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记忆〡带你走进昔日的会城

 新会明明 2022-12-28 发布于广东

有一回,我为家里拾柴草,主要是到乡村里去剥葵羽、拾树叶。回程的路上,要穿过一片小竹林,我把一个马蜂窝惊动了,脸上被马蜂螫了一下。我被吓得拼命往前跑,并趴在地上呱呱地叫,不敢动弹。

你不要以为这情景是发生在离县城十分遥远的乡村。其实并非如此!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而地点就在现在的会城振兴路附近。这个地方当年属环城公社城南大队。也就是说,过去的会城镇南面,是以振兴路为界的。

当年,分别从环城路的驿前桥和募前桥跨过会城河(现冈州大道),就是河的南岸。河南主要是由百岁路、贤洲街和河南街连接而成,属河南管理区管辖。除河南管理区管辖的范围之外,就是环城公社的城南、泗丫等大队的区域。如果从新桥跨过会城河的话,那边已经是环城公社的城郊大队了。直到1992年,环城公社(镇)才并入会城镇。

我当年曾经住在河南翰林里(也叫河南街二巷一横巷),即现在的万里望幼儿园后面的一条横巷,其实那里已经属于城乡插花地。翰林里一排大屋坐西朝东,东面第一间大屋的大门口和横巷牌楼对着的,便是环城公社城南大队的一个大鱼塘(原河南小学后)。塘边四周种植的是葵树。我们每天在鱼塘边玩耍,或者在鱼塘里打水漂。到了夏天,鱼塘便成了小伙伴们游泳玩水的好去处。

1975-1976年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在环城公社梅江小学当代课教师。在我的印象中,梅江小学离会城翰林里比较遥远。那时我还没有自行车,去梅江小学只能步行。从翰林里转过大路里尾,再进入城南大队,沿着一条河边的小路,一路走到梅江。但沿途比较偏僻,晚上一般不敢独自一人行走,因此,我平日在学校寄宿,没有特殊情况,到了周末才到回家中。

在1960年代,我曾在会城高弟街靠近象山脚的地方住过。说是街,其实现在看来,只是一条小小的巷子。跟高弟街相连的华美街、诗书街,都叫街。事实上,那时还没有新开的西隅路和朱紫路,那里还是小巷纵横,河涌交叉。

那时候,高弟街东侧只有一排临涌(厂边涌)的小房子,西边靠近象山脚下,有一排参差不齐的房子,住着各色人等,比较热闹。山脚人家与涌边人家之间,是一片瓦砾地。白天我们在那里捡拾烂铜废铁、捉蟋蟀,晚上那里却是树影摇曳、鬼影幢幢,我们一般不敢独自出门玩耍的。到了后来,一栋栋的房子建筑起来,才成了如今的样子。

高弟街尾的左转弯方向有棵古老的木棉树,木棉树的周边,包括龙兴花园,都是十分荒芜的小山岗。

惠民西路虽有一中和人民礼堂的存在,但周边却是一片荒芜。现在的惠民商场一带,当年应该是会城园林处的一片苗圃地。而在一中西面的围墙外,是一条通往西山公园的路,路口就是人民医院的殓房。1970年代初,我在新会一中(当时叫会城中学)读书时在学校寄宿,晚上常常听到死者家属的哭喊声,令人毛骨悚然。那时虽然已经有了盆趣园、动物园,但这些已经属于郊区公园了,晚上很少游客在那里走动。

圭峰路当年还是一条颠簸起伏的泥沙路,路的尽头转上玉湖的斜坡原来十分陡峭,常常听到有人骑车下坡时掉到水沟里去的消息。这个陡坡是经过多次的劈山开路才有今天的样子。

会城的东面,止步于东门口,也就是现在的城东路与世纪广场之间。因为从那里开始,便是一条通往江门的大马路,过去一直叫江会路。马路两旁,大多已经属于环城公社的地盘了。如今的余庆楼,当年只是河对岸的一座碉楼,它的周围都是农田,与会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会城的西面,有会城镇城西大队。我爱人当年就住在城西二路莲花井附近。她家居住的是公租房,左邻右舍大多是城西大队的农民。

那时的新会公共汽车总站,就设在城西路口和诗书街(现为新开西隅路)尾的交汇处。通过城西二路,就来到大云山脚。大云山对于会城中心城区的小孩来说,是十分荒凉和恐怖的地方。我记不清楚是附近哪个农业大队的一位同学,曾在大云山上挖到了一个手雷。这位同学可能想拆些烂铁去卖,结果引爆了手雷,他的左手掌被炸开了,成为一个残障的人。现在大云山的碉楼上,依然可见斑斑弹痕,据说是抗战时期留下的遗迹。

会城的西南有仁义和永安大队(当时分别改名为红旗和红星大队)。这些大队属于农业大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仁义茨菇、柑桔,当年都是十分有名的,直至1990年代初还有少量生产。我曾拍过一张仁义大队装运大红柑的照片,足以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讲到会城中心商业区,1960年代其实只有几条商业街,包括南隅路、旧西隅路、大新路、仁寿路和知政路。当年商业并不发达,只有国营的百货商店、饮食店、药材铺和五金门店等。那时我爱好电工,连买些绕匝变压器、电铃的漆包线,也要跑到江门长堤去。而旧朱紫路、菱东路、镇前路、古榕路这些路段的临街房屋,大多以居住为主,我的不少同学就住在朱紫路,我们还常常到同学家里去玩呢。

走出南隅路或知政北路,就是会城河北面的大马路,这条路叫做环城路。单从环城路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其中的含义了。在老会城人的眼中,跨过会城河,就已经是十分遥远地方了。

连接环城路的是浐湾路,浐湾路当时主要是码头、仓库和一些公司批发部办公之地。1970年代初,我就常到设在这里的药材公司批发部担回柑子回去加工剥皮,也在这里当过暑期码头搬运工。你看到浐湾路的骑楼式门店构筑,就知道这里曾经是商业繁华之地,但那是民国时期和1990年代的事情了。

在1960-1970年代初,会城只不过是一个方圆几公里,几万人口的小城。在小城照面的人几乎都是认识或是面善的。他们当中不是同学朋友,就是邻居或者是在公共场所常常见面的。可如今,你在会城转上几圈,也很难遇上熟人。会城的老居民,好像小溪里的几条游鱼,早已融入大海,被巨大的鱼群吞噬掉了。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过去的会城已经不是现在的会城,城市的改造和扩建,虽然让我找不到高弟街旁的厂边涌和苗圃园,也找不到有棵古老芹婆树和金鱼池的翰林里,更找不到那条小船来往穿梭的会城河,但如今的会城已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彩:人口众多、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旧日的会城是一个小盆景,如今的会城却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

会城,这座曾经的小城,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