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54年,一艘载着47名幼女的英国轮船,平静地驶离了宁波港,但

 思明居士 2022-12-28 发布于河北
1854年,一艘载着47名幼女的英国轮船,平静地驶离了宁波港,但是在轮船底层的暗室里,却开启了一段罪恶的“猪花”交易。
 
一共有47名幼女被关在暗室中,这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所有能通向外界的出口都被轮船上的人贩子封死了。这便是清朝“猪花”贸易早期的景象。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从此之后清朝国门大开,而当时正值西方殖民主义盛行,美洲的种植园对于劳动力需求与日俱增。
 
此时传统的黑奴贸易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奴隶主的需求,不久之后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当时腐败不堪的清政府。
 
在当时,大批的中国人被拐骗绑架,被卖到国外做苦力,而这些海外华工就被统称为“猪仔”。他们地位低贱整日里以做苦工度日,终生无回国之望。
 
起初这些来自中国的“猪仔”深受奴隶主们的欢迎,他们善于吃苦,而且生活要求远比黑奴低得多。但不久之后他们就发现随着“猪仔”的不断增多,这些人逐渐产生了反抗意识。
 
往往一个“猪仔”干不了几年就会生出逃跑的心思,随即西方列强萌生了新的手段。
 
他们发现这些劳工远离家乡必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而一旦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或者解决了自身的欲望,他们的反抗情绪就会大大衰减,于是这些奴隶主便开始打起了中国女性的主意。
 
不久之后罪恶的“猪花”贸易开始在中国兴起。相比于“猪仔”来说她们的命运更加悲惨。而在当时这些猪花的来源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还是绑架诱骗的形式。
 
在封建时期女子地位本身就不高,即使出现丢失这样的情况,也很少有人家愿意大肆寻找,因为当时女性走丢本就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丢失了也就丢了,也不会有人过多在意。
 
这就导致当时这些人贩子肆无忌惮的拐卖中国女性,据说在当时的香港只需要花40个大洋就可以买到一个年轻的华人女孩。
 
而这些华人女孩被抓捕之后就会被人贩子们关押在暗无天日的船舱之中,一日三餐只有一点可怜的食物,而且为了避免他们的气味传出舱外,人贩子们还残忍的将船舱严严封死,她们的吃喝拉撒都只能在船舱内解决。
 
这些被拐卖的女孩多还没有成年,其中年龄最小的甚至连十岁都不到,她们哪能经得住这样的生活,据统计当时每趟“猪花”运输死亡率都高达30~50%,因此当时这种运奴船也有流动地狱之称。
 
然而在这惊人的死亡率背后却是海量的利润。当时一名“猪花”在清朝一般只需50块大洋便能成交,但在漂洋过海到达国外之后她们的身价却会整整翻上20倍,能够卖出近千块大洋的天价。
 
这就导致当时的“猪花”贸易屡禁不止,甚至一度超过了“猪仔”贸易。
 
而当时除了这些人贩子拐卖中国女性之外,还有一种人更为可恶。
 
她们就是一些已经在海外立足脚跟的“猪花”,这些人在摆脱了人贩子的控制之后,不但没有想办法帮助那些流落海外的妇女,反而是再次返回中国,对那些尚在贫苦中挣扎的女性
炫耀自己当“猪花”所赚来的钱财。
 
随后在哄骗之下每次都会有大量的青年妇女随她们去往海外,在异国他乡被她们逼良为娼,而她们自己则是做起了老板娘。
 
据统计在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二十年时间内,光是登记在册的被英国贩卖的清朝女子就高达7000名,这还不包括一些无法证明去向的人。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会选择逆来顺受,她们之中也不乏有人具有反抗精神,据张错的《黄金泪》记载,被贩卖到美国的华人女性中有人因不甘屈辱而逃跑,结果被人抓回去后绝食而死,有些则是选择吞食鸦片,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她们毕竟只是少数,更多女人的人则是公开作为奴隶被拍卖,除少数被有钱人买去当妾或奴婢外,其余的大部分都被卖到了妓院中。
 
有人曾统计过光绪三年(1877)到旧金山定居的1385名中国女性移民的职业,而根据当时的统计这1385名中国女性中,只有57人成家,有567人成为了妓女,占到了总数的41%,其他人则成为了侍妾或者别的身份。
 
这足以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有多么软弱无能,连自己的子民都守护不了。
 
这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在国家之间,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才能守护住自己的领土与人民。
 
所幸,今天中华巨龙早已觉醒,我们的经济、科技实力排列前茅,百姓安居乐业。中国速度、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在各个领域获取重大突破。
 
今日之和平来之不易,我辈青年定当珍惜;屈辱历史,我辈无法忘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