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山书院

 zqbxi 2022-12-25 发布于江西

商山书院,即现在的陕西省商洛中学、陕西商州中学,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中段。商山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抚治商洛道郗元洪即在商州城北坡大云寺创建了商山敷教书院,由知州夏文宪延聘三原马理(官至光禄寺卿,致仕后来商州)主持。到万历十三年(1585)将书院迁往东龙山。但因距城较远,士子往来不便,历五年后,即万历十八年(1590),抚治商洛道苏浚又把书院迁回北坡原处。

嗣后,知州王邦俊重修书院,改名为"仰紫书院"。此后,五十余年,书院书声不辍,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军突起,不知是出于"官兵"守城的需要,还是因为攻城的摧毁,房舍毁废,书院停办,直至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令各府、州、县书院,把无论士绅筹资私办或地方政府营建的所有书院具准审报核查。

至乾隆元年(1736),商洛州牧王如玖在北坡大云寺书院旧址新修学舍三楹,书院得以恢复。嗣因偏僻,士子往来不便,书院又逐渐荒废。乾隆十九年(1754),州牧罗文思锐意图新,捐纳私俸,购置地基,新选院址。先捐银二百四十两,买东门里庄基三亩二分,连同房屋十六间。后又捐俸银四十八两,续置土地六亩。

至乾隆二十年(1755),再捐俸银一百二十两,修建告成,命名"商山书院"。院宇宏伟华丽,深遽堂皇。曾有两广总督(前陕西巡抚)桂林陈弘谋所题的大堂四字"大有事在"。屏门大书朱子白鹿洞书院教规,左右两边又书罗文思撰写的《相题说》及《惜字引》。

书院一时臻盛,士子云集。广聘名流以课士子。曾任河南睢州州判、四川绵州州判的选贡王学逊和曾任江南泗州知州与户部主事的乙丑进士陈慕楷等都先后来院执教。经费从不宽裕,嘉庆至道光年间,一些官员们仅能稍事资助;直到咸丰、同治、光绪诸年间,费一直没有妥善解决。知州恒亮、曹熙、陈作枢、李寿荣、黄照林、李素等官员们,曾多次劝募,费仍无着落。因此只能依靠群众捐助及学田课租维持。

光绪三年(1877),藩饬发银五百两,贷生息,为"山长(即院长)修脯,子月课、膏火"之用。同年知州黄照林移书院于启秀阁,名:"熊耳书院"。后知州李素仍移回原处,名为"商山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任商州尹昌龄奉清廷之命将"商山书院"改制为"商州中学堂",商山书院的历史使命始告终结。

《商洛·商山书院》简介

在商洛市老城区东门里东大街东端北侧。商山书院是以商州名山商山命名。初在城北金凤山麓大云寺,为商洛道道台郗元洪所创建,创建于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22—1566年)年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1585年)移州城东八里东龙山。万历十八年(1590年)商洛道道台苏浚又把书院迁回原址。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十五日,闯王李自成部将袁宗第攻商州,明地方官军以书院为城北据点,负隅顽抗,起义军遂烧毁书院。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1736年),知州王如玖复建商山书院于旧址。乾隆十八年(1753年)知州罗文思上任,第二年捐俸银240两,买武生王林海东街庄基地3亩2分,并带房16间;又捐银48两,买平民冀建都旱地6亩;乾隆二十年(1755年)捐银120两,遂买料开工,亲自督修,位置在城东门内东大街东端,即今商州市城关中学现址。

商山书院大门门联:贤才辅而天下治;师道立则善人多。

大门内设置屏风门,上书朱子《白鹿书院学规》全文;左右石刻罗文思所撰文《相题说》及《惜字引》。

二门的门联为:云涌商山腾墨采;雪翻丹水蹴文澜。

二门内为大厅堂,中正为陕西巡抚陈弘谋题额书“大有事在”;堂联仍用明代苏浚旧句:天锡九畴,神物肇兴洛水;圣敷五教,人文独贲商山。

大堂楹联为:六经开道化;三席引儒珍。额为:商山书院。罗公在商州知州13年,从第二年起每年皆以俸银资助书院,他还劝巨商富户,也为书院捐助经费,并延请当过洛南县令的钟麟书为书院山长(即今之院长、校长),还延请当过四川绵州州判和河南睢州知州的王学逊以及曾任户部主事、江南泗州知州的陈慕楷等退休官员,到书院执教或为山长。罗公如此重视书院和商州教育事业,为人们所敬仰。

