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9年,南阳,他来过

 砥砺前行守初心 2022-12-29 发布于新疆
图片

1999525日,一辆专列缓缓停靠在了焦柳线上的南阳火车站。
 
专列上,是那位长者。

此行目的地,是要前往湖北视察东风汽车公司,就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调研。
  
途经南阳的时候,他指示列车短暂停留。
 
虽然南阳不在此行计划,但他还是想趁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南阳的情况。
 
汇报工作的是时任南阳市委书记孙兰卿、市长王菊梅。
 
汇报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不过在汇报过程中,南阳市领导引用了内乡县衙的一副对联,引发了长者的浓厚兴趣。
 
这副对联是: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长者对这副对联称赞有加。离开南阳前,特意交代中央办公厅人员记录下对联内容,并查清楚此联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
 
后来,任务层层传达。
 
时任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家恒在接到市委办公室通知后,立即组织馆内业务人员查阅资料。后经查明,此联为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
 
据考证,高以永为官南阳内乡时,百姓因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庄园荒芜、经济萧条。他自感责任重大,常常宵衣旰食,夜不能寐,一日总结自己的为官心得,写下了这副楹联。
 
此联直白浅显,意味深长。它说的意思是:
 
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们的衣食父母,当官的不能倚杖权势而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
 
得到一任的官职,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事,不要说地方官没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
 
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中去。忘掉“官本位”,牢记“民为贵”。
 
如何对待老百姓,可以看作评价官员是否称职的一把尺子。
 
23年前,这副对联深深打动了长者,也成就了他与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次难得的机缘。
 
我是在南阳党史资料中看到的这个故事,读完之后感慨万千。
 
故事发生的1999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很多大事。南阳这座城市也正处在破茧重生,寻找突破的关键历史时刻。
 
那一年,大统金玛特应该还挂着亚细亚的牌子。

图片
那一年,卧龙桥头巨大的凤凰雕塑还没有挪走。

图片

那一年,人民路天桥旁的金汉丰商厦尚未破产。

图片

那一年,老淯阳桥风华正茂游客行人来往如织。

图片
那一年,新华商城的八卦阵仍是南阳知名“景点”。

图片
那一年,南阳姜营机场第一次改扩建刚刚竣工......
 
我在想,如果那一年,长者在南阳停留的时间能再长一些,或者走下了火车......南阳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否会跟现在不同?南阳的城市命运是否会跟现在不同?南阳会不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对长者说过的那句名言印象深刻。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人和城市,道理大致是相通的。
 
图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