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刘新焕:【关中正月里】(随笔)

 三秦文学 2022-12-29 发布于山东

编辑:张兴军

关中正月里

文/刘新焕

说着,盼着,心里算着,新年来了。“过年好,过年好,穿新棉袄戴新帽,能吃枣儿和核桃。面打下,馍蒸下,猪肉臊子都燷下。手里拿个猪尾巴,咬一口,油一手。嚼着吃着香着咧,娃娃高兴胡莂咧,喊着新年来到咧。”没有人像关中人对新年这么期待,这么重视。“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关中人说。在正月里,关中人过年,有自己的习俗,讲究多,年味足,许多传统的风俗在年里头一一走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放年炮●拜新年
关中人从老先人那里就知道,新年初一早上,财神会肩扛着摇钱树,手提着聚宝盆,从天上来到人间巡察,散钱散福,谁先早起,谁就能与财神照面,也就能拾到钱,在新年里就能行好运,万事顺畅。因此除夕晚上熬夜,熬的再晚,初一要起早。“吃臊子面要吃头锅,放新年炮要争头响。”新年钟声刚敲响,家家开始放炮,声声紧接,远远近近,噼噼啪啪、哔哔叭叭、嗵嗵哧哧,惊得狗在院里 “汪汪汪”,驴在圈里“啊啊啊”。谁家放炮放的早,谁家新年运气好,多兴旺。炮声从半夜一直会响到天明,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有些家里年跟前刚好生了娃娃,腊月三十后晌,会在窗上插上枣刺枝,说是防偷娃娃的妖婆,同时插上芝麻秸,说是藏鬼秸,妖婆鬼怪钻进后会出不来。在半夜刚跨入新年放炮时,家人会取下芝麻秸在院中烧了,烧时哔啪乱响,就说是把妖婆鬼怪烧死了,保住了家里平安和娃娃平安。清早上,外面还是黑麻咕咚的天,关中人就早早起来,争着在干冷的院子里、大门上放起年炮来,有花炮、有鞭炮,也有大炮。“大年初一来放炮,一个一个邪气霉气慌不溜溜全赶掉;一个一个福气财气乐不悠悠全来到。金子银子滚进门,家里幸福糊了门,一年干啥都能行。”早上一醒来,爬出热被窝,穿上暖好的新袄儿新衭儿,头上戴上新帽儿,脚上穿上新袜新窝窝,从头到脚换了个新,一个个感到真美气。起来就开始吃饭,有吃水饺的,讲团团圆圆。“正月初一起得早,磕头拜年吃水饺。”饺里包上铜钱硬币,谁吃上,谁福气大。大多数家里初一早上爱吃臊子面。面揉得光,擀得像纸,切得像线,汤调得酸辣香,烧得煎稀汪。关中人吃面不嚼,光是个咽,吃时脖子向前一伸,向后一缩, 呼噜呼噜直接吞到肚里,一口气能吃十几碗,吃得心里舒坦,脸上红膛瓜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大年初一,关中人在家过年,讲究不串门,多在村上街上转转,见了互相拜年问好,说些吉祥的话,但门子里小辈要给长辈去拜年。早饭后嘴一抹,门子兄弟姐妹聚一堆,挨家挨户去门子里,小的见了老的先磕头,说些喜庆的话。大爷二婆、三伯四妈、五爸六婶端出核桃枣儿花生,塞进晚辈的手里或口袋里,并拿出压岁钱分散给蕞娃娃们。大年初一,弥陀佛当家,是欢喜的世界。有的家里大人一大早,会开上小车三轮摩托车,带上家里人到附近的庙里寺院里敬香,讲究争上新年头根香。见了弥勒佛或壁上石雕的龙,就上前去摸。“摸摸头,万事不用愁。摸摸牙,金银财宝往出爬。摸摸手,一年四季样样有。从头摸到脚,福禄寿康都不缺。” 烧了香,许了愿,过年也就感到心里踏实了。

