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物新诠:青铜器与考古学15种

 阿胜的艺术世界 2022-12-25 发布于山东

前天上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也同步发布。

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已出土500余件文物,包括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三星堆与古蜀国的秘密,正被逐渐揭开。

与1986年时对1、2号坑的抢救性发掘不同,这次的6个坑做好了充分的挖掘准备,包括搭建恒湿恒温的“考古发掘舱”,以便后续挖掘和研究能同时进行,而非清理完再研究,尽量避免损失和遗憾。

以此为契机,佳作书局特别为读者整理出考古学、青铜器相关书籍15种,包括特别推荐给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读者的《古四川:失落文明的瑰宝》、考古学专业学生以及爱好者的权威教材、国内学者的中文论著、也包括不少青铜器相关英文原版书和二手书,希望能为读者提供灵感。

01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Ancient Sichuan: Treasures From A Lost Civilization 古四川:失落文明的瑰宝

作者:Bagley, Robert W. 

出版: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装帧:精装,360页

语种:英文

这本图录的编写基于大型的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美国巡展。展览中的128件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泥塑,展示了一千五百年间四川地区的文化生产,风格迥异,从巨大的人型立像和青铜马到仪式用器皿、奇幻神秘的青铜面具、玉制匕首和小陶像,时间跨度从公元前十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些古代遗珍出土于1986年三星堆文物发掘工程中,绝大多数是首次拍摄出版。

图片

金面铜人头像,三星堆,前12世纪

图片

铜纵目面具,三星堆,前12世纪

图录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史家罗伯特·贝格利教授主编,除了高清的图片之外,还包括了牛津大学副校长杰西卡·罗森女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教授罗泰以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许杰等学者撰写的八篇学术论文,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宗教生活。

对古四川的考古挖掘推进了学界对古中国文明观念的革命性变化,这本展览图录无疑为探索古中国的艺术、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一个绝佳切入点,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艺术与考古感兴趣的读者,切勿错过本书。

Contents

Introduction Part 1 

Sichuan before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y Jay Xu

Introduction Part 2 

Sichuan in the Warring States and Han Periods, by Michele Pirazzoli-t'Serstevens

Chapter 1 

Bronze at Sanxingdui, by Jay Xu

Chapter 2 

Jade and Stone at Sanxingdui, by Jenny F. So

Chapter 3 

The Chengdu Plain in the Early First Millennium BC: Zhuwajie, by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Chapter 4 

The Archaeology of Eastern Sichuan at the End of the Bronze Age (Fifth to Third Century BC), by Alain Thote

Chapter 5 

Tombs and Tomb Furnishings of the Eastern Han Period (AD 25-220), by Jessica Rawson

Afterword 

The Legacies of the Chengdu Plain, by Michael Nylan

图片

马和马夫,1或2世纪

图片

上有制盐场景的画像砖,2世纪

书影实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02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8版)

作者:Colin Renfrew, Paul Bahn

出版:Thames & Hudson,2020

装帧:平装,672页

开本:18.7×22.9cm

语种:英文

本书可谓是最权威、最具公信力的考古学教材,2020年推出的第八版,内容更加丰富。从方法论上,不仅收录了后殖民方法和土著考古学的最新视角,还涵盖了考古学的本体论转向,此外,加入了InQuizitive学习工具,新增南非和澳大利亚社区考古学新实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考古学的重要概念。

第八版的其他看点:

1.全球的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例如中国浙江良渚社会阶层的考古学证据,以及法国和西班牙的尼安德特人艺术(Neanderthal art)的最新证据。

2.本书新增了考古学更全面的图像资料,正视该学科历史上女性考古学家的贡献,并特别描述了中国和日本考古学的发展。

3.在本书的第五章中,对社会组织进行了更新处理,对服务模型进行了批判性评估,并重新涵盖社会等级制度。

4.书中新增内容包括:新的盒子功能包括:法医考古学;亚马逊的变化;古微生物;古人类学; 芬兰第一个地形考古调查——Must Farm项目;巨石阵保留的宴会证据;尼安德特人的艺术;以及陶瓷风格和知识。

5.本版为每一章都准备了一篇清晰的介绍,对本章所涉及的每个主题进行了概述。力求增加读者对考古研究方法的总体把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03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青铜识小   

作者:张翀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社,2020

  签名本!

