,接任的会是谁?

刘基是相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偏偏还是个强硬的反对派,最可能对他的相位形成威胁。

不可能妥协的反对派,丞相之位最可能的继承人,胡惟庸有足够的动机除掉刘基。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患病在身的刘基服下了药,药方是御医带来的,他自然不会怀疑什么。照单抓药服用后,刘基病症发生了变化,原本只是感染风寒,现在他感觉到肚子里有石块在不停碾压,让他感到痛苦无比。

料事如神的刘基又失算了,派御医探病确实是朱元璋的旨意,可负责执行的,是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利用了这个机会,他操纵御医开出有害的药方,让刘基病势加重,他要利用这个机会除掉刘基。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

胡惟庸很聪明,这确实是个绝佳的机会。派御医是朱元璋的吩咐,刘基年纪已经不小,在那个年代,老人偶染风寒,一病不起是很正常的事情,别人无论如何想不到,旨意在执行过程中会被做了手脚。

怎么看都无懈可击。胡惟庸洋洋得意,他还没有想到,这是自己所犯一个最大的错误——大到足以让他人头落地,他太小看朱元璋了。

图片

刘基的病情恶化得奇怪又迅速,引起了朱元璋的怀疑。如果这事发生得早一点或晚一点,真的就可能被胡惟庸糊弄过去了,偏偏,发生在了一个要命的节点——朱元璋凤阳遇咒之后。

凤阳遇咒,朱元璋彻查原因,懊悔不已,他又想到了劝阻自己迁都凤阳的大臣们。这些人是真正的忠臣啊,可是劝阻最激烈的刘基,怎么突然就死了?

朱元璋疑心重重,派人秘密查访,得到的刘基之死真相令他震惊。

再把凤阳遇咒和刘基之死联系到一起,朱元璋什么都明白了。

今天是刘基,明天就可能是其他人,这样下去,朱元璋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吗?胡惟庸如此胆大妄为,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这是对朱元璋本人的挑战。

再联想到修建中都的事情,如果迁都凤阳,淮西勋贵们又能与地方宗族势力勾结到一起,更加如鱼得水,带来的后果难以估量。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心惊肉跳。

老朱清醒了,凤阳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都城了,中都的修建被紧急停工,从此再也没有恢复。

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所谓博弈,并不是指朱元璋和胡惟庸,实力相当才能叫博弈。胡惟庸和朱元璋是婴儿和巨人的差距,别看小胡搞得如火如荼,在老朱眼里他的手段就是幼儿园水平,要捏死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可是政治这玩意,不是这么玩的。就算砍了胡惟庸,如何能保证不出现第二个胡惟庸?朱元璋能随便捏死一打胡惟庸,可他的子孙,还有这个能力吗。

砍人只是最粗暴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身为皇帝,朱元璋有皇帝的政治智慧。他所想要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问题由我而起,就让我为子孙彻底终结。从此以后,大明王朝再也不会出现胡惟庸这样的权力怪物。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不光是明朝,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胡惟庸这样的丞相。

因为,老朱连丞相这个职务也一起干掉了。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小院正在写的新书《明朝果然很有料》,先放到公众号〖小院之观〗上以连载的形式与大家探讨,欢迎斧正,在页面底部#明朝果然很有料 中能查看已发布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