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拉车人”的悲惨命运:很少能活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黄包车

 坚持最后5分钟 2022-12-29 发布于广东

1936年,老舍先生见到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对他说起一段有些悲惨的故事:

北平城里的一个车夫,卖了十几年的苦力,流血流汗,终于攒够积蓄,买了一辆洋车。可是,他还没有高兴几天,就横遭变故,不得不卖了车去抵债。

而后,这车夫更是三起三落,每次生活有些奔头,便又会遭遇风波。

如今,这个车夫依然在北平城拉车,依然受苦受穷。

文章图片1

命若浮萍

这个故事让老舍先生十分唏嘘,因为老舍也是出身于底层家庭,他亲眼见证过许多贫民阶层的苦难。对于北平城里拉车人这一群体,他自然也再熟悉不过。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于最底层的乡村人家,从小便饱受压迫,没有文化、没有背景的他们,只能用拉车这种最劳累的体力工作,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

其中,他们还要遭受车行老板的打骂压榨,要承受雇主的剥削,同行的恶意。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很难有什么积蓄,更别说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这个素未谋面的车夫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舍以这位车夫为原型,写下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

文章图片2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民国年间,但即便时隔多年,人们读起这样一篇故事,依然觉得触目惊心。

祥子的命运是极度悲惨的,他并非从一开始就堕落。相反,故事的开头,骆驼祥子是一个十分积极向上的人,也怀揣着最质朴的梦想,那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然而,混乱的世道让祥子永远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最后,祥子的结局是和北平城内所有的车夫一样,走向堕落腐烂的结局。

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而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骆驼祥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事实上,祥子的命运正是当年大多数拉车人的命运。

文章图片3

拉车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据学者的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拉车人根本活不到40岁,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声无息的死去,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有很多人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会沦为赌鬼、窃贼,成为人们最看不起的,“下流”中的“下流”。

然而,拉车人的悲惨命运并不是自作自受,而是时代的大悲剧。

在民国时期,车夫是一种底层人民最常见的职业。事实上,早在光绪年间,车夫这种工作便在大中城市流行开来。

他们所拉的人力车是由日本传入的,因此,很多人又把拉车人称之为“跑东洋”。

文章图片4

他们拉的车,在南北方有不同的称谓,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称呼是黄包车。而在北平,人们更习惯把这种两轮的,用人力驱动的车称之为“洋车”。

车夫在当时是一项很没有尊严的工作,很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因为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成为人力车夫的人,其实是破产的农民。

自民国以来,国家动荡、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加上近代工业的发展,农村的萎缩,导致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这批农民便被迫成为流民,被驱赶着涌入大城市,然而,当时的大城市并没有这些无业农民的容身之地。

他们不识字,没有种地之外的技能,甚至根本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文章图片5

于是,他们只能干最原始的体力工作,比如到码头去做苦力,或是在饭馆里跑堂,要么就是进入各个工厂成为工人。

以上这些工作,也并不算什么好机会,因为,那个时候是资本对工人剥削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很多农民在成为工人之前,还要先跟老板签卖身契。

与其说是做工人,倒不如说是做了奴隶,哪怕被老板活活打死,也没有人会去为这些农民申冤。

无处容身

而更残酷的是,能够进入工厂做工人,有一个容身之地,已经算是不错的。

而更差的选择就是成为车夫,车夫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而他们手里的车更不属于自己。

随着人力车的兴起,大城市里也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资本产业,那就是车行。

文章图片6

车行老板往往都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他们通过初期的财富购买大批的洋车,然后再以高昂的价格,把这些洋车租赁给那些贫穷的,还没有在城市站稳脚跟的壮劳力。

这些劳力虽然没有和老板签订卖身契,可是,手里的洋车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石。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忍受,来自车行老板的各种压榨。

即便是北平城里最能赚钱的车夫,也不得不把自己大部分收入都孝敬给老板,才能保证自己一直有活可做。

但压迫只会越来越严重,几年过去,大城市内车夫的数量也已经逐渐饱和,僧多粥少。于是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底层人之间互相倾轧,而车行老板等资本家则坐收渔翁之利。

文章图片7

根据数据统计,当时,北平城内每四个车夫才能够得到一辆车,如此一来,恶意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车行老板借机坐地起价。

最初,拉车人只需要付出租金 就能够得到拉车的机会,而后来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他们必须要先高价找到一个介绍人,由介绍人将他们推荐给老板。

见到老板之后,仍不能直接提拉车的要求,而是要先交一笔保护保护费,老板点头认可了之后,这才有机会排队等着租一辆车。

可这还不算最悲惨,有些老板害怕车夫赖账,于是要求他们在拿到车之前,先交上半年的租金。

文章图片8

但这些刚到大城市的车夫囊中羞涩,于是只能签借条,借高利贷。如此一来,虽然没签下卖身契,但和卖身给老板也差不多。

老板手中的借条利滚利,越滚越大,很多车夫往往还不上债,于是只能更加卖命的拉车。

然而,他们越是辛苦 欠的债反而越多,资本家用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操控着他们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车夫想要养活自己都困难,就更别说养活自己一家老小了。

于是,许多车夫到了后期,实在无钱还债的时候,便只能卖儿卖女,最后落得孤家寡人。

当时的很多车夫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惨生活是雇主压榨的结果。

文章图片9

所以,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上。他们认为,只要真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能够获得自由。

很多车夫把一辆黄包车作为自己最后的希望,为此拼尽一切,甚至付出生命。

可是,想要实现这个梦想,谈何容易呢?