本书以《青铜识小》为题,着眼于青铜器的若干小问题,力求言之有物,不作空泛大论。为方便阅读,兼顾勒成,本书分为三个板块,铜器文化史、金文中的世界、艺术史观察,涉及铜器器形、金文以及艺术风格等领域。这些既是作者的专业擅长之处,也是铜器研究的传统,同时也运用了研究的新方法。随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吉金鉴古”首个中国青铜器展览的成功举办,也影响到国内,美术史界以及大众对铜器的兴趣也愈为浓厚。本书的撰写与出版,也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兼顾到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的读物

目录:

一、铜器文化史

“九鼎”及鼎文化

饮食文化视野下的青铜器

羊形铜器的隐喻

人虎之争

二、金文中的世界

西周早期青铜器的金文与历史

伯懋父簋墨书与商周书法

器与铭:铜器的文本与图像关系

金文整饬的动力与方法——以早期铜鼎铭文为例

三、艺术史观察

跽、坐与“负重”

双身的立体意味

铜器的观看

园林中的金石

后记

04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A Bronze Menagerie: Mat Weights Of Early China 青铜兽形席镇 

作者:Wang, Michelle

出版: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2006

装帧:平装

语种:英文

2006年10月5日,“青铜动物园:古代中国席镇艺术”展览在加德纳博物馆举行。这次展览是中国古代席镇(Mat Weights)的首次集中展出,甚至也是一次战国—汉代的风格展。数十年来,席镇的功能不为人所知;但是近十年中国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已经证实了这些席镇最初是用来置于席子四角,起到镇压作用,人们能更舒适地席地而坐或在席上游戏。这本展览同名图录刊登了Michelle C. Wang、胡司德(Roel Sterckx)、来国龙、汪悦进四位学者的专门文章。文章探讨了这些铜质小型雕塑使用的考古学和文学证据,并讨论背后的墓葬结构,以便能探究这些器物上多种动物形象之间的文化联系。

此次展览中的展品时间范围囊括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晚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到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05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Khmer Bronzes: Ne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ast 高棉青铜器:旧物新诠

作者:Emma C. Bunker 

出版:Art Media Resources,2011

装帧:精装,544页

开本:24.4×32.5cm

语种:英文

本书以精美印刷的插图和丰富的文本向读者展示了印度诸神出现在高棉圣地上的方式,以及由当地工匠采取的新式青铜铸造技术,这些技术能够生产大型拟人青铜器,从而满足新信仰带来的宗教需求。本书作者考察了这些神圣的高棉青铜器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术特征,并还原了在东南亚一带曾经辉煌的商业贸易和流传的宗教信仰。作者力图更新人们对这些器物的固有印象,长期以来,这部分内容一直被学术界对寺庙和砂岩图像的重视所掩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06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Buddha: 2000 Years of Buddhist Art - 232 Masterpieces/2000年的佛教艺术/232件造像精品

作者:Meinrad Maria Grewenig; Eberhard Rist

出版:Wienand Verlag,2016

装帧:精装,528页

语种:英文

本图册开本宏大,印刷精美,囊括了200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232尊品质最高的华丽佛陀,使佛教世界及背后的观念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来自古犍陀罗地区(位于印度西北部)以及印度其他地区、中国、日本、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西藏的杰作,通过这些全世界最重量级的收藏,读者可以洞见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的奥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07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Scientific Research on Ancient Asian Metallurgy: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Forbes 古代亚洲冶金科学研究:第五届福布斯会议记录

作者:ed. Paul Jett, et al 

出版:Wienand Verlag,2016

装帧:精装,528页

语种:英文

这本专业领域的重要文集涵盖了南亚、东南亚、中国和西亚地区有关冶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下是本书目录部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08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Enduring Bronze - Ancient Art, Modern Views 不朽的青铜器 - 古艺术、新视野

作者:Mattusch 

出版:Getty Publications, 2014

装帧:平装

语种:英文

古典青铜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接回到古典世界的窗口。一位年轻罗马女人柔软的肌肤,一名政客的坚毅的下巴和希腊运动员的紧绷的肌肉都以惊人的真实感吸引着观看者。尽管古代青铜器极为耐用,但因其材料的贵重而经常招致损毁,因此古代青铜雕像是相对罕见的。本书为保罗·盖地博物馆和欧洲其他重量级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器给出了详尽的说明。

以下是本书目录部分:

图片

09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此书系二手书,介意慎拍,谢谢!*

书名: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作者:Edited by Wen Fong

出版: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80

装帧:精装,386页

语种:英文

尺寸:24×31×3cm

品相:八品

10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此书系二手书,介意慎拍,谢谢!*

书名:Ancient Chinese Bronze Art: Casting the Precious Sacral Vessel

作者:W. Thomas Chase

出版:China House Gallery,1991

装帧:平装,110页

语种:英文

尺寸:21*27.5*0.5cm

品相:九品

11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书名:The Maclean Collecti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

作      者:Pegg, Richard A & Zhang, Lidong

出 版 社:The Maclean Collection,2010

装帧:硬精装,305页

非常精美的一部青铜器藏品图录。

全新品相!

12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此书系二手书,介意慎拍,谢谢!*

书名:Chinese Bronzes: Art and Ritual

作者:Jessica Rawson

出版:British Museum Press,1987

装帧:精装,104页

语种:英文

尺寸:18.5*24.5*0.5cm

品相:九品

13

图片

点击上图打开小程序即可购买

*此书系二手书,介意慎拍,谢谢!*

书名:Ancient Chinese Bronzes

作者:William Wats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