祭先祖●过新陵
关中人传统观念深厚,大村小镇,都有祭祖的地方,关中人叫祠堂。有些是祖先留下来的,有些是同族后人集资修建的。譬如关中西部陈仓的刘家祠堂,在关中道很是有名,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歌谣:“陈仓县功镇,张家房、马家墙,王家石条丈二长,刘家有个祖先堂。”可见刘家祠堂在当地数一数二,影响很大。大年初一,关中人要祭拜祖先。祭时推荐出本族一位主持,吃过午饭后,大家丢下碗筷,齐拥到祠堂, 把祖案迎入祠堂,摆上麻花、糕点、水果、年馍等供品,先敬三根香,再敬天敬地敬祖先,敬上三杯酒,简简单单宣读一下祭文,歌颂祖先的功德,述说本族人今日取得的伟绩,祈求祖先在冥冥中庇护。随后跪拜三鞠躬。祭祖当天,会用三轮车拉来几大包瓜籽、花生和橘子,现场分发给来祭祖的同族人,有“瓜籽进了嘴,祖先记心里”之说。通过祭先祖,知道自己姓啥为老几,凝聚了家族后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初二时,家里刚去世的亲人要过新陵,在第一年春节门上要贴白色对联;第二年春节改为黄色对联;第三年春节则改成紫色对联。这些人家新年不放炮,不挂红灯笼。亲戚朋友来,要蒸花馍,要设灵堂祭拜。中午到坟上烧纸,关中人叫“送年钱”,并焚香,献上水果、花馍、烟酒和臊子面,对坟重新修整,除去杂草,说些思念和让亲人保护自己、保佑家人平安的话。
走亲戚●送灯笼
从初二起,关中人忙开,“笼笼来、笼笼去”,开始走亲戚。“亲娃要自己养咧,不养会生分咧;亲戚要自己走咧,不走会生疏咧,再不走就会把路挖断咧。”关中人这样说。亲戚有新亲戚和老亲戚,有近亲和远亲,关中人走亲戚,说好待客日子,这一天待客的待客,走亲戚的走亲戚。同一天遇到几家亲戚,要么分头去走,要么一天开上车,转着圈圈去走,走着谁家正好到了饭时,就在谁家吃饭。吃后再转另外亲戚,没到饭时,放下礼当,说上几句话,又向另一家亲戚奔去,在中午饭前都要齐齐走一遍。在关中,一年里平时亲戚没走,说忙的很,没时间能说得通,但过年时无故不走亲戚就说不过去。有些近亲戚不仅要走,而且不能怠慢,有时不去,派孩子去应付,会让亲戚弹嫌。“这弄个啥事,让个蕞娃娃来,指屁吹灯,真不像话!”如果今年过年待客,你不到亲戚家去,亲戚明年就会不上你家门,除非有啥事提前打招呼。譬如年头刚给娃娃结了婚,待了客,年里头说好就不待客,关中人说是“今天过年把客挡了。”亲戚能理解。否则,“会把提货笼笼挂起”,亲戚再也不上门来。还有譬如外甥走舅家,要带礼馍,如果不带或忘带礼馍,或者带了礼馍舅家未留礼馍,也不给回礼,则表示以后不再来往了。关中人有两个待客特别看重:一是待新女婿。“一对喜鹊当门叫,门上新婿已来到。新门女婿来回门,开天劈地头一回。出门来,笑脸迎,大包小包提进门。丈母娘,见女婿,脸上笑成一朵菊:'天寒着,地冻着,一路开车受冷着。我娃进屋快歇着,脱鞋上炕暖和着。’核桃枣儿塞手上,糖果茶水递手上。看女婿,多美气,喜得尻子夹不住屁。”正月初二,丈人家要请新女婿,刚结婚的新婚夫妇要回门拜年。早上吃的臊子面,中午吃的碟碟转。吃面时,一些嫂子和小姑会故意为难新女婿,给碗里抓把盐,或多倒勺醋,多加些辣子,用面苫住,悄悄端到新女婿面前,热情地劝着让趁热吃。这时就考验新女婿的聪明程度,一旦动了筷子,吃时会难于咽下,又不能剩下,只能锁着眉,苦着脸,硬着头皮慢慢吃完。再劝端碗,这时既就肚子还没有咥饱,碗里没再日鬼乱放东西,也会说吃好了,不再端碗,逗得周围人光是个笑。中午饭前要耍新女婿,村上一些小伙和姑娘会把新女婿拽到院里或门上,让点烟、让回答问题、让表演节目,以此试探新女婿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聪慧,看是个灵女婿、嫽女婿,还是个瓜女婿、闷女婿。关中人讲究,新女婿来时除过提礼当外,还特意要提两个前猪蹄和两个后猪蹄。离开丈人家,与媳妇一块回时,会留下两个猪前蹄,把两个后猪蹄带回,关中人把这叫“齐齐(蹄蹄)来,齐齐(蹄蹄)去。”表明鸾凤和鸣,两个人比翼双飞。二是待灯笼客。这是从正月初五开始的。先是娃娃的舅舅或舅家爷、舅家婆要给外甥或外甥女送灯笼。“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说的就是舅舅送灯笼这事。再是娃娃满月时认的干爹(大)或干爷要给干儿子或干孙子送灯笼、给压岁钱。“干大是个鳖,一年三料节。”正月是其一节,关中人叫“追年”。另外,女儿出嫁,在第一个正月,娘家父母也要给女儿送大红灯笼,因为还没有娃娃,所以叫送灯。灯笼多是一对大宫灯笼,中间一圈贴有“长命富贵”、“万事吉祥”等字样。也有莲花灯、麒麟灯等。盼望女儿多子多福。关中人说:“亲戚待到初五、六,炸皮馍馍酸豆腐。”是说走亲戚宜早不宜迟,迟了好吃的就少了。实际生活中,关中人待客一直要待到正月初八。