罗文思,字白睿,号勉夫,四川合江人,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乡试中举夺魁而为解元,乾隆八年(1743年)御旨特赐县令,历任陕西白河县、商南县、蒲城县令,乾隆十八年由蒲城升调商州任知州,治商13年,政绩斐然,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重教兴学,州民感恩戴德,在商州城内东大街建生祠3间,祠名报功祠,祠内塑罗公像1尊。此外,还在商州境内静泉山、铜佛龛(今称罗公碥)、龙驹寨(今丹凤县城)等处建罗公祠,塑罗公像,以纪念其功绩。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尹昌龄任商州知州,九月朝廷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尹知州遵旨,积极筹款建房,在翌年二月宣告成立商州中学堂。他也带头捐俸银,倡巨商富户也捐资助学,提取龙驹寨(当时未成立丹凤县,还属商州原商县所辖)帮头款归学堂,并从湖北等地延请学堂的总教习(相当于今之教务长),两次购图书80000余册给学堂,劝士绅魏凤翙捐城内背街私宅一院,并购临背街的张、谢、王三姓街房两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了天桥,把学堂南,北两部分连接起来,并不断扩建校舍共184间,收多公祠为中学堂所附有,设蒙养学堂。校内建释尊祠,祠为3楹,中位奉祀孔子,左奉祀先贤仓颉、商高;右奉祀乡贤王尚文等10人。所有这些教育政绩,上级是知道的,所以这年6月陕西巡抚升允通令各府、州、县,嘉奖尹昌龄。时隔仅两个月,就把尹升调凤翔府做知府。离任前商州士绅举行隆重的欢送会,还在学堂门口立碑,碑书尹昌龄撰文《创办商州中学堂碑记》,记载了办学事迹和银两支收项目。在尹离开商州的那日,商州中学堂师生、商州士绅、民众,夹道欢送5里不绝。

辛亥革命后,商州中学堂改名为商山中学。后来,邵力子当陕西省主席,大力支持和赞助该校,于是在1936年改为陕西省立中学,校名也曾几易,或商山,或商州,或商县,但省立中学格局不变。中经名人于右任、李仪祉、刘壮武、王希贤、陈槐堂、周乐天等人,或为校长,或执教,这所学堂或学校,都一直为商洛地区的最高学府,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文人学士,誉满三秦,名扬海外。

商州书院里珍贵之文物,莫过于商山书院碑,碑中行刻“商山书院”4大大字,额刻中等字“皇清”2字;上衔刻“乾隆十九年(1754年)岁次甲戌五月吉旦”;下衔刻“知商州直隶州事西蜀罗文思立”。

此外,书院还立有感戴碑,碑中行刻文“郡太守罗公捐俸创建书院阖属绅士感戴碑”18个大字;上额镌刻“皇清”2个大字;上衔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岁次戊寅嘉平月上澣之吉”;下左刻碑文内云:“公名文思,字白睿,号勉夫,四川直隶州合江人,戊午解元。”这两通碑石,至今尚在。

商洛的古代教育 

一、州学

始建于商州城内西街老爷庙附近,称商州州学,属州府所办。何时建,史志无载,唯知金承安三年(1198)军判许安世重修(见《续修商志·艺文志·重修文宣王庙碑》)。元大德六年(1302)再修,至正二年(1362)又修,明初停办。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整修州学,不久又废。正统十三年(1448)再修。成化九年(1473)再次复修,续办州学,不久又废。正德九年(1514)又重兴州学。崇祯十一年(1638)再次复修,明亡又废。清顺治六年至十五年(1649~1658)又恢复州学。乾隆三年(1738)又废。乾隆五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40~1756)又重修,嘉庆末年又废。道光五年(1825)再修州学。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后,武试废;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试终止后停办。至此,时兴时废的州学,历时700余年而告结束。

二、县学

明代商州所辖洛南、镇安、山阳、商南四县均设有县学,皆属县衙所办。其中洛南、镇安县学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山阳、商南县学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县学自初建至清末废止,期间多次重建,始终是生员们读书、研习,准备科举考试之所。

三、书院

清代商州有商山书院、洛源书院、冠山书院(崇正书院)、青山书院、丰阳书院、安业书院、义川书院、薰德书院等8所。

商山书院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于州城金凤山大云上寺(上寺坡),万历十三年(1585)移至东龙山,万历十八年(1590)复移原址并扩建。明末遭兵燹废。清初,废墟移交启秀阁主僧耕种。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复修,于大云寺旧址建学舍,诸士子方得就学。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罗文思针对书院“地址偏僻,士子不便”、“校舍狭隘,不足以容”的景况,倾力相助,重建书院,先后捐俸银400余两,买城东门内私人宅地9亩多、房16间,整修扩建(即今商州市城关中学,详见该校现存碑石)。并多方筹措资金,聘请“名贤大儒”担任山长、主讲、教习,并亲授“官课”,自拟“揭课仕之大纲”考核士子,撰写《相题论》、《惜字引》刻于石碑,镶砌于大堂屏门左右,以励士子。“一时士人云集,文风丕变”,“名士济济而出,书院美名远扬”。光绪三年(1877)省府始给书院发银500两,作为山长修脯士子月课及膏伙之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州尹昌龄遵旨改商山书院为商州中学堂。

