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秋《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过关作业

 艺之芳华 2022-12-28 发布于湖南

        90 李老师的年度生命叙事总结和书写了2022年的学习收获,体现了加入新网师学习后的精进与成长,总结比较全面。全文缺少对关键事件的书写与思考,第二三部分缺乏针对自己情况的具体分析,内容也比较简略。建议查找一下新网师公众号上年度叙事文章进行学习。

       下文是2022秋《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过关作业,也是2022年生命叙事1稿,上面是郑建业老师给我的评分和建议。我写的基本上都是“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我很少去思考,所以每次都是反思不够深刻,具体分析不足。今年好好思考一番。

转角处,我遇见了幸福

——2022年年度生命叙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这一年是我生命中的关键一年。因为,我摆脱了职业倦怠,重新点燃了教育的热情。我今年努力学习,大胆实践。这一切的变化应该归功于我尝试了李镇西老师提倡的“四个不停”。因为阅读,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因为写作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因为大胆实践,让我遇见了幸福的教育生活。

      一、坚持读写结合,大胆实践

       1.阅读刷新了大脑的认知

       去年为自己定制的书单完成了9本,跟随新网师的线上啃读会,批注式阅读完6本。这15本书籍均是教育类书籍,于自己的大脑认知充实了很多背景知识。

       读了《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我知道了我们教师应该追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了《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我明白了教育的功能是育人,我们应该致力于培育健康、丰盈、饱满的灵魂;读了《教师阅读地图》,我发现自己之前的阅读结构是不合理的。这些专业书籍使我的教育热情慢慢增加,也点燃了阅读之光。啃读了《教学勇气》《什么是教育》《行走在林中路》《未来教师》等书籍后,更是明确了专业阅读的重要性。虽然读懂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养成了每日带着问题啃读的习惯。郝老师说“专业阅读应该按照需求而不是兴趣来选择书籍。要提高专业水平。就需要有走出阅读'舒适区’进行长期啃读的理性认识,需阅读一些平常不喜欢读的烧脑书籍,需要克服本能、挑战自我的勇气”。

         2.写作激发了成长的动力

        开通个人公众号,目前已发表334篇原创文章。有新网师的学习打卡文章,也有自己的生活随笔,一万余字。一天最多的时候,完成4个地方的打卡,上千字。最少的时候仅仅更新了个人公众号,几百字。9个月教育备忘两万字左右。每日碎片化的记录当日教学上的收获、读书笔记、学生的变化等,不追求字数多少、文笔是否精美,简单记录当日重要事件,无形中也促进了自己的思考,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有了量的累积,质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今年5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教育系统青年教师新闻写作大赛”,不但提交文章的速度排在前面,文章质量也属上乘,荣获“一等奖”,前年参赛是“三等奖”,我想今年能取得好成绩得益于自己每日坚持日更公众号。有时也会因为白天过于疲惫,晚上无力写作,但是每每回想到新网师学员198274王晓娟老师分享过的一篇文章——《糟糕的坚持也好过轻易地放弃》,总能给予自己一份坚持的力量。

        3.实践遇见了幸福的教育

       (1)共读

     每周固定连续的两节语文为集体共读课,前面一个小时共读,后面20分钟轮一小组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主要是源于寒假期间听了一个老师的讲座,说起每次集体阅读后,及时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非常必要。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游历类的外国文学名著。这是对本册“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的拓展和延伸。刚好学校的图书室有这四本小说(每本数量净达20),于是全部找出来组织集体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2)共写

       一直就羡慕吴丹老师班上组织的漂流瓶日记。通过新网师的学习,我明白了只有多写多读,输入和输出同时进行,写作能力才能明显提升。于是春季的第三周开始尝试“32班日记”,按学号来,一人写一天,隔天早上把初稿交给我检查,再写到规定的日记本上,然后随机找同学点评。最后的3本成品非常漂亮,32班的学生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小觑。

      (3)共同生活

       在李镇西老师和新网师学员212729王弯弯老师的影响下,去年秋开始和学生用书信交流,共同编织幸福的教育生活。适时给全班同学写信、和部分学生通信(学生主动参与和抽奖两种形式决定),虽花了不少时间来打草稿、誊写等,但是却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动。

       其中有个叫李骏熙的孩子,他的阅读量相当大,和我通信次数最多,经常交流的内容就是最近读课外书的收获和近期苦恼。有一次我和他分享了一则早安新网师的内容,而他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12月份底参加班级读书分享交流会时引用这则内容做了总结:

     读书所追求的并不是:我读了多少本书,我读书读得有多快,我在读书时记了多少感悟笔记。而是:通过读书,我的哪些思想发生了改变;通过读书,我的哪些行为发生了改变;通过读书,我输出了什么。

       顿时教室里雷鸣般掌声响起。我亦是震撼,传播正能量如此见效。优秀的人喜欢不断超越自己。放寒假前夕,我布置寒假作业30个读书笔记,他说想学学我(我把自己在新网师的学习情况和他提过,也给他看过我写的教育写作打卡),挑战每天8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竟有如此见地。而且在他的提议下,有二十多位同学响应号召。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画面。因为坚持和他们每周一次的书信往来,让我和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也感受到了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编织生命的幸福!

        二、需要努力的地方

        1.专业阅读

        刚过职业倦怠期的我,正适合《教师成长力》这类教师成长书籍的引领。在这本书中的“专业阅读的六个选择”中,郝老师说“初入职者经验不足,可适当多读一些浅显易懂的畅销书,借鉴模仿。入职十多年者需要啃读一些经典书,探究教育规律、生命本质和教学艺术”。幡然醒悟,自己这两年为什么会出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瓶颈期,原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专业阅读这块空缺。教了十年的小学语文,《汉字的魔方》这本书读不懂,选择了置之不理;王荣生老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直在购物车却迟迟没有下单;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更是束之高阁。多次阅读《教师成长力》后,把这三本书均纳入了我2023年的必读书目。因为我明白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专业阅读。这这些年来,自己不是不读书,而是读的没有目的,读的过于随意。

        2.家庭教育

      今年我的哥哥再次戒酒失败,沦为酒鬼。父母一夜白头,兄妹反目成仇。不管我如何努力,我觉得好像无力改变原生家庭。但是自己组建的家庭还是可以尽力,为我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智慧型(坚持学习与实践,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才是原件。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明年的计划

        1.为同等学力申硕备考

        郝老师说,幸福的人生,就是不断创造一个个“机会泵”,我认为考研就是我目前应该捕捉的机会。

       2.深度卷入新网师的学习,继续践行“四个不停”

         积极承担新网师义工工作,逐步完善一年级的阳光班“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王老师的话至今还在耳边回响:“开始坚持一件事,在开始不要让自己觉得是个挑战。不要指望从一开始就成为优秀,变得完美,要脚踏实地地连续做一些简单的事。先标准化,再优化。我们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我们就会收获什么。时间的魅力在于,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变成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总而言之,认真去做就对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