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而不实的九三式氧气鱼雷

 James5291 2022-12-27 发布于北京

【华而不实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一战以后,美日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都将对方视为假想敌。由于国力有限,日本的海军根本无法和美国抗衡。为了在决战中击败美国海军,日本另辟捷径,针对此时战列舰是海上决战力量的特点,制定了以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在决战前以鱼雷突击美国战列舰编队,以尽可能削弱对方的作战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要实现并不容易,毕竟顶着对方战列舰和护航舰艇的火力冲上去释放鱼雷是非常危险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很快,他们就从英国的MKI型鱼雷上找到了灵感,研制出了九三式氧气鱼雷。

英国的MKI型鱼雷和传统鱼雷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将过去的助燃空气改为氧气加空气的混合助燃气体,通过提升氧气浓度提高燃烧效率,从而实现增加鱼雷航速和射程的目的。日本则更为激进,在九三式氧气鱼雷上以纯氧代替空气作为鱼雷的助燃剂,这使得它航速更高,射程更远。另外九三式氧气鱼雷的装药也比传统鱼雷较多,因此破坏力也更大,可以说优点多多。

问题是,九三式氧气鱼雷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首先,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可靠性不足。九三式氧气鱼雷装备的陀螺仪不大可靠,加上它的航速太快,因此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以后很容易偏航甚至失控。加上九三式氧气鱼雷的引信过于敏感,容易被海浪或者尾流引爆,所以实战中,九三式氧气鱼雷偏航或者早爆是常见的现象。

其次,为了能够在对方护航舰艇火炮最大有效射程上就发起攻击,九三式氧气鱼雷理论上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0000米。但是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这么远的距离上几乎没有任何击中目标的可能,最佳使用距离在10000米之内,这样和作战距离在5000到7500米之间的传统鱼雷相比,九三式氧气鱼雷尽管还有优势,可是并没有设想中那么大。最重要的是,这么一来鱼雷攻击部队就必须在对方炮火中多航行不少时间,危险大大增加了。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纯氧存在较大的危险性,难以储存,维护保养不便,容易引发爆炸,战斗中一旦被击中更是容易殉爆。这样雷击舰实际上就成了一个个移动的炸药包,战斗中极易被摧毁。也正是因为氧气鱼雷这么危险,所以英国虽然也设计过纯氧助燃的鱼雷,还研究出了样品,可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正常情况下,九三式氧气鱼雷有这么多问题,大部分国家根本不会投入实战,可是大家都知道,日本人赌性大,更何况老老实实根本打不过美国,所以九三式氧气鱼雷依然投入了使用。日本海军还大量改造现有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加强它们的鱼雷攻击能力。

然而悲催的是,九三式氧气鱼雷在投入实战以后,依靠其航速高射程远的特点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太平洋战争中,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力,舰队决战往往依靠航空兵的突击来决定胜负,日本预想的战列舰对决根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下九三式氧气鱼雷自然也没法发挥预定的作用。日本战败以后,其他国家没鬼子那么丧心病狂,对这种危险品根本没兴趣,九三式氧气鱼雷就这么黯然退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