青山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以商南县城东关内旧学宫为基础扩建而成,取名青山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迁至文昌宫。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

丰阳书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于山阳县城东北,同治七年(1868)重建于文庙东侧。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初等小学堂。

洛源书院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创建于洛南县署西,取名燕山学舍。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后改名为洛源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洛南县高等小学堂。

安业书院清嘉庆初年(约1796)创建于镇安县城东关,后,两度改建扩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高等小学堂。

冠山书院(崇正书院) 清道光七年(1827)创建于龙驹寨(今丹凤县城北)鸡冠山麓,故名冠山书院。道光九年(1829)、光绪六年(1880)重修后,更名为崇正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龙驹寨蒙养学堂。

义川书院清道光七年(1827)创建于孝义厅(今柞水县)南街。同治元年(1862)叠遭兵燹毁损,九年(1870)、十二年(1873)两次水灾,书院旧址毁之无存,光绪三年(1877)移于东街常平仓故址。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初等小学堂。

薰德书院清光绪十年(1884)创建于商州腰市镇娘娘庙右,知州李素兼任主讲。每年春秋两季由州署送薪金二十四仟。光绪十四年(1888)后无人经办,薪金停发,书院遂废。

四、社学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商州城内有东、西文昌祠、大清观、大云寺4处社学。明万历年间,商州知州王邦俊捐俸增修龙驹寨(其时隶属州治)社学。

清乾隆十三年(1748)商南县在简场、试马寨各办社学1处。

乾隆五十九年(1794)山阳知县何树滋分书院膏伙银百两,于县东西南中分立4所社学,乾隆六十年又于南城门外修“惠士田”,以其租于远乡再添6所社学。

五、义学

义学又称义塾、乡学。商州义学原在西街玄王庙后,清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于仓帝祠建房3间,设义学1处。道光十六年(1836)知州恒亮捐金增设义学。同治十二年(1873)陕西省府谭钟麟颁布“广设义学令”。商州义学发展较快,城内有书院西边和南街,城东白杨店、武关,城西有麻涧、黑龙口、牧护关,城南有黑山、上官坊,城北有泉村、岔口铺等11处。光绪年间(1875~1908)知州李素捐银,增设东关、夜村、商洛镇、两岭子、铁峪铺等地义学30余处,时有“弦诵之声,闻于彼户”之说。

其时,山阳有义学10处,洛南有义学6处,镇安有义学4处,商南有义学1处。

学塾也称私塾。商洛学塾兴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代处于鼎盛时期。民国初期,乡间私塾仍然不少。二十五年(1936)前后,私塾被国民小学代替。

私塾有散馆、专馆和门馆三种,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基本相同。

散馆由当地有子女入学的村民合伙请教师设馆,开支由大家分摊。商州城内的大清观、西关老爷庙、东背街致和昌院内、西背街牛家祠堂、南街大成殿,都曾是私塾所在。山阳县城内的文昌宫、四郎庙、混元洞、西寺庙、蝗虫庙、腊八庙、张家祠堂也都曾设立过私塾。乡村私塾到处可见,当时商州大荆镇有7所,三贤乡有5所,其中陈秀里私塾就创办于明万历年间,一直延至民国初。民国时期,洛南有私塾230所,有塾师250余人,学生6000余名。

专馆由豪门富户在自己家里邀师设馆,以教授本家子女为主,兼收近亲好友子弟,塾师的生活起居由东家料理。设专馆的都望子科场得第,入馆塾童少则三五名,多则七八名。塾师待遇较为优厚,但品学要求较高。原商州城内逢源合、致和昌、仇大顺等大商号均设此类私塾。

门馆由声望高、学识好,家境又较富裕的知识分子,包括未仕或致仕的进士、举人、贡生及秀才、无功名士子等在家或自租房屋设馆授课。除教授子弟外,集远近求学之士教学,收取一定学费。山阳县园子街张善沟贡生陈鼎相在家设馆,吸引了方圆一、二十里的生童来馆就读。龙驹寨之咸丰举人屈秀声、秀才刘宗儒、张兴焕、李射斗、光绪举人胡之春均为清末当地塾师中较有名者。

红十五军团司令部旧址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赴西安协助解决西安事变问题,周恩来等与东北军、西北军共同协商,决定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南下商洛,协同友军守卫西安的东南门户。1936年12月中旬,红十五军团从甘肃甜水堡、宁夏盐池地区出发,1937年1月15日进至商县,军团司令部设在陕西省立商县中学内,部队驻扎在县城周围,控制了周围的重要山头阵地,并派七十五师向洛南方向警戒。红十五军团协同友军作战的重大军事行动,支援了东北军和西北军,对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1937年2月5日,红十五军团奉命撤离商县北返甘肃庆阳整训。

红十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商山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