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部骨折髓内交叉克氏针怎么打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

 昵称P2u81 2022-12-24 发布于云南


手部骨折是仅次于桡骨远端的第二大上肢骨折,占一般创伤骨折的20%。尽管这些骨折的比例略有不同,但手外伤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损伤可能会导致返回工作的延迟,本文描述了交叉克氏针髓内固定和早期活动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和功能结果。


腕、掌骨和指骨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15-19%,其中59%发生在指骨,33%发生在掌骨,这种骨折通常见于年轻活跃的男性。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机器伤、挤压伤、人身攻击和爆炸伤等多种原因,在急诊科常见。这些损伤通常作为轻微损伤而被忽视,后来出现功能受限和残疾。手外伤治疗的最佳目标是伤口的愈合,骨性愈合,最重要的是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适用于不稳定骨折,如脱位和旋转不良伴粉碎性骨折。

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克氏针固定、微型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固定、髓内螺钉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另一种手术技术是在掌骨和近节指骨通过微创切口插入一个或多个交叉的髓内克氏针。克氏针固定是一种成熟的固定掌、指骨骨折的技术。


外科技术

所有病例均在局部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首先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和对不能存活的组织进行清创。在x线影像监视下,对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进行手法牵引和屈曲复位。在骨的骺端-干骺端区域进行微创皮肤刺入切口。切口的近端或远端位置由顺行或逆行插入技术决定。首先使用最小尺寸的钻头在进针点形成皮质窗口。将2根预弯1.5-2.0mm克氏针,通过自动钻或手动t形柄经皮从距背外侧骨骺5 mm的预定进针点交叉穿过掌骨或指骨,这样它就不会干扰伸肌腱或韧带。插入克氏针后,在透视下检查,以免克氏针远端穿过软骨下骨,同时在髓管内旋转克氏针,使克氏针的凹侧面向髓腔(图1)。将克氏针针尾折弯,留于皮外,敷料覆盖。手部多处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病例采用功能板固定。在这些病例中,在4周后拆除克氏针和功能板并开始运动。

图片

图1:示意图显示了克氏针如何在本研究中插入掌骨和指骨骨折。

术后2、6、12周及11个月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观察针道感染、内植物松动、僵硬、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拆克氏针后,进行广泛的物理治疗,以防止腕关节远端关节僵硬。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1个月。术后2612周及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握力及关节活动度评价疗效。根据美国手外科学会(ASSH)量表评估总活动度(图2)

图片

图2:示意图显示了如何测量手部不同关节的ROM。

图片

图3A至D:术前及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左手第三指近节指骨斜形骨折,交叉克氏针固定。

图片

图4 A和B:右手第五掌骨骨折固定术前和术后x线片。

图片

图5A至C:右手第三近节指骨骨折克氏针固定后6周,显示良好的MCP和IPJ ROM。


与其他固定技术相比

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固定、微型外固定器等固定技术在手部小骨骨折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1、微型钢板内固定:

  • 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能有效矫正骨折畸形,但需要大量暴露骨折部位。因此,与克氏针相比,它与手术时间增加和手术范围扩大有关,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滑动平面丢失、术后理疗延迟、僵硬增加和手术部位疼痛。

  • 微型接骨板的另一个缺点是缺乏设计上的通用性,对于手部骨折来说,它是一种笨重的内植物,并且内植物撞击是常见的并发症。这进一步限制了植入物的使用,通常需要后续额外的手术来移除植入物。

2、拉力螺钉固定:

  • 为单纯斜形和螺旋形骨折提供了稳定的生物力学固定。研究表明,拉力螺钉在关节活动度、DASH评分和握力方面与微型钢板固定具有相当的疗效,但恢复工作的时间较长。

  • 尽管拉力螺钉的临床效果良好,但其应用仅限于具有特定骨折类型的手部骨折。此外,由于手部小骨块的骨量有限,轻微的钻孔误差可能导致假体松动,但矫正余地很小,固定丢失是常见的并发症。

  • 文献中也报道了髓内螺钉的使用。最初报道为粉碎性掌骨头下骨折。使用无头螺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远端固定软骨下骨和近端固定髓腔峡部来保持复位和提供稳定性。此外,螺钉的埋置位置使其无需再次取出。与髓内克氏针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旋转稳定,且无需取出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髓内装置的强度与多根髓内克氏针相当。

3、微型外固定器:

  • 为手部骨折提供了动态稳定的选择,是另一种常用的固定方法。该固定架基于韧带趋近性原则,提供良好的骨折复位,而不打开骨折部位,最小的软组织损伤,但可能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虽然该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功能结局,但近1 / 4的患者可见针道感染。该设备和固定技术的简单性和成本效益相反,患者必须携带固定器,可能对一些人不舒服。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粉碎性和开放性的骨折。

4、髓内克氏针固定:

  • 需要较少的软组织操作,并可与早期的物理治疗相配合,使掌指关节有良好的ROM。

  • 使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其成本效益,与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和外固定架相比,手术时间更短,由于保留了滑动平面,可以开始早期ROM练习,没有手术创伤,骨折稳定性好,内固定障碍最小。该手术时间短,可在进行局部或区域麻醉,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功能效果。

  • 克氏针固定方法有多种,如单克氏针固定和双克氏针固定(经皮髓内/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

在本研究中,从距骨骺背外侧5mm的预定入口点,通过自动钻或手动t型柄经皮穿过掌骨或指骨,以交叉方式穿过两根预先弯曲的克氏针,使其凹侧朝向髓管顶部,形成3点固定。在本研究中,所有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2±6.8周,与其他研究相比最短。此外,大多数患者在术后立即开始进行物理治疗。这可以归因于交叉经皮髓内克氏针固定骨折后的额外稳定性。与另一只手相比,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的平均活动范围分别为96.4%和86.3%(图5)。最终随访时,对侧手的平均握力为96.4%。95.2%(20/21)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按ASSH评分为优至良。


总结

经皮交叉髓内固定治疗手部小骨折是一种多用途的方法,与其他固定方式相比,具有成本-效益和较少的手术时间等优点。早期的ROM练习可以开始,因为保留了滑动平面,没有手术创伤,骨折稳定性好,硬件冲击最小。该手术时间短,可在办公室进行局部或局部麻醉,具有良好的功能效果。

文献来源:Intramedullary Crossed K-wire Fixation for the Hand Fractures is a Useful Treatment Modality: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Doi:10.5005/jp-journals-10080-15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