“撵穷鬼”●蒸“老鼠馍”
正月初五这天叫“破五”,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三,不倒垃圾,怕破财。到了初五,可以扫垃圾倒垃圾了。另外正月初五要送穷神,关中人叫“撵穷鬼”。传说:姜太公时,有个丞相的婆娘见周围人都封了神,也多次找上门,闹着要给自己也封个神,姜太公听说这婆娘一天好吃懒做,爱东游西逛,啥都不干,到谁家,谁家会穷,谁家会倒霉,是个败家的婆娘。因这婆娘背后权势大,又经常来胡闹,有时在路上挡住姜太公的马车不让走,露出穷凶极恶的样子,缠得姜太公没办法,考虑她到谁家,谁家败,就封了个穷神,并嘱咐有福的地方不能去。这事传开,家家户户在家里到处贴“福”字,使得这穷神不敢进门。正月初五这天一大早,家里主妇会拿着纸剪的穷神,走出村外,把剪的纸穷神向远处抛去,让风吹走,嘴里念道着:“穷鬼穷,穷鬼穷,穷鬼早离我家门。呸呸呸,走快点,呸呸呸,跑远点。如果让我再碰见,就会把你腿打断,就会把你肉撕烂,就会把你水煮刀刮千千万。呸—呸—呸!”回去后,全家要饱吃一顿,叫填“穷圪塄”,送了穷。“正月初五,撵走穷神,迎来财神,增禄添福,乐业无穷。人似吃了喜娃他娘奶咧,喜滋滋,美滋滋,嫽扎咧!”关中人这样说。到了正月十二,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传说这天猫要给舅舅祝寿,不在家,老鼠趁这空当给女儿办喜事,民间便有了“老鼠嫁女”的说法。有些老人对娃娃说:“夜深人静时,正是老鼠敲锣打鼓嫁女之时,扒在锅台旁就可听见。”在这天关中人家家要蒸老鼠馍,多许捏成卧着的老鼠形状,一头大,一头小,大头捏出鼻子嘴,镶嵌两粒黑豆成老鼠眼晴,那嘴一定要捏住,不能让张开,怕张开胡吃,把家当糟蹋完,捏的老鼠尾巴一般很粗很短,甚至没有尾巴。老鼠馍里多许包着油面,也有包着红糖白糖或萝卜的。晚上在家里水缸下、墙角角和有老鼠洞的地方,放些有颜色的布渣、线头,说是为老鼠嫁女添的嫁衣送的礼,并把老鼠馍掰成碎馍块,让老鼠去吃。这天家里不使剪子针线,怕剪伤扎烂老鼠窝,引来鼠祸。晚上尽量不点灯、少说话,怕惊忧老鼠,在新的一年里把人祸害。有些刚结婚的人家,讲究新媳妇吃老鼠馍的尾巴,说是吃了能很快怀上一个胖娃娃。有些家里还隔着窗子把老鼠馍扔到新媳妇床上,如果老鼠馍仰面躺着,就说“球球朝上睡热炕”,将来能生个男娃娃。如果老鼠馍爬在床上,就说“蹲着尿尿湿一炕”,将来生的是女娃娃。

