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洋奶娘殿 忠洋奶娘殿xko1212c 一、忠洋奶娘殿 供奉历史久 东岳殿隔壁,就是奶娘殿。 坐北面朝南,花桥眼前见。 背靠后门兜,脚下忠溪缓。 守住西流水,平安可实现。 此为合祀殿,福建较普遍。 祖殿临水宫,位落古田县。 此处学祖殿,供奉也一样。 也是三夫人,陈林李神像。 三姐妹一起,并排放神龛。 陈靖姑夫人,神像居中间。 林夫人居左,李夫人右边。 统称为奶娘,敬奉近千年。 二、年年请香火 前往临水宫 年年请香火,前往临水宫。 搞得很隆重,敲锣打鼓中。 祭祀信俗久,千年尽相沿。 请香接火日,正月十二三。 求香仪仗队,人员有不少。 都是新婚男,预先列队好。 带足香火礼,不得少鞭炮。 提前一天去,干脆就住庙。 庙里住不下,就近别远道。 归结就一条,翌日须趁早。 抢香第一炉,一般在拂晓。 如果抢不来,功夫没下到。 过去忠洋村,名气非常响。 年年求香火,捐资舍银两。 抬着香火亭,入宫不慌忙。 位置早预留,神案正前方。 一到就放此,别人不敢抢。 此为第一位,求者谁不想? 后来凭捐款,最多占首位。 此后忠洋村,都得去排队。 神案摆不上,只能大堂放。 不过神英明,保佑都一样。 请香接火队,前有开路旗。 中有香火亭,锣鼓响时时。 凉伞及供品,亭内香火袋。 如今有神舆,驾车把步代。 请香接火礼,仪式三部分。 “下马安奉”先,人神先安顿。 到达临水宫,报到等一会。 神案科仪桌,安奉本宫位。 接着第二部,“请神献供”礼。 献给祖宫礼,奉上表敬意。 次日主科仪,离开祖宫前。 举行“起马供”,一小时时间。 正殿中举办,仪仗队到齐。 包涵十方面,祭拜有仪式。 第一曰角时:鸣角讳开坛。 第二曰洒净:请神降本坛。 第三曰劝酒:敬请各方神。 须敬五巡酒,以示虔诚心。 第四曰献供:敬献香花灯; 茶果食财珠,多者十种中。 至少得五种,供品可不同。 五开闾山门:讳逻纬逻网, 请到法神来,五方结界上。 第六曰度桥:科法起金桥, 迎神镇境平,保境民逍遥。 第七曰发兵:请求闾山洞, 仙兵来护驾,马上就启动。 第八曰取火:祖宫香炉中, 取出神香火,接入到本宫。 第九讨圣筶:筶杯来验证。 “三圣一阳”筶,证明火取中。 而且神愿意,回銮到本境。 如果非此筶,继续跪讨圣。 第十部分曰出殿:辞神将回本境中。 旗锣凉伞来开道,先绕三匝谢祖宫。 诸神绕拜完毕后,方护圣火待起程。 闾山法门道师驾,引众出宫可前行。 到达本村时,盛礼来接迎。 再到奶娘殿,供上香火亭。 正月十四日,开始演神戏。 当日在午后,抬神仪式起。 前抬香火亭,亭内香满炉。 接抬陈夫人,神像陈靖姑。 后面仪仗队,锣鼓钵镲响。 时时放鞭炮,声音很响亮。 全村须游遍,走完街巷长。 每到房前过,换请三炷香。 如同陈大奶,请到家里来。 保佑家老小,运好无病灾。 如是育龄妇,祈祷早怀孕。 来年生宝宝,添丁又走运。 场面很热闹,半天不会少。 然后抬神到,剧场安放好。 当晚先答谢,开演首场戏。 正月元宵节,陈夫人诞日。 连续演三天,十七才停止。 抬回陈大奶,入殿原位置。 (此段修改于xko1222) 忠洋奶娘殿xko1212c 三、三位奶娘身世 民间有传说,靖姑籍古田。 出生于唐代,大历二年间。 贞元六年时,祈雨毀胎亡。 年仅廿四岁,众人尽悲伤。 卒后应不久,乡人建巫坛。 言事附童子,灵验到超凡。 影响太巨大,乡人立庙堂。 祀奉其香火,肇基在中唐。 《十国春秋》记载详,靖姑生年事几桩。 一日送饭给兄长,路遇老妪在路旁。 疲惫不堪无力气,饿了眼花人迷茫。 靖姑起了恻隐心,见死必救心善良。 把饭就给老妪吃,老妪连忙谢一番。 老妪实仍仙人变,考验靖姑才这般。 一见姑娘心肠好,法术传授她几下。 不久闽国有蛇灾,白蛇为孽危害大。 遍及各个郡县乡,并且隐迹宫禁中。 闽王除妖愁无计,喜召靖姑就入宫。 靖姑亲率众弟子,作符围住蛇妖怪。 并将白蛇斩三段,蛇怪妖力依然在。 蛇便化作三女子,飞入古田一井中。 靖姑率众三匝井,擒住蛇妖除害成。 念其除妖功劳大,顺懿夫人闽王封。 以后靖姑隐海上,最后不知其所终。 其它古籍所记载,与此虽有些不同。 但是都有斩蛇事,此事大同小异中。 《台湾县志》有记载:进姑福州陈昌女。 嫁为古田刘杞妻,怀孕数月无滴雨。 地方遭遇大旱灾,禾苗干枯百姓苦。 进姑不忍乡人饿,自愿堕胎祈雨去。 不久去世仅廿四,临终之前就表示: 死后一定能成仙,救人产难保世世。 