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和3个吃饭习惯有关,赶快检查一下!

 王思露营养师 2022-12-27 发布于内蒙古
2015年,我国食管癌发病例数约为24.6万例,发病率位居我国癌症发病谱第6位;死亡例数约为18.8万例,死亡率位居我国癌症死亡谱第4位。

关注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在多种疾病当中,癌症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当中,有一种癌症的发生风险越来越高,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叫“食管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大约有50%的食管癌患者,都是我们国家的人;在2020年一整年,我们国家就有32万人患上了食管癌,而且,食管癌所导致的死亡率也占到了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数据虽然很警醒人,但都是真实结果,我们在恐慌的同时,更多应该是学会预防、做好前期干预。

  • 三个吃饭习惯,容易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 食物和饮品的温度过高:

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有一种亲情关怀叫“快、趁热吃”,听起来很温暖的一句话,但背后却暗藏“健康杀机”。食物加热后,温度一般都在80摄氏度左右,随着时间的迁徙,温度会随之下降,虽然“趁热吃”是长辈儿对我们的一种关心,但需要我们明确的是,温度超过65摄氏度的过烫饮品本身属于2A类致癌物【“柳叶刀·肿瘤学”】。从原理角度来看,食管黏膜本身脆弱,其正常的耐受温度是40—50摄氏度,超过了65摄氏度就容易被烫伤,食道黏膜的反复受伤就会逐渐变性、坏死和增生,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非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增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关于“2A类致癌物”,我还想多强调一句它的“级别”,这个级别仅次于黄曲霉毒素、甲醛、烟草等1类致癌物。

  • 腌制食品的食用频次太高,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太强烈:

业内经常探讨:盐吃得越多,身体患疾病的风险越高,而疾病绝不仅仅是高血压。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腌制食品、油炸食品、高盐食品、刺激性饮食等重口味食品的大量摄入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腌制食品是老生常谈的一类“不健康食品”,无论是熏肉还是腊肉,再或是咸鱼、腊肠,这些食物当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很容易和自身含有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明确的诱发消化道癌变的致癌物,接触次数越多、剂量越大,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增加患癌的风险。

  • 饮食速度过快、食物质地过硬:

2018年一项Meta的分析结果明确表明:国人进食较快的人群比吃饭速度较慢的人群相比,患食管癌的风险高出2.5倍。在饮食文化素养当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直以来倡导大家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在延缓血糖升高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的饱腹感;所以,慢点吃,别着急,不给食道惹麻烦。

另外,食物过硬、过尖锐,在咀嚼、吞咽的过程中就会增加对食道黏膜的机械性磨损,长此以往就会增加食管炎症的发生风险,而长期性的慢性炎症就会增加DNA的改变风险,诱发癌症。所以,干馒头、硬烧饼、脆饼干等坚硬食物,当成应急食物就行,不要随意多吃、养成习惯;饮食,希望您软烂点、舒服点。

  • 除了这些以外,这些习惯也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1. 吸烟、饮酒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吸烟人群患鳞状食道癌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5倍,严重吸烟人群比普通人患食管癌的风险甚至会高出10倍。酒精是一类致癌物,酒精的摄入量越高,导致食管黏膜变性的风险就越高。

  2.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也存在食管癌的高发风险。

关注食道健康,降低疾病出现风险,掌握有效的科普知识,用实际行动远离那些容易诱发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促进自身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