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正在掀起的空间革命

 高校信息化 2022-12-27 发布于北京

学习是多场所、多模式的,并不只在教室里进行;校园也不只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家园。

华南师范大学日前改造建设了协同创新空间,集卫星教室、路演空间、创新孵化空间、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一体;浙江大学近日完成了150间智慧教室的建设,将“智能”作为重要关键词,立足教学需求,在实现录播直播、同步课堂、互动教学、多路视频流自助、声音大脑、多语种翻译等教学功能的同时,充分体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尊师重生”等内涵理念……

一场空间改造运动正在中国的大学兴起。

教育新基建与空间改造

今年10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强调“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将推进教育新基建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任务要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教育新基建的帷幕在一年前正式拉开。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并强调“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开启了高校环境变革和生态重构的篇章。

作为教育新基建探索的重要领域,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不仅包括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元宇宙”虚拟网络空间,也包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重塑师生朝夕相处的校园物理空间。

在信息技术支持和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牵引下,大学校园空间的“数字化转型”,正不断加速进程。

空间育人

“空间”是建筑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每天,我们都身处各种空间之中。“空间改造”最直观的释义,就是对所处空间各要素进行科学调整,以回应人们对空间不断变化的诉求。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空间,更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成长的地方。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是汲取知识、锤炼技能的殿堂,操场、体育馆是挥洒汗水、强健体魄的基地,食堂是能量补给站,宿舍是让身心休憩的港湾……作为从象牙塔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教学科研、交流实践、生活休闲等多重功能的大学校园空间,正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升级转变。

那么,大学空间改造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在调研和采访中,我们逐渐“触摸”到问题的答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指引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的重要职责。

因此,在大学里,“空间改造”被赋予的意义,也逐渐超越建筑学和信息化的范畴,而与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息息相关。

大学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大学空间,不再只是静默的建筑群落,而是可以激发探索欲望,蕴含真理智识,让参与者去发现、定义并获得启发的“伊甸园”,悄然无声地滋养着身处其中的求学者,“润物细无声”。

“高校空间改造,最重要的是营造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创造热情、有利于促进相互交流并能激发灵感的环境。”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林南晖老师如此表示。

校园空间改造不能流于表面,让观赏性大于功能性;也不宜盲从潮流,忽视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让改造结果“千校一面”。空间中任何技术与环境的配置,都应还原教育本质,最终指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无论是开发边沿空间,还是优化成熟空间,所有的空间再造,其内在实质都是人才能力的重塑。

空间革命始于课堂 不应止于课堂

实际上,这场变革早已在教学的主战场——教室悄然开启。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典型代表,高校智慧教室建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以技术迭代和空间演进撬动教学模式的变革,掀起了一场“课堂革命”。

例如,日本东京大学KALS教室采用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材料与设备,将桌子设计成豌豆形,可灵活拼接组合,为不同人数、不同类型的小组创造合适的讨论空间,并可以随时改变教室布局;

南方医科大学阶梯教室可以依据场景变身为名师讲堂、专业论坛、沙龙课堂或标准化考场,并将建筑原有的公共区作为泛在学习空间和入口的隔断,起到遮挡分割和空间起点与形象的双重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VR互动”教室集VR智慧课堂、VR教学资源、VR快速开发平台于一体,学生佩戴上3D眼镜后,悬浮于空中的立体模型便跃然眼前,激光环幕立体投影让学习过程就像观看一场3D电影,身临其境。

但正如学习是多场所、多模式的,并不只在教室里进行;校园也不只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家园。

有高校老师曾指出,当前,很多高校的智慧教室建设已经非常先进,但宿舍、食堂等对学生非常重要的生活空间功能,却常常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

走出教室,校园空间的变革需求也在延伸。除了“课堂革命”,为承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传统的食堂、宿舍、校园公共场所等,更加需要一场“空间革命”。

