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家大院

 哲齐66 2022-12-25 发布于山西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建筑群体。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纵观乔家大院,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

乔家大院的大门坐西朝东,寓意在紫气东来,高约3米,阔2.6米,设于东墙偏南一段,这在风水中被称作是“抢阳”,也就是说让阳光尽早地照在门户之上,以此来表达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追求与崇仰。乔家大院的6个院落的院门均为门不对门,口不对口。在传统的风水观念中,人们认为,口对口容易发生口角,所以在修筑门户之时,为免口舌之争,一般都要把相对的门户错开。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雄健的笔力同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质朴生活作风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寻味。大门最上方的有块匾,上写四个大字:“福种琅环”。这块便是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给乔家的。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五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进入大门右边为第一院 “大夫第”,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乔贵发之子,乔

致庸之父乔全美所建。入大门,进跨院,正对我们的是一幅大型砖雕照壁,叫做福德祠,印证了“门迎百寿,院纳福德”,有镇宅避嫌的作用。到了一进院,南边屋子展出的是乔家的家训在中堂第一代先祖乔致庸不仅是当时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财东,而且他治家也非常严谨。为了防止子孙习染富家子弟的诸多不良风气,制定了六条家规: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要求乔家在中堂的子弟严格执行。当时处于封建社会,豪门富贾多妻妾成群,而乔家却定了“不准纳妾”的家规,可见乔致庸治家之独特。乔致庸一生共娶过六位夫人,皆为续弦。第一进上的牌匾为“毋不敬”,警醒后人待人处事要有礼貌。穿过穿心,就到了第二进院,两边为厢房,正对面拍变为“琼阁”,再次穿过穿心,就到了第三进院,我们看到,正房是一个二层的小楼,二楼有窗没有门,叫做统楼,上方有一块牌匾“为善最乐”,为乔家老爷的座右铭,正房用来会客,仿窑洞而作,前后墙分别是1.3m,1.5.冬暖夏凉。正房西北角原来有楼梯,后期毁了以后没有修复,院里也没有楼梯,所以在院子里是上不去的。二楼是储藏粮食的地方。东西厢房是书房和卧室。穿过“农俗”为三进院落的偏院。从三进院落出来可以绕到一院的偏院,经过彤云

绕,就到了偏院的二进院,正面牌匾上“会芳”两字寓意汇集社会贤才,为桥架的客厅,两边厢房为近几年新建。    

二院“敦品第”,意为门风高,修养好。第二院所展出的是乔家的发迹史。到了第一进院落,正面牌匾为“敦睦”,寓意家人忠厚和睦。穿过穿心到达二进院即主院,牌匾上的“职思居”警醒后人要常思自己的职位和所付的责任。这一院落为电视剧乔家大院拍摄取景场地

穿过建乃家,就到了二院的东南偏院。建乃家有创建家产,树立家风两层含义。偏院正面牌匾为“退思”,语出《左传》,有退隐的含义。 

三院“芝兰第”。意为德操高尚,环境优雅的府第。到了主院落,正面牌匾为“静宜”,寓意凡事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应为宜。三院

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侧院为二进

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 

四院“承启第”商俗院,也是新院,它是由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所建的。第四院所展出的是乔家商俗。到了第一进院落,正面牌匾为“学吃亏”,寓意吃亏是福。穿过穿心到达二进院即主院,牌匾上的“笔锄斋”,意为笔耕不辍的居室或学舍,即为桥架的书房。穿过居之安,就到了四院的偏院。居之安预意居住安定生活富康。偏院正面牌匾为“锡嘏”,意为天赐之福,表明乔家主人非常感恩他们当时的富裕生活。五院为乔家大院“中宪第”,为主人乔致庸所建,意为崇尚法度,礼教的门第。它也是一个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第一进院落的门楣上方,有一块匾,叫做在中堂,取意为“不偏不倚,执用之中”,体现了

主人的中庸思想,这一院展出的是人生礼仪,穿过穿心,到达第二进院,门楣上方的“碧琳”意为乔家藏品珍稀名贵,琳琅满目。穿过穿心院,就到了里院,即三进主院落——“明楼院”,二楼是有门有窗的近代结构。门楣上的“静怡”,寓意宁静、和悦。从三进住院落出来可以穿过静观轩到达偏院,静观轩寓意要以恬静超然的心态看待事物和省事内心。 

第六院“钟灵毓秀”,原先乔家主人本来是要建一座“书房院”的,当时已经买回了全套的假山,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这里只留下一部分花园,改成了现在“花园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