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上善若水家喻户晓,上善若水是何意?上善若水有哪七种境界

 838528296 2022-12-24 发布于广东

说起“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以说不常见,尤其是在字画上。“上善若水”与“天道勤酬”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幅字,那么,如此常见的“上善若水”,这个成语是何意呢?它出自哪里呢?上善若水有七种境界,是哪七种呢?

“上善若水”并不出自儒家,也不出自佛家,而是出自道家中的老子,老子在仅五千字的《道德经》中,花了很大篇幅,去讲“上善若水”,由此可见,上善若水的重要性。书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及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以“无争”开头,以“无争”结尾,中间则介绍了“上善若水”的七种境界,最为关键的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滋养万物,但是不与万物争夺任何东西,体现了水的无私、水的利他心。

此外,要简单介绍下“上善若水”的七种境界。

境界一、居善地。水总是以适当的方式,适当的形式,出现在水所应该出现的地方,水没有功利性,它遵循的是自然之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谦虚无私,甚至它能够出现在人不愿意待的地方。人则应当如水,要尽自己的能力,尽自己的职责,出现在自己理应出现的地方,这是顺应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这便是“居善地”

境界二、心善渊。人的内心,则更应该向水学习,心如深渊,宽广深厚,既能够做到波澜不惊,同时能够做到坚不可摧。水看似柔软,实际上水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内心如水,如渊,清净又强大。

境界三、与善仁。与是给予,水利万物,水是滋养万物的,“仁”是“天地不仁”中的仁,而不是“仁义礼智信”中的仁,水滋养万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水滋养万物,是秉承自然规律,根据古籍《河上公章句》中的解释,该给予的地方水会给予,不该给予的水则不给予。

境界四、言善信。老子的《道德经》中,多处言及诚信的重要性,出现了许多传唱千古的名句,例如“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等,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失去信用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信可,无法立足。诚信的人,就如同水一般灿亮,无往不利。

境界五/六、正善治/事善能

管理事物,则应当如水一般,做到明亮透彻,公平公正,秉承自然,不偏不倚。而人处理事情,则应当如水一般,能够变化,水可以以各种形式,或气态、或液态、或固态,以不同的形状存在,这是水能够无所不在的根本,这也是水能够润泽万物的基础

境界七、动善时。最后,则是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水的最终目的,是奔向大海,在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能够滋养万物,水因为遵循自然,所以能够准确把握时机,既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以上,便是成语“上善若水”的由来和解释,以及“上善若水”的七种境界。

李小龙,将“功夫”一词写进英文字典里的武术奇才,他不仅仅是一位武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李小龙这般评价水:“摒除思绪,你无形态,无形状,像水一样。你将水倒入杯里,水就变成杯的形状;你将水倒入瓶里,水便变成瓶的形状;你将水倒入茶壶,水便是茶壶的形状。水能流动,亦能撞击。

李小龙对水的思考,便是“上善若水”七种境界中的其中一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