从教室到宿舍,从学习到生活,从智慧教室建设到校园空间变革,空间育人,应该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精心布置学习园地、活动平台、精神地标,让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承载育人功能,达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全空间育人效果。

例如,北京大学家园食堂四层摆放了一架三角钢琴,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驻足食堂时纷纷化身“钢琴家”,随性弹奏一曲,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让同学们可以在稀松平常的生活中,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利用校园场地内的海拔变化和其他现有的环境特征,在排水渠边放置波浪型的石椅,在水陆边界种植草木,运用不规则线条形成梯田景观,打造出类似于公园环境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空间;

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挑选大理石用以塑造中庭景观,经过仔细堆叠的大理石块看似随意,实则每一块都经过精密计算,块石摆放在校园里,由于形状各异,与使用者之间也产生了有趣的互动:或靠或卧、或充当课桌椅、或拍团体毕业照。

空间变革中人的智慧

校园空间改造是一场包括规划设计、管理统筹、建设执行、维护保障等环节在内的全面的空间革命,需要顶层规划和持续推进。改造面临不少挑战,而体制机制挑战是其中的最大困境。

现实中,家具配置、环境装修和IT设施建设常常分属不同职能主体;设施采购和空间维护,也通常不在信息化部门的职责范畴。在大学里,本宜统筹规划、科学部署的空间改造,由于体制机制障碍,往往被割裂成一个个“拍脑袋”决策的小项目。因此,常常出现空间设计不合理、功能衔接不顺畅、建好的空间没人用,紧缺的空间却持续告急等各种怪现象,让空间改造成了学校的“面子工程”。

好的“顶层设计”是体制机制挑战的破解途径。实际上,校园空间变革中的智慧元素,不仅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力量,更包含规划设计管理等环节中“人的智慧”。大学空间改造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学校内部的工作。一定要整合各方力量,让设计、采购、建设、维护的不同主体密切配合,回答好“由谁牵头”“有谁参与”“如何推进”的问题。

“要让学校领导重视空间建设工作。”采访中,有专家就此表示,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还要考虑处理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创新引领和条件保障的关系,空间改造和IT功能的关系,建设主体和配合单位的关系,等等。

术业有专攻。除了处理各种“关系”,在空间改造中,专业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前期优秀的设计能让后期的建设过程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对教室空间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对硬装、软装、家具、色彩、IT设备等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合理的设计规划,为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学习无处不在

校园空间改造应重视各利益主体的需求与体验,强调空间舒适度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校在空间改造前,充分调研师生的需求,避免在建设过程中陷入脱离实际的困局。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师生对空间的诉求,有两个“无”值得重视:

一是智慧作用“无感知”。师生享用空间改造的成果,不应以付出更多额外的适应“成本”为代价。以智慧教室建设为例,功能聚焦、操作便利是师生在使用中的重要诉求。而有些智慧教室在没有充分调研评估的情况下,投入巨大,功能繁多,但由于操作繁琐,与现场教学需求严重脱节,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使很多设备功能最终荒废。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涂伟表示,在大学空间改造中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空间改造“过犹不及”,学校不能贪大求多,而要根据需求的迫切性逐步实现。

空间建设的理想状态是智慧作用“无感化”,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在正常教学和活动中感知不到其存在。例如,上海纽约大学在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时,就坚持“无感化·有效时间”的思想,让设备操作“无感化”,并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为师生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

二是空间场景“无处不在”。师生对空间的需求不应该是“遥不可及”的,比如走到教室才能开始学习,进入食堂才能点一杯奶茶止渴。应该对校园空间资源充分挖掘,让师生时刻感受到高效便捷。正如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张紫徽所述:“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非常舒适的、便利的,能够在100米以内,满足学生的全方位常规需求。”

总的来说,空间建设应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对学校的单一功能空间和尚未有效利用的空间进行充分开发,让空间功能复合叠加,让学习与成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撰文:项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