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记忆中的 保安寺街 果子巷胡同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27 发布于北京

  老北京的~果子巷胡同

果子巷胡同 原南北走向,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迎新街。清朝时,因许多经营干鲜果品的店铺而得名。

看到这些胡同的老照片,唤起我童年的记忆。

外公、外婆祖籍广东三水县,大约上世纪二十年代(1920年)外公供职北京铁路局谋生,全家住居在 保安寺街果子巷 胡同 29号院《广东三水会馆》

 建国后(1949年)仍然住在此地



 父亲在天津工作和母亲定居津城

我出生在1950年,在襁褓中母亲就抱着可爱的女儿进京去看望外婆。上学之前每年都要在外婆家小住些时日,上学后暑期和春节都要去看望外婆和俩位姨妈、姨夫和表弟、妹。



有一年我随母亲去看外婆,会馆大门白天总是开着的,中间立着块大长木板,后来听妈妈说那叫'门档',旁边有个小门供人们进出。

那年我也就是四、五岁吧,感觉新鲜好奇就爬上去站在'门档'上玩,这时正好出来一位长辈邻居,说:'这是谁家的孩子站在那,真是不懂规矩'。吓得我连滚带爬的下来,哭着跑回家。外婆得知此情后,连忙出去替我向那位长辈道歉,说是天津来的外孙女年龄小不懂规矩,这才了结此事。

回家后告诉我:'门档'是不能踩的,这是规矩记住了'。



会馆内似乎每家都是个独立的小院,外婆家院中靠墙有一棵碗口粗细的桑葚树,白天在茂盛的树下乘凉,晚上我和表弟、妹们围座在外婆身边听她讲各种有趣的故事。

到了秋天桑葚树结满了果实,桑葚香甜可口,一边玩耍一边吃着外婆洗干净的鲜美桑葚,真是太开心了!



建国十周年,(1960年) 搞教育工作的二姨单位有房,全家搬入宣武区白纸坊大楼,告别了果子巷三水会馆。



2016年进京为姨妈贺寿,曾提到想去看看阔别半个世纪的,保安寺街

果子巷胡同中的 《广东三水会馆》

可惜几年前就都已拆除,旧貌换新颜了。只得做罢,正好在百度网搜到几张老照片,留纪念吧!



这俩张照片是会馆拆迁时的照片,这株大桑葚树我想,可能就是当年外婆院落中的那棵碗口粗的桑葚树吧?

                五十年的变迁



 北京'老胡同'退出历史舞台

          迎来更新的辉煌世界


    绘编/才思敏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