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面说道:“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和方式。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的豆腐,是生活品质。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长久培养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生活品质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突然想起了林清玄写的一本书《人间有味是清欢》,不求浓烈但愿从容清欢,这不就是品质生活吗?罗曼·罗兰说了一句话:“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曾尽失。”意思是:时间在寂寞忧愁困苦郁结中流失,但对于生活的乐趣并没有完全消失。冬天不要错过一场夜雪,洁白一片就是银装素裹别有风情。热爱生活,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境,在于求好的心境。就像丰子恺说的:“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做个有心人,生活自有诗意,不管是满月还是半月都能品出意义。如果当下,你的生活有摩擦,看不清前路,那就走好脚下的路吧。1966年文革期间,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家被抄检一空,她心碎地抱着女儿说“我爱花儿,花儿没了;我爱音乐,音乐没了;我爱诗歌,诗歌也没了......对我个人而言,是筋脉尽断啊!”她们家的水仙花开了,康同璧和女儿就给每根花茎套上红纸圈。在水仙花的春意里,缀着点点寸红,苍白的日子都熠熠生辉了。人生的诗意,不会因为失去物质而消散,而是从你不再热爱生活开始的。就如这句话,当我们对清风明月不再心动,对一蔬一饭不再热爱,对一朝一暮不再珍重,失去诗意的一刹那,人便老了。莫负韶华,人间值得,只要有一颗求好的心,就算是寒冬依然能同梅俱醉。
公园前1083年10月12日夜晚,苏轼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短短百字篇幅,就让人感受了“闲人野鹤”的淡泊心境,不可谓不让人神往。当夜,苏轼准备脱衣服睡觉,却看见月光倾泻在堂屋的门户,如此皎皎月色,苏轼高兴得不得了,就去承天寺找了好朋友张怀民。于是不久之后,在美丽的月色下,苏轼和张怀民便在庭院中一起散步。月光照在秋夜,整个世界都像沁满了清水,澄清透明,水中的倒映着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像一副意境幽远的水墨国画。苏轼感叹到,哪一夜没有月光呢?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和张怀民这样的淡泊闲静的人罢了。我想当时,很可能苏轼还有句话没有说出口,“我就想问问你们这些大忙人羡不羡慕吧?”时间不舍昼夜,我们要学会驻足和停留,因为只有你看到,那一刻才真正属于你,只有你感悟到,那一刻才真正会成为你。来这个世界走一遭,可不单单是来受苦的,人间值得,拥抱万物吧。我很喜欢一句广告语:生活不是过得怎么样,而是怎么样去过。我自己始终相信,美好生活来源于相信美好和追求热爱。所以我有自己的小花园,小小的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我还精心准备了一套工夫茶具,赏花,看书,喝茶,多么美好的时光。每次看到我的小花园,我都感觉是幸福的一天哦,尤其是当它们开花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也在开花呢。汪曾祺曾说过:“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要我说,但凡能看见平淡中的真滋味,肯定是比别人多用了一份求好的心。《浮生六记》里,沈三白和妻子芸娘,就把平淡的岁月过得有滋有味,让人羡慕不已。编席是粗活,风吹日晒,芸娘就将席帘做成四扇活动屏风。等太阳落山,找一朵将开未开的莲花,扒开莲心,把茶包放进去,再用线将莲花扎紧。一个个月色如水的夏夜,那包低廉的茶叶,就在莲心里静静酝酿,浸润甜香,深藏清凉。过了第三晚,这茶包便能喝出神仙般清雅的荷香了.....用心热爱生活,就像煮鱼不能少放一根香菜,求好的生活是不能将就的。虽然不是每一天都有意义,但是只要你用心求好,每一天都可以有意义。作者:琴晴情卿,精读读友会会员。琴棋诗画都喜欢,柴米油盐也乐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