首先,当时一辆洋车的价格是极其昂贵的,很多车夫十年的收入也未必买得起。

而且这个市场是完全由车行老板等人控制的,他们不出售的话,车夫即便拿着钱,等上一辈子,也永远得不到拥有一辆洋车的机会。

文章图片10

前途渺茫

再者,就算真的如同《骆驼祥子》的故事一样,攒够了钱,拥有了一辆自己的车,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意外。

比如《骆驼祥子》中,曾经有祥子被抓了壮丁的情节,这在车夫群体中也并不罕见。

因为抓壮丁,抓得最多的自然是那些又具有劳动能力,又无依无靠的人,而车夫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他们被抓之后,家人们根本无力救赎,他们自己在大城市也是无根之木。所以,一旦被抓了壮丁,逃出来的机会十分渺茫。

即便是躲过了抓壮丁,还有来自黑道的威胁。

文章图片11

一个毫无势力的车夫,突然拥有一辆新车,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块肥肉。

而地痞流氓眼里是没有法律的,很多车夫前脚拿到了新车,后脚就遭到抢劫,求告无门,官府对这样的事情完全不会插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车夫不得不继续依附于车行老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手里至少还有一辆能赚钱的车。

而来自雇主的压迫,同样也是致命的。

人们对于民国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公子小姐,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民国很多上层人士的眼里,像车夫这种群体是根本不能当做人的。

文章图片12

所以,他们对车夫呼来喝去,任意打骂,有些车夫虽然找到了雇主,但是反而比从前更加忙碌,甚至要从凌晨忙到半夜,不断地为主人迎来送往。

但是,这样辛苦的工作,他们拿到的工资却依旧少得可怜。甚至,有些雇主家中提供的条件只是包吃包住,并不给工资。

然而,就这样一个现代人看起来十分糟糕的工作机会,车夫们还是抢破了头。

因为,至少跟着雇主,有一个保障,能够稳定的拉车,不至于住在贫民窟里,每天饥寒交迫,随时有可能暴毙街头。

我们如今看不上的选择,对于这些车夫来说,却已经是天堂了。

文章图片13

很多年轻的农民刚刚成为一个车夫的时候,还是怀揣希望的。

但他们很快就会认清,他们所处的是一个最残酷的社会,他们所有上升的通道都被堵死,一辈子都只能和身后的洋车绑定在一起。

所以,堕落成为了最常见的事情。很多车夫不出三五年,便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街头的车夫个个都是酒鬼、烟鬼,有人甚至染上了一身的传染病。

但是,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对这些事情都是毫不在意的。

对于车夫们来说,今朝有酒今朝醉,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文章图片14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对人体的侵害可想而知,很多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车夫,腿部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疾病,成为了瘸子。

而成为了瘸子,自然就没有办法去拉车,于是他们只能转行,可是他们又哪里有什么工作可做?因此,只能去干违法犯罪的勾当,北平城里许多小偷强盗,其实最开始都是车夫。

当年的北平城里,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车夫与其他人的区别,因为老车夫往往表现的脊背佝偻,双目无神,形销骨立。

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是赌场、酒场,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大笔的债,他们的办法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用一笔高利贷去偿还另一笔高利贷。

文章图片15

他们的家庭往往已经分崩离析,只剩下他们孤身一人,他们能够倾诉的对象也只有和自己同阶层的其他车夫。

但车夫群体之中也有小团体,老的欺负新的,精壮的欺负体弱的,有些车夫为了寻找靠山,便也加入了帮派,一边做车夫,一边做黑社会的打手。

这样悲惨的情况,民国的上流社会并不是看不见,但是,他们把这些原因归咎为车夫自己。

时代悲歌

当时,民国上层官员有很多人都觉得,应该废除人力车夫,但他们却并不是从车夫群体的角度出发。

文章图片16

相反,他们认为,北平城大量的人力车夫素质极差,既脏又乱,严重的损害了国民的形象,所以应该废止。

还有人认为,车夫会传播传染病,更有人说,这些车夫阻挠了文明的发展。

另外,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公交车、私家车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也就意味着,车夫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论调,车夫们当然是接触不到的。毕竟他们连字都识不全,但他们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城市内大量增长的汽车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活。

但是,没有人想过这些车夫失业之后要何去何从,于是,车夫们只能用自己的办法来反抗。

文章图片17

1926年,广州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批人力车夫有组织地集结起来,砸毁了一辆公共汽车,造成了人员伤亡。

这件事情一下子震惊了全社会,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废除车夫是势在必行的。

但是,也有一批思想比较先进的学者认为,废除车夫是必要的,但是,保障这些车夫们未来的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

胡适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到:

“我们坐在人力车上,眼看那些圆颅方趾的同胞,努起筋肉,弯着背脊梁,流着血汗,替我们做牛做马,拖我们行远登高,为的是要挣几十个铜子去活命养家。”

文章图片18

胡适

此时,人们终于注意到,车夫也应该有自己的尊严。然而,胡适的建议也只停留在表面,他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让这些车夫在汽车时代来临之后继续生存下去。

而民国拉车人的消失,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有些突然的过程。

城市发展的越快,人力车的数量就越少,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拉车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最后也随着旧时代的离去,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今天的人们对“拉车人”这三个字,已经十分陌生,这个职业存在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也实在太少。

文章图片19

如果没有《骆驼祥子》这样著名的小说去记录,也许在人们的头脑中,人力车夫永远都只是民国电视剧里的背景板。

但是,拉车人这个在历史上存在感并不强的群体,却恰恰是人们最该记住的人。

诚然,他们并没有做出过很大的历史贡献,也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可以去讲述。

然而,相比于衣香鬓影,十里洋场的民国幻影,他们所代表的,却恰恰才是最真实的民国。

文章图片20

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令人向往的浪漫故事,绝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行走在北平街头,一个无力生存的普通人。

参考资料:

严昌洪《马路上的对抗——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管理问题透视》

韩福东《民国人力车夫的痛与伤》

老舍《骆驼祥子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