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1380年,南京城那一场交通事故

 峨嵋吹雪 2021-12-13

一、事件缘起

关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发生在南京城那一场交通事故,我本想说得更加清楚。比如,关于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事以及处理过程,如此等等。可惜,几经翻检,写史书的惜墨如金,不曾交代得清楚明白,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但是事件确曾发生。要不,我抄一段书在这里:“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这一段,出自《明史·胡惟庸传》。说胡惟庸有个儿子开着“豪车”在帝都南京超速行驶,不慎马失前蹄,结果摔落马下。怎么那么巧,刚刚摔在一个行驶的车轮下,是否身首异处不得其详,但应该抢救不及当场死亡。肇事者一脸无辜,但他轧死的人不是凡人,出自名门,爹爹是当朝丞相胡惟庸。胡丞相闻讯大怒,未经审判当场判处“肇事者”死刑。经过媒体报道,特别是锦衣卫派出的小报记者密报,当朝天子朱元璋闻讯冲冲大怒,急招胡丞相进宫,厉声叱骂,好你个胡惟庸,胆大妄为,胡作非为,你去给车夫抵命!胡丞相一看势头不好,表示愿支付巨额赔款。大皇帝决不答应……

当然,大皇帝并没有当朝逮捕胡丞相,胡丞相拜别皇帝还是回了家。虽则是回了家,但心里不踏实。心里不踏实他就要想办法,最后的办法就是通知各路好汉提前动手,一不做二不休,要把大皇帝给灭喽。

再当然,最后是倒过来大皇帝把胡惟庸给灭了。不仅灭了他,还灭了他全家,不仅他全家,株连蔓引,前前后后一共被灭了三万多人。

这场交通事故,是导致胡惟庸提前动手的导火索,我们拿它在这里挂个羊头,借着它说说事情。

二、胡惟庸走上不归路

胡惟庸先生是安徽定远人,与功比萧何才能过之的李善长是老乡。这个人,按照刘基的看法,他就像一匹劣马,必定会把车子拉垮,所以不堪大用,不能用为丞相。但是靠着他是李善长老乡的关系,据说曾给李善长送过好处,所以逐级提拔,从朱元璋“元帅府奏差”而宁国县主簿,而县令,而吉安府通判,而湖广行省佥事,而内调为太常寺少卿,太常寺卿,确是会混。一直升到了第一丞相(当时分设左右丞相,当左丞相大时他就是那个左丞相)。

虽然刘基老先生看他不顺眼,但是朱元璋自己喜欢他。怎么说?有个比较。说这个家伙会来事。他不像李善长那么老朽,刘基那么古怪,宋濂那么迂腐,杨宪那么量小,汪广洋那么荒唐;相反,他善体人意,又很谨慎小心:既“曲”且“谨”。

老大喜欢最重要,他最终位极人臣,大权在握。但也因为手握大权,他就放松了学习,忘记了“初心”,脱离了群众,走上了邪路。

怎么个邪法?

第一,他贪权。大权独揽,不仅目无同僚,而且常常遇事不奏而行,对各衙门递上来的奏章,必先自看一次,不利于己的便搁了起来,不让皇帝知道。

第二,他贪钱。他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得这“一人”的宠信。于是为所欲为,作威作福,大捞猛捞,他家聚满了各方送来的“金帛、名马、玩好”。

有了这两个邪,他已经万劫不复,不能回头,只能更邪。

第三,他要造反

为啥?

因为他深知朱元璋最恨贪污。朱元璋当年曾经饿得哇哇直哭,所以最恨贪污,对贪官不仅仅是砍头,还要剥皮;不仅仅是剥皮,还要在剥下的皮里塞上稻草,树在贪官工作过的衙门口,以儆效尤。倘若有一天他贪污的事被朱元璋知道,如何收场?

而且,因为他获悉刘基曾说过他的“坏话”——比如劣马之类。于是他先造已经告老还乡的刘基的舆论,说刘基看中“谈洋”那个地方的风水有王气,便和当地的老百姓争墓地,惹得朱元璋不开心,就传旨把刘基诚意伯的封爵免了。吓得刘基赶紧进京告罪,不敢擅离。心忧加上年高,就生了病。这胡惟庸就假惺惺地带着大夫送医上门,结果刘基服药之后肚子里生一个拳头大的肿块。据朱元璋事后分析,是给刘基种了蛊。这肿块涨起来肚皮鼓鼓,泄起来皮包骨头。刘基强挨着回到家乡,拖了一段就死了。

