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洞天禅悟 2022-12-28 发布于云南

2022-12-26刘继来源:检验医学

前言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分为遗传性、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较多,可见于过敏,皮肤病,感染,肿瘤等[1]

案例经过

患者男,46岁,1月前进餐后出现左中上腹阵发性胀痛,伴排便困难,大便1天1次,量少,干结,颗粒状,便中无粘液、脓血,无黑便,排便后腹痛可缓解,肛门排气多,偶有嗳气、烧心,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曾服用“芦荟、火龙果”等,腹痛及排便困难无明显改善,20余天前就诊我院,查血淀粉酶、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ALT 105U/L,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予抑酸、解痉、护胃、护肝治疗,患者仍有腹痛及排便困难,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一般,胃纳欠佳,小便正常,体重较前减轻7kg。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于2022-09-26收入院。

既往史:2014年因上腹痛在我院住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及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球炎、脂肪肝、高脂血症”;有右髋疼痛1年余,自诉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有“痔疮”病史1年。否认慢性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具体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Ht 173cm,Wt 84Kg神志清楚,营养肥胖,蜘蛛痣(+),肝掌(+),腹软,稍膨隆,左中上腹压痛,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前、后实验室检查如图1-12

图片

图1 9月4日血常规

图片

图2 9月4日生化

图片

图3 9月9日胃镜

图片

图4 9月26日血常规

图片

图5 9月26日肿瘤标志物

图片

图6 9月26日生化

图片

图7 9月27日肠镜

图片

图8 9月28日腹部CT

图片

图9 9月28日回肠末端粘膜病理

图片

图10 9月28日过敏原

9月28日肝吸虫IgG抗体、广州管圆线虫抗体、肺吸虫抗体、猪囊尾蚴抗体、日本血吸虫IgG抗体、弓形虫IgG抗体均阴性。

入院后三次不同日期大便集卵法找虫卵均未见。

图片

图11 9月30日骨髓细胞学

图片

图12 嗜酸性粒细胞走势图

最终该患者诊断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经每日1mg/kg泼尼松对症治疗后复查嗜酸粒细胞下降至正常。

案例分析

本案例患者发病初期门诊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比例8.9%,绝对值0.76×10^9/L),生化及胃镜未见明显异常,予抑酸、解痉、护胃、护肝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天后住院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比例61.9%,绝对值10.12×10^9/L),考虑为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寄生虫感染是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见原因,本案例患者有胃肠道症状,查多项寄生虫抗原抗体均阴性,多次查大便虫卵均未见,肠镜下亦未见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能性小。

该患者腹胀、腹痛,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胃肠镜未见肿瘤,可排除肿瘤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该患者过敏原提示虾检出弱抗体,如大量食用可致临床症状,但该患者发病前后并未食用,可排除过敏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该患者回肠末端粘膜病理切片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经泼尼松治疗后,患者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

总    结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胃肠道壁的慢性炎性疾病,全消化道可累及,多发生于胃及小肠[2-3]。由于Eos浸润层次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从而导致诊断困难。目前临床上认为EG的确诊需要满足:消化系统症状、胃肠道Eos浸润以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Eos浸润疾病[4-5]

虽约有30%-40%的EG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但易复发,大部分患者仍需要进行持续治疗,其中以糖皮质激素应用最为广泛[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原因很多,故需做充分的鉴别诊断,排除其他,找准病因。

参考文献 共6篇

[1]沈悌,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科学出版社.2018,4:158.

[2]陈意,吴珍珠,宋雪,等.混合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腹水1例并文献复习[J].当代医学,2019,25(4):56-58.

[3]董戴源,徐峰,杨雷.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分析并文献回顾[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2):126-128.

[4]谢艳英,许春进.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9,31(5):294-297.

[5]安婷婷,赵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临床报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0):279.

[6]孙志惠.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疾病的研究进展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93-95.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