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友欢聚改稿忙

 襄阳吴明波 2022-12-27 发布于湖北

                                  襄阳/吴明波

    和襄樊诗坛的著名诗人汪光房先生相识相知已十年有余,而且我的处女诗作《寄远方的朋友》也是在汪老师时任副主编的《襄阳文艺》杂志上发表的,对他的诗艺人品我当然很是钦佩。其间我也经常在《人民日报》,《东方少年》,《中国校园文学》,《流行歌曲》等一些全国性的大报名刊上读到汪老师的诗作,可是每每向他征询:“汪老师,您的诗集什么时候出版呀?”他总是面带微笑地说:“不急,不急。我的诗歌还在不断修改之中呢,暂无出版计划。”每次我都被他这种对诗艺孜孜以求精以求精的精神所感动,也在心底默默地为他祝福。盼星星,盼月亮,直到2010年的春天,我才得到汪光房先生诗集将要正式出版的确切消息。诗集定名叫《我给青春一个吻》,属于青春浪漫抒情诗歌。不久我就从文友处得到了这部诗集的电子稿,得以先睹为快。同时我也收到了汪老师的郑重嘱托:“为他这本诗集“问诊把脉”挑毛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赶在正式出版前再作最后的提高和完善。”为了最后一次的胜利“冲关”,他要举行一次“汪光房诗歌改稿会”,并向我发出了真诚的邀请。作为诗坛晚辈,我当然是十分激动,欣然应允。在工作之余,我抽出时间仔细阅读他的诗集电子稿,积极地准备着。

    经过充分的准备,汪老师把改稿会的日期定在了2010年8月28日。那天真是一个好日子,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到会的除了我和汪光房老师,还有湖北襄阳青年诗人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华杰先生和中国新格律诗学会会员,襄樊诗坛“新格律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李征老师。我们四位诗友沐浴在秋日早晨和煦的阳光下,欢聚在市人民广场,兴奋和喜悦都印在了大家的脸上。上午九点,按照原定计划,我们“移师”到了人民广场附近的奔泰阳光城六楼,在“襄江两岸茶轩”准时召开了“汪光房诗歌2010年金秋改稿会”。会上,朱华杰率先发言,他首先肯定了这部诗集出版的价值和意义,称赞诗集《我给青春一个吻》将会是襄樊诗坛近年来的一部高质量的非常难得的一大收获,然后再具体到哪一首哪一句提出修改意见,指出自认为不妥之处,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用众人的智慧帮助汪老师锤炼金灿灿的“诗歌金条”。我们采用口头投票表决的方式,在某个问题上必须大家一致全票通过,才可作为一个成熟的建议提交给汪老师,让他记录在册,最后去定酌。时光如驹,在我们的争论声中不知不觉秋阳溜到了西天,染红了晚霞,李征老师最后一个发言,他结合汪老师诗歌的创作风格作了题为《新诗呼唤着格律》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写诗这么多年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新格律诗,并自觉向“她”靠拢的开始。一天的时间简直太短了,在我们的相互学习中很快就过去了,可我们却会铭记一生,受用一生。

    晚霞为襄樊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魅力之城披上金色的薄纱,不知从哪个街角传来罗大佑忧伤的歌《恋恋风尘》,为我们的离别也染上了些许感伤的味道。在我们依依惜别的路上,汪老师对这次诗歌改稿会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他称“收获很大”,对这次改稿会取得的成绩表示“非常满意”,并再三表达了对与会诗友的诚挚的谢意,还赠予了我们精美的礼物。其实在我们的心中,真正最需要感谢的正是汪老师你啊,是你主持开展了这样有实际意义的诗歌活动,让我们众诗友在相互的学习中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还商议成立了襄阳诗歌爱好者互联网上共同的家园——襄阳诗歌群,群号是122297393,只要你热恋诗歌,只要你有QQ号码,随时欢迎你的加入,并且我们在群公告上打出了“发展襄阳诗歌,共襄文学盛事。”的口号。谢谢你,汪老师,你才是襄樊诗坛的一面大旗,我们将在你的指引下向着远大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襄阳诗歌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