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阳了晕倒,三个孩子竟无动于衷:监控拍下的这一幕,刺痛了多少父母?

 桃李守望者jhw 2022-12-26 发布于内蒙古

世人都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可最近的一个视频,看得人茫然、疑惑、心塞........
一名妈妈感染新冠后,戴着口罩在家中照顾3个孩子,突然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正在吃饭的3个孩子竟然只是呆呆看着,竟然无动于衷。
短短30秒的视频里,只有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孩走过去观望,其他两个孩子还在淡定地吃饭,视频就停在了这里。
图片
一时间,网友们炸开了锅。
很多人觉得孩子太冷漠,没有人情味,父母教育失败。
“这几个孩子没良心!”
图片

'看孩子的反应,就是妈妈平时为他们做的太多了,不把妈妈当回事……'
图片

'教育很失败,谴责孩子的同时,其实终归还是家长的问题。'
图片

疫情下,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新闻,有令人温暖的,也有让人心寒的。
都说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不求回报。
但爱是相互的,就像石子投入水波的涟漪,也需要回应。
我们教导孩子,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我们爱孩子的终极目标:
让孩子学会爱人!
在我看来,这位妈妈把孩子照顾得太周到、太全面了。
病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不能停下歇一歇呢?
孩子随便吃两顿饭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教育孩子,切忌自我感动,害了自己,更害了孩子。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想要做一个对孩子负责任的好妈妈,是不是就要舍弃自己的一些追求,更以孩子为重,把自己放进角落里?”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足够现实:有了孩子我们就是要面临私人生活空间被挤压的状况。
面对这一状况,很多人果断选择“牺牲”。
于是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想到了自己“无私”的父母。
他们很少社交,不善打扮,工作、爱好、个人空间……统统不及孩子重要。
这样的父母不可谓不尽责。
但这种委曲求全式的爱,孩子乐于接受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我从不怀疑中国式父母之爱的伟大,但放弃自我,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也不见得就是最爱孩子的方式。
某一期《奇葩说》讨论的主题是:要不要给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

傅首尔说:
“我曾经花2000给儿子买了一双鞋,可是儿子却说丑,并质问我为什么没有铠甲勇士的图案,那才是世界上最帅的鞋。
可是最帅的鞋只要35元。
图片

武志红在《为何爱会伤人》里写道:“爸爸、妈妈和孩子其实是个情感的三角关系。
爸爸和孩子、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妈妈这三个关系同等重要。
简单来说,一个家庭里,没有谁应该被最优待。
孩子重要,爸爸、妈妈同样重要。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关系也会失衡。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未来的妻子/丈夫。

假设这三个关系都是充满爱的、和谐的,那么孩子就会形成非常健康的爱的模式,等他长大后,就会将这个爱的模式投射到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中。

反过来讲,没有对自己的爱,就不会有对孩子的爱,顶多算是自我牺牲。
现实中有很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的父母,他们觉得:只要孩子好就行了,有苦有累有委屈就自己承担。
这种爱很无私,但要把握好尺度。

图片

几年前有这样一则新闻:

上海浦东机场发生一幕惨剧,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生命垂危。

究其原因,这5年汪某赴日留学的经费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花费超过150万。

他母亲省吃俭用,将唯一的房产变卖,寄住在娘家,最后四处举债,仍无法继续支付他高昂学费。

母亲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当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时,却换来儿子的仇恨。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

付出的太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斗米恩,升米仇,

这句话放在亲子关系中也适用。

作为父母,我们不求孩子回报,只求孩子拥有爱自己、爱别人的能力。

善待自己,做好自己,有能力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孩子!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