过十五●“送娃娃”
“小初一,大十五。”关中人对过正月十五特别重视,十五不过,等于年没过,关中人常常不会出门去外面。过十五像过年一样,早上不是臊子面,就是吃饺子,面是年里走亲戚时客人送的挂面。因为过十五都是家人,没有客人,许多家里早上爱吃辣红面,中午爱吃水菜,吃辣红面说是吃了家里一年红红火火;吃水菜做起方便,汤汤水水都有,特别是能吃点馍。关中人讲:“要得吃好,面面馍馍。”早上刚吃过面,中午不重样,吃点肉菜吃点馍最好。也有吃炒菜米饭的。过十五最热闹莫过耍社火看社火。关中社火花样多,参与人多。过去耍社火有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血社火等,现在耍社火,抬社火费劲,几乎没有了。社火里还有高芯子、舞龙耍狮子耍老虎。前面彩旗高展,跟着彩花盛开,放炮手扛着长长的三眼铳子,像镢把一样不时举起,沿途不停鸣放。高跷手穿着彩色衣裳,踩着柳木,拿着扇子,举着花伞来回走动。跟着的是锣鼓队,有刁鼓、有转鼓,也有威风战鼓。大鼓大车拉,中鼓两人抬,小鼓自己背,跟着的是打锣的、拍䥽的,一个个穿着征装,敲着动着用劲表演着,那鼓锤上的红缨在空中飞舞,那铜䥽哗啦啦一齐举过头顶,不停闪动着,翻起一片灿烂。舞龙的在空中忽高忽低飞快翻舞,狮子领着狮崽、老虎带着虎娃也来庆祝,一会儿在架中翻舞,一会儿在地上打滚。彩扇队、彩花队、彩绸队和秧歌队、服装队之后,扮演最庞大的是社火表演车队,一辆跟着一辆过来,每辆车上,扮有的角色不少,有神话传说,有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还有戏曲故事。如:天女散花、八仙过海、唐僧取经、观音母降火龙、药王爷坐虎针龙、孟母择邻、姜子牙直勾钓鱼、诸葛亮空城计、关云长保皇嫂、猛张飞怒吼当阳桥、司马懿逼宫、赵匡胤送妹子、杨宗保穆桂英骑马踩镫、三堂会审、包公铡包勉、《三滴血》、《游龟山》等等。还有一些现代戏,如《柳青》《梁秋燕》《十二把镰刀》等。打的花脸红白黄黑绿都有,红主忠、白主奸、黄主躁、黑主傲、绿主盗和神鬼。最厉害的也是压轴的社火是背社火和血社火,背社火表演的是高芯子,一些七八岁娃娃站在高高的芯子上表演,架子高,每个芯子用钢筋捼成,娃娃穿着戏装,手握地方或用剑指处,会站着另外一个娃、两个娃或三个娃。血社火是头上、额上或身上插把刀、刺个剑,半截刀剑露在外面,旁边是涂着红红的颜料,像血迹。有的扮的是历史人物,有的扮的是古装老戏,有的什么也不是,只是为了表演。睄上一眼,很是逼真,亦很是吓人,看得人心惊肉跳。耍社火主要在县城表演,也有到村镇街道表演,这天来观社火的人山人海,一街两行都涌实了,为看社火,你扛他抵,把人夹的成了“肉夹馍”咧。关中人腊月三十后晌请先人,到了正月十五,吃过中午饭后要送先人,送时挑个灯笼,到坟上把灯笼插在坟头上,点上蜡烛和香,再烧点用钱拓过的黄纸,叩三个头返回。傍晚,家家门口堆上麦草或玉米杆,点着后,全家人一一从火上跨过去,蕞娃娃也由大人抱着越过火堆,说是“火儿燎,全家好,平安走到老。” 正月十五又是元宵节,晚上家里在门上挂起红灯笼,在照壁、门礅、井(窖)边、墙头、窗口、猪圈、鸡架等地方点亮用萝卜清油做的灯。吃过元宵后,村村寨寨,热热闹闹,有放花的,也有放灯的。放花多是礼花炮,一点就响,一响就喷向天空,炸成满天花,散成五彩云。最好看的是放焰火,放起来火树银花时间长,在不断喷火飞花中,会在花雨中呈现“元霄节快乐”等字样,璀璨夺目,照亮夜空,很是壮观。放灯多是大人领着放,关中人叫放天灯,实际就是孔明灯,多是用红纸糊的,像倒扣的水瓮一样挺着,大的有一人多高,有三尺多粗,下面扎一个十字细铁丝,上面缠着油布或油麻丝,粘上煤油、柴油或机油,点着后可升空,升起后,像星星一样会飞得很高很远,大家会仰着脖子,用眼睛一直盯着,心里激动时会不停地奔逐欢呼呐喊着。有些天灯飞上又落下时,小伙娃娃还会追着,跑老远去拾。拾到了说是从天上带吉祥回来了。