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历史|关于车的记忆

 新会明明 2022-12-28 发布于广东

要是在二三十年前,你一定无法想象,汽车可以进入普通的工薪阶层,不少家庭能够拥有私家车。的确,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以来,社会发展的速度快得惊人。而老百姓感受最深最直接的,便是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说到行,便让我想起了关于车的种种记忆。

车,如果作为一种代步工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它既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因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路上所跑动的车也是有所不同。几十年前,有一辆自行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虽然学会了骑自行车,但自己却没有一辆自行车。那时坐公交车外出游玩,对于我们这些待业青年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所以自行车便成了十分重要的出行工具。这期间,我曾借用过朋友那辆破旧的26寸自行车(女装),先后和邻居一起骑行到佛山西樵游山玩水,到中山小榄观看菊花展,而自行车的尾架上还得载着一个大人。这当中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

等到我拥有自己的自行车时,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是我刚从林场招工回城姐姐买给我的。之前,逢上林场放假,我们都得从罗坑交山林场步行到陈冲圩镇,然后坐班车回家。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赶不上班车,或是为了节约车费,索性从林场一路步行回会城,途中还得过桥过渡。

还有一件关于自行车的往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在我恋爱的时候。一天,我和女友出外闲逛,不知什么时候,她父亲买给她的那辆“企凤”牌自行车的响铃(双铃转动的那种)被人偷走了。回到她的家里,我们不敢声张,深怕她父亲责骂。翌日,我到废品店买回了一个杂牌的车铃装回车上去,才算蒙混过关。那时被偷走这样一个车铃,恐怕要比现在电池车被偷走电池还要心疼。因为那时手上既没闲钱,也难以配回一个“企凤”的原装车铃。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公安部门规定每辆自行车都要上牌,有时还要在路上接受民警检查。但后来自行车渐渐地多了起来,管理也就放松了,人们便再没有为自行车上牌。但那时自行车失窃现象较为严重,每个家庭几乎都遭遇过自行车被盗的事。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社会物质也渐渐丰富,摩托车便开始在大街小巷里出现。但早期一辆本田男装摩托,或是大白鲨、雅马哈之类品牌的踏板摩托车,其价格起码在三万元左右,一般工薪阶层只能望车兴叹。

到九十年代初,我才用上了单位配给我使用的一辆嘉陵牌男装摩托车。有许多年,我便是骑着这辆摩托车跑遍新会的各个乡镇。后来,我自己花了22000元(含杂费),才换了一辆本田踏板式摩托车。

对于小汽车,在改革开放之前或之初,谁也不敢想象以后自己能拥有一辆。那时会开车的,大多都是专职司机,专门为单位的领导开车。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叫做“广东有三宝:司机、医生,猪肉佬”。可见在当时,当司机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记得,我第一次坐汽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不要说是外出旅游,就是连坐坐汽车的机会也微乎其微。那次我之所以能够过过坐汽车的瘾,是因为父亲认识一位小车司机。为了满足我到省城里转一圈的愿望,父亲便请求那位去广州办事的司机顺便带上我,让我坐坐顺风车,我才终于坐上了小汽车。由于从新会到广州,不但道路难走,如果碰上繁忙时间,还要等上二三个钟头才能渡过九江(九江桥于1988年6月正式通车)。记得当时到达广州以后,已是晚上时间了。当晚我只好坐在车上,绕着灯火辉煌的广州城转了一大圈,几乎连车也没有下来过,便和办完事的司机赶回新会了。我这就算坐过小汽车,到过省城了。

1985年,单位送我到广州读书,因此有四年时间,我不得不在新会和广州之间来往奔波,也因此深深地体会到坐车的艰难。比如,从民族学院出广州市区,唯一可坐的公交车是黄埔线。该线的公交车十分拥挤,而且先坐到五山,再行转车才能到达市中心;晚上九点左右,就得赶尾班车赶回学校了。如果要回新会,那更是要颠簸劳顿了。我记得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单程最长是五个多小时,憋尿难受是常有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由于饮了一盒菊花茶才上车,结果尿憋得无法忍受,只好躲到车的后排座位上偷偷解决。因为车是不会半途给你停下来的,途中不但没有卫生间,而且若被后面的车辆超过了,到了九江渡口,恐怕就得多出一两个钟头的排队时间。

跨进新世纪,我所在的单位经济有了起色,我才有了公家配给我使用的小汽车。虽然后来单位撤并,我再没能享受这种待遇,但到这时,要用个人的钱购买一辆小汽车,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了。2005年,我便买了一辆私家车。

从没有车,到拥有一部自行车,再到摩托车,到后来又开上了小车甚至是私家车,这一巨大变化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的事情。现在,人们已经不是担心有没有钱买车,而是担心买了车之后有没有地方停放,或是考虑是买车合算还是打车租车合算了。

近几年来,国内私家车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十多年前我刚买小车时,车辆的停放根本不成问题,但如今却是车满为患。每天如果稍晚回家,我的小车就难以停放。再过一段时间,停车难恐怕将会成为一个城市管理上的一大难题。

平日,除了上下班,我用小车的时间也逐渐减少了。碰上假日,小车几乎不动。一来怕塞车,二来怕停车难,三来可以步行或者骑骑自行车锻炼下身体。如果碰上约老婆一起去饮茶,天气炎热,路途较远,我就来个DD出行。边下楼边用手机约部顺风车,等我走到巷口时,约车便早已在那里等候了。我认识一个开宝马车的老板,他很多时候去应酬也喜欢打车,一是避免到达目的地后车位难寻,二是应酬时可以放心地饮上两杯。他说,打车总比养个司机划算吧!

总之,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所以停车难也自然有解决停车难的办法。在如今这个消费观念多元、出行方式多样的社会里,人们再也不会将开私家车出行作为唯一的选择。不是吗?你看,如今路上跑动的,有骑自行车、共享单车、电池车的,有开摩托车的(其中不少爱摩人士,开的是几万元甚至是十万八万元一辆的),有打车的,也有坐公交车的,甚至还有开着电动三轮车、踏着单轮电池车、踩着踏板的……。特别是跑远程的,除了那些专门为享受驾车乐趣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外出办事已不大自己驾车了,根据个人喜好,轻轨、高铁、飞机等等,选择多着呢。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出行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等到5G网络普及了,无人驾驶汽车也上路了,你出行的方式就更加方便。你想去哪?只要用手机做个定位,无人驾驶汽车便能准时来接你,并将你送到指定的地方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