建宁陈清叟儿媳,怀孕十七月不产。 进姑现形帮治疗,产下小蛇数斗满。 保住孕妇之性命,从此神名天下扬。 但凡孕妇逢难产,必敬靖姑几柱香。 也有记载其斩蛇,古田有个白蛇洞。 洞口常常吐瘴气,乡民患疫染病痛。 一日乡人见姑娘,身穿红衣剑手中。 仗剑挥舞斩白蛇,被斩数段蛇血红。 红衣姑娘告乡人:我是江南陈昌女。 说完消失就不见,简单就留话一句。 《三教搜神大全》称,靖姑默娘李三娘。 三人结义为姐妹,一同学法几年长。 师于闾山许真君,学成下山回村庄。 靖姑“大奶夫人”号,“二奶夫人”林默娘。 “三奶夫人”李三娘,三人被尊为奶娘。 福建境内奶娘殿,几乎遍布到山乡。 没有单独建殿宫,也必合祀常烧香。 顺便这里说一下,“二奶夫人”林默娘。 就是妈祖娘娘也,海上护神名气响。 沿海台湾到海外,处处建殿塑神像。 妈祖出生于莆田,出生满月从未哭。 其父为她取名“默”,后缀娘字闽风俗。 十三学得法术成,能言人之祸与福。 熟习水性能驾船,救助险船热心足。 二十八岁在救人,不幸船杆砸头部。 霎时头上血如注,栽进海中便故去。 羽化成仙常显灵,海上显圣救难民。 各地出海航海人,尊为妈祖奉圣神。 历代皇帝均封赠,名号长长见尊崇。 灵惠昭应夫人号,便是南宋高宗封。 明代成祖又晋封,弘仁普济天后名。 后来殿名天后宫,源于成祖敕封中。 世界共有万座庙,尽从湄洲祖庙分。 敬奉海上守护神,信仰妈祖三亿人。 李三娘是马鼻人,十四岁嫁陶家妇。 婚后不久夫病逝,只好回到娘家住。 当地流行一习俗,海口之处“登仙境”。 出现海市蜃楼景,一去登天入仙境。 信徒登上此楼后,转眼人楼无影踪。 认为送往极乐去,不少信徒等待中。 靖姑风闻此事后,疑惑之心顿时生。 便向三娘去打听,了解风俗与详情。 恰巧三娘之父亲,虔心向往登仙境。 三娘难舍父离去,又觉蹊跷心沉重。 苦劝父亲白费舌,无计可施正愁苦。 靖姑知悉慰三娘,你且不妨陪父去。 到了那日夜晚里,果见海口有蜃楼。 阵阵笙箫鼓乐声,结彩高楼浮水头。 楼上沙弥念经劝,还有长桥通岸口。 引接善男信女来,持续时间非常久。 靖姑腾至半空看,哪里这是升天楼。 分明诱人地狱阱!原是鱼精施计谋。 一只蜃鱼吐妖气,化成海市蜃楼高。 张开大口成高阁,伸出长舌作浮桥。 两条长须化桥栏,两个头角作奇峰。 一丛绿须作奇草,两只大眼化巨灯。 两排尖牙就化作,众多沙弥在念经。 鼻息合着风吹浪,恰似笙箫鼓乐声。 可叹世人身在凡,痴迷仙境不知情。 轻信诱惑走死路,落得葬身鱼腹中。 靖姑看有上当人,正要过桥上楼走。 立即挥剑刺鱼喉,连刺几剑没多久。 刹那海上波翻卷,高楼摇撼就倾覆。 风平浪静血色漫,水面浮起大蜃鱼。 众人如梦乍醒来,知是鱼精在作怪。 靖姑命人将鱼怪,拖上岸来马上宰。 又施法术度冤魂,个个回魂到岸边。 众人泣泪谢靖姑,尽说神仙救万千。 三娘感激不尽后,立志跟随靖姑去。 结拜姐妹去闾山,学习闾山神仙术。 三娘学成正法后,常常为民去除害。 当时福清这一带,常现猪姆龙妖怪。 专门摄去孩魂魄,和上泥水四处卖。 三娘击死这孽龙,打成肉浆吊村外。 又将被摄儿童魂,——召回在当日。 就令各家去坟墓,儿女尸体都掘起。 尔后施之以法术,使之还魂复活来。 痛失幼儿无数家,答谢洪恩笑颜开。 四、既是除妖神 又是保胎神 那时在福建,属于荒蛮地。 蛇妖出没多,为害难制止。 祈求除蛇妖,神仙有能力。 敬奉三夫人,各地殿林立。 又因在那时,医学不发达。 孕妇一难产,生命难保下。 解人之所困,帮人之所难。 众生祈夫人,保胎又助产。 可见三夫人,除蛇除妖神。 又成保胎神,救难惠众民。 妇幼得保护,影响广泛中。 各地倍敬重,建殿更流行。 五、三忌习俗 风俗有三忌,民间广流传。 姑娘十八岁,这年求平安。 不订婚出嫁,纪念陈靖姑。 二十四岁年,一般不生育。 由于陈靖姑,十八岁出嫁。 二十四岁时,胎毁身亡下。 二是祭祀时,用鸡不用鸭。 传说陈靖姑,要把蛇鬼抓。 祈雨时做法,妖怪功不差。 蛇妖长坑鬼,变鸡来坑她。 鸭子来营救,蛇鬼全拿下。 因此做月子,用鸡不用鸭。 三是轿里不点灯,香灰常扫不可满。 靖姑坐化为神后,蛇妖阴魂还不散。 苦苦哀求跪仙师,要求开恩让出头。 靖姑曾经下咒说:妖鬼不除百姓愁。 放你出去不可能,除非天地会倒转。 临水铁轿能开花,天地炉香灰龛满。 为了不让蛇妖出,自觉遵守成习俗。 代代相传代代续,如今依旧不破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