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葫芦案薛蟠销户社死?此案哪能这么简单了结,薛家把贾府当冤大头

 思明居士 2022-12-29 发布于河北

薛蟠打死人命案,被作者称为葫芦案,涉及到这个案子的人没一个人说真话。

薛家进京,薛蟠说是为了入部销算旧帐,望亲,送妹待选;王子腾都放外任了望什么亲,进了京,没做生意直接混进私塾假装上学,待选更是提都没提过;薛姨妈说京中房子要慢慢收拾,先在贾府暂住,结果住下就再也不走了。王子腾放外任还把薛家人接进京,让妹子接待,结果第二十五回就回京了,根本不管薛家的事。

明明是薛蟠抢来的,香菱说她是买来给薛姨妈当丫头的:薛蟠是好色打死人命,和为了孝敬母亲挑丫头打死人命,舆论是完全不一样的,贾雨村拜访贾府,薛宝钗也要说,这个人无趣,这么热还出来会客,宝钗没理由不知道薛蟠打死人命如何了结的,不过是撇清关系,不想提及往事罢了。

按照门子的说法,打死人命一案在薛家就是小事一桩:是冯家想多要点钱,薛家仗势 偏不相让,才迟迟不能了解。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薛家进京也不是跑路,人家根本没拿这当回事。

门子的话没一句是真的:薛家好歹有百万之富,薛蟠要做生意,宝钗就劝薛姨妈,就当三千两打水漂,让薛蟠出门闯闯,见见世面。怎么可能打死人命,五百一千的银子都舍不得出,要举家跑路?如果真这么简单,地方官员早就把案子结了,讨好王家,还至于一年多案子压着没结吗?

门子这么说,当然是想贾雨村没有心理压力,好贪赃枉法,岂知贾雨村早有此意,一边说是孽障遭遇,一边说压不住口风。

门子急于了结此案,是因为他与拐子是一伙的,拐子拐了人,在他这里落脚卖人“销赃”,他算是中人,拐子不在,他看着香菱,冯渊要三日抬人,香菱也是先寄在他处。所以拐子的内情他全知,拐子要逃跑,极有可能也是他向两家告的密:因为真跑了,责任就落在他头上,也因为告密,他与薛家搭上了关系,为薛家做说客,他提的方案就是薛家人想出的法子。

古代虽然买卖人口合法,但拐卖人口是重罪,门子帮忙把案子结了,既讨好了薛家,自己也可以脱身,可以说一举两得。

说谎就证明事情没那么简单,拐子隐瞒了事实:

第一:冯家的权势并不在薛家之下,薛家拿捏不住。门子说冯渊是本地一个小乡宦之子,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似乎家世不咋样。

可是如果照门子的说法,薛蟠的身世也比不了冯渊:本地一个富商之子,自幼父亲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合着一个寡母妹子守着些祖产过日子,长到十四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

冯渊的出身本比薛蟠高贵得多,虽无父母兄弟,但不代表没有族人,官宦之后也不可能没两个贵宦。

门子说冯渊酷爱男风,这也是个和薛蟠一样荒唐的纨绔子弟,他先买下的香菱,占了法理,明知道薛家是金陵一霸,不报官,敢直接与薛蟠抢人,绝不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正因为冯家在本地也有势力,地方官员两边不敢得罪,所以案子一直结不了,薛家单用钱也摆不平,只能用假死逃脱。

第二:薛蟠绝不象门子说的那样无辜,按门子的说法,薛蟠是上了拐子的当,争执之下薛蟠让下人动手,冯渊也不是当场死亡,而是抬回去三天才死的。

这案子放在现在,也是激情杀人,人也不是当场死的,只要赔偿到位,受害人谅解,加上背后操作,也不会判很重。

薛蟠跑路到京城还是不省事,调戏柳湘莲,结果被柳湘莲骗出去胖揍了一顿,睡在炕上起不来还在痛骂柳湘莲,又命小厮们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可想而知,做为金陵一霸,他在自家地头上与冯渊发生争执,得有多嚣张。所以连假死逃命,贾雨村都说怕压不住口风,真的是死有余辜。