这毒死刘基的事如果泄露出去,那更不是玩的。

三、胡惟庸先生的未遂政变

胡惟庸虽则不曾协助老朱打平天下,但是脑筋其实不差,他动了不少脑筋。

第一,    内结私党。

他先拉受过处分的人,一个是吉安侯陆仲亨,另一个是平凉侯费聚。这两人打仗的本事很不坏,但是在洪武三年先后挨了朱元璋的处分。陆仲亨骑了公家驿站的马,被罚往雁门捕盗;费聚在苏州贪酒好色,被罚往西北边界,招降蒙古人,又不曾招降得多少,回来再度挨骂一次。

这些事,胡惟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洪武六年某月,胡惟庸请他们二人在家中喝酒,喝到半醉,叫左右的人走开,单独对他们说:“我们干的违法的事很多,一旦发觉了怎么办?”这两人害怕起来。于是,胡惟庸叫他们帮他准备造反,在外边“收集军马”。随后又拉到了都督毛骧。毛骧又拉来一个在宫中当卫士的刘遇贤,与一个在京师当亡命的魏文进。

第二,外结倭寇。

他将明州卫指挥林贤收为心腹。林贤奉旨出海防倭,在洪武九年接来了日本的贡使圭廷用。胡惟庸叫林贤在圭廷用回航日本之时,故意把贡船错认作寇船,“打了分用”。于是,林贤有了把柄落在胡惟庸之手。胡惟庸一面又对朱元璋假作正经,说林贤错打贡船,理应处罚。朱元璋将林贤流放到日本去,正中胡惟庸之计:使得林贤有机会与日本朝野发生接触。三年以后,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派了一个李旺,到日本假传圣旨,召回林贤。林贤已经向“日本国王”借得了四百名精兵,作为日本新贡使如瑶藏主的随从,计划在入觐朱元璋之时,出其不意,将朱元璋杀害。

第三,北交北元。

他暗派元朝的旧臣封绩,带了向“北元”皇帝称臣的表,经亦集乃(额济纳)到和林,请北元皇帝大举南伐,使得朱元璋的大军被调去应战,他好在京师肘腋之地下手。

有了这些安排,他就开始等待时机。或者是林贤的活动成熟,或是北元大举南伐。然而,就因为这场交通事故,他惹怒了朱元璋。同时,还因为占城国(在今天越南南部)有贡使来,他不曾报告朱元璋,也被朱元璋知道,朱元璋又大骂一顿,他推说这是礼部的错,朱元璋把礼部的人关了起来,要追问究竟是谁的错;三则是右丞相汪广洋忽然被贬往广南,而且,走不了多久又被朱元璋派人追斩其首,事后又要追问汪广洋的一个小老婆原为犯罪的一个县官之女,只能配给“功臣”(武人),不应配给“文臣”,究竟是谁作的主张。最后的苗头最终必然指向他,于是他决定立即动手。

当然,他前面的安排其实无效。因为勾结北元一事,虽则封绩走到了和林,然而北元并无力量大举。而等到林贤带来四百日本精兵,胡惟庸已事败被杀,被一齐逮捕,发往云南,作为中国的戍卒。

胡惟庸政变的结果你已知道,但这里陈宁不得不说。

陈宁时任御史大夫。原籍湖南茶陵,在元朝当过镇江路的小官,受朱元璋的知遇,一再提拔到中书省参知政事,因犯过贬为苏州知府。在苏州,他喜欢把铁烧红,拷问嫌疑犯,赢得一个绰号,“陈烙铁”。胡惟庸保荐他,于是他一跃而由苏州知府升为御史中丞,又连升为右御史大夫,左御史大夫。当了御史大夫,他更为严厉而残忍,他的儿子陈孟麟劝他不可如此,他一怒之下,活活把这儿子打死。朱元璋接到报告,颇为寒心,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儿子这样无情,对君上又怎么会有什么感情呢!”这句话,传到陈宁耳里,陈宁害怕得很,便入了胡惟庸的伙……

四、后来者的沉思

我为什么扯这些陈年往事?因为读书当时,我想起来大约在此事之后634年,据说京城也出了一次交通事故;据说也有大当家的对某人丧子之后一脸淡然感到寒心。据说后面还发生了一些事情。

当然,这些事只有局部相似,读者不宜过多联想。

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晚年,颇为身下的龙椅担惊受怕,因为江山是他打的,万里河山归他私有,他担心江山改姓,处心积虑要采取些手段。于是胡惟庸伸出了脑袋,一杀之后感觉很好,于是开国功臣基本被一网打尽。

为啥他要杀那么多人?是否因为靠武力夺来的权力只有用武力来守护,是否也因为权力被收归了私有?

20188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