从正月十二开始,蕞娃娃就挑灯笼,到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天一黑各种灯笼从家里出来,在村上聚会,一边追逐着,互相碰着灯笼,一边嘴里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奶奶不叫爷爷睡,爷爷茅房开大会。”到了正月十六,关中人讲究“游百病”,白天吃了饭,讲究去外面游逛,逛街道,逛附近庙上寺院,说是可避一年发生病痛。有些村里过年时栽有三层楼高的大秋千,人们排队坐上去,或打着秋千在半空中来回游荡,关中人叫“游不当当”,说把不当的事情和各种病会游掉。到了晚上,村上一些儿女双全、家里情况谄活的老太婆聚在一块,到刚结婚娶了媳妇的人家去给“送娃娃”,去时用小娃包裹包个枕头,上面戴个小娃帽,下面塞个小红萝卜,说是小男娃长着的“小鸡鸡”。到了新媳妇家,把包裹放在新媳妇炕上,嘴里念叨:“送娃咧,送娃咧,送个带巴的娃娃来。今天不来明天来,明天一来幸福来。娃娃是个福棒棒,来了家里福旺旺。天皇皇,地皇皇,有了娃娃心不慌。”随后老太婆让新媳妇注意这个,注意那个,全是怎么能怀上娃的事儿。主家则给炒两个盘子,让来的人抄抄盘子,吃点喝点,以表谢意。正月十六一过,年也就彻底过完了。
“咚咚锵,过年呀,核桃枣儿都量下。杀个猪,宰个羊,白面馍馍大家尝。”正月里过年,是关中人一年最热闹的日子,也是关中人一年最快乐最开心的时刻。“年过了,月过了,丢下日子难过了。”过了年,收了心,该干啥干啥去,一切恢复原状。关中人又开始忙开了,在勤劳中去寻找自己的过活,打造自己幸福的日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刘新焕:笔名,刘新。党员,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正高级政工师。为陕西省总工会工运理论特约研究员、陕西省企业报新闻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与别人合著《此情谁知晓》。在全国、省、市各种征文中共有多篇论文和小说、散文、杂文及新闻稿件获奖。作品散见于《中华散文》《中国作家》《延河》《中国青年》《首都文学》《大河文学》《西北作家》《齐鲁文学》《中国乡村》《当代文学家》《西部文学家》《乡土作家》《三秦文学》《西北大秦文学》《陕西文谭》《秦岭文学》《陕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和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刘新焕:【工厂诗二首】(诗歌)

【三秦文学】刘新焕:【关中人说笑话】

【三秦文学】刘新焕:【六一献歌】(散文诗)

【三秦文学】刘新焕:【 关中人逛会】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张怀勤   杨洪民  处  寒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谭文群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梦而诗

刘旭平 冯   彪 莲  生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喝  茶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秦岭人家    

王   飞    水云天    秋日私语    

南友锋    谢亚红    徵    蔚  

张兴军    马永清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