案子最后还是按照门子的意思了结,但它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第一:王子腾算计贾府,把薛家这包袱甩给贾府,不想管了。

薛蟠是王子腾的外甥,犯了人命案子,王子腾还是要伸手救的。但他仕途刚起步,不想为不争气的外甥冒风险。正常来讲,刚打死人命的时候,舆论压力最大,这时候王子腾没让薛家跑路,拖了一年多,自己要放外任了,却把薛家接进京,自己没法照顾,顺理成章住进了贾府。

王子腾很明白,贾府是老牌贵族,窝藏薛蟠还是做得到的,王府长史就说,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拿人的。而既然窝藏了薛蟠,必然得了解了此案,真是一石二鸟。

他外任回来,也不想把薛家母子接回来,薛家住在贾府是客,自支自用,接回王家,就是自家人,薛家因为官司已经掏空家底了,薛姨妈有一子一女,不论是吃喝用度还是婚嫁之事,王子腾没有不管的道理,所以他索性把薛家人丢给贾府不管了。

第二:薛家家底被掏空了,穷了。说薛蟠已死,不是嘴上说说就算数的,要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说是暴病而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作保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尤其是古代,还有连坐制度,要让这些族人和地方承担风险做保,而且是人命大事,薛家肯定是要花大价钱的。

贾雨村说压不住口风,是说这种把戏只能糊弄无知妇孺,打死人命是刑事案件,要上报刑部,这里面也要打通关节,门子说薛家有的是钱,意思就是让贾雨村以钱开路。凤姐为人退亲写封信,就要敲三千两银子的竹杠,这种人命官司牵涉的人更多,花销更大。

薛家进京后,住在贾府里,行事却极为节俭,薛蟠要珍珠入药,只能找凤姐讨,宝琴送块料子,宝钗香菱主仆一人一块,做了过节穿,袭人的衣服说给香菱就给了,宝玉都知道,香菱的衣服弄脏了,回去要挨骂。

就连看似大方的宝钗,家里有的实物拿出来非常爽利,要现钱就不行,邢岫烟缺钱周转,都当小袄了,只要偷偷给一二两银子就可以免邢岫烟窘态,可是宝钗只是哭穷了事,王夫人托她买人参,她只肯跑腿,钱不到手,她就不买。

第三:不光金陵城里的生意被薛家族人接了,赖以生存的京中皇商生意也要被薛家族人霸占了。

薛蟠不可能再回金陵了,金陵的生意交给族人打理,基本是肉包子打狗了。

我们都以为薛蟠死了,薛家的皇商生意也就完了,其实不会的:夏家也没有男人,只有夏奶奶加一个女儿,一样是皇商。这大约是个专供资格,属于家族的。薛父死了,薛家没人在京中,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薛蟠明面上已死,不可能再在户部应差了,薛姨妈和宝钗又以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自居,不可能象夏奶奶一样挑起皇商生意,所以薛蝌兄妹来京中了。

薛家在金陵有八房,薛宝钗一听薛大爷的兄弟,就知道是薛蝌,说明早就知道他们来京。薛蝌送妹进京发嫁,结果梅家放外任了,外任一放就三年,宝琴受贾母宠爱,被王夫人收作女儿,已经安置好了,薛蝌的母亲有痰疾,他却不回去,挤在薛蟠的书房。薛姨妈还为他在京中订亲,显然是要长驻京中。

再看看薛蝌与宝钗一般的个性,从小与父亲游历天下做生意,就会明白,这是薛家族人派人接替薛蟠做皇商生意的。

薛姨妈毫无办法,所以一门心思想让宝钗嫁入贾府,可是连夏金桂嫁到薛家都觉得亏了,成天闹个不停,贾府又怎么肯当这个冤大头呢?前八十回里,贾府都穷到要借当了,还没有任何要娶宝钗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