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曾4到非洲淘金,终于立足

 千面凡君 2022-12-29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48位真人故事
都说温州人爱拼敢闯,但是成功的背后不都是励志的鸡汤,也有许多平凡且一直在砥砺前行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个。
24岁,因为大学老师的一句话,埋下了我闯非洲的梦。我带着500美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非洲。命运弄人,这却是我挫折人生的起点。
8年间,我先后四下非洲淘金,却又三次梦碎非洲大陆。
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人生的赛道上,无论成功与否,我愿以梦为马,奋勇前行!
(我和非洲的朋友)
01
我叫布鲁斯。
1989年,我出生在浙江温州。小时候,父母离异后,我一度陷入无人领养的状态。后来外公觉得我可怜,顶着多方压力,勉强在舅舅家给我留下了一席之地。
我在农村长大,性格活泼好动。因为家庭的缘故,我时常遭受周围人的嘲笑、非议,甚至欺凌,内心非常自卑,但自尊心很强。
在学校,我的成绩中等靠上。可一直到高中,我都始终觉得,读书不是我唯一的出路。
(右边是小时候的我)
高考那年,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文综考试,以高出仅仅一分的成绩,考上了本地一所专科学院,学国际贸易专业。这也算是命运对我的眷顾。
因为母亲很早就去意大利务工,受其影响,我对国外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即使上了大学,我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满脑子想着出国打工,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大二,我便休学了。
经家人商量,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踏上了我第一趟出国黄粱梦,并心想:如果外面不好,我还可以再回来继续读书。
(2010年,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教堂门前)
2010年,我无比兴奋地来到素有“小温州”之称的意大利普拉托,做着遍地都可以捡黄金的发财梦。
可是到了欧洲,我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无奈。别说捡黄金,我连最基本的生存都维持得很艰难。
我不会意大利语,英语也不太好,更没有一技之长。在发达国家,如果你家里不是非富即贵,只能从事当地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佛罗伦萨)
02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我想通过学门手艺,希望今后有立足之地,于是就做了理发学徒。
可是服务行业必须放下所有的尊严,而且我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华人。因为当时是学徒,客户从心理上排斥我的服务。
再加之顾客就是上帝,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顾客的嫌弃、鄙视、嘲讽,老板娘的谩骂都成了家常便饭。
这样的生活过了半年多,我手艺见长,也获得了一些老客户的认可,收入也有所增加。
但是强烈的自尊心告诉我,服务业并不是我的归宿,我需要突破,提高认知。
(大学时的外教)
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要读书:若无一计之长,想立足社会,比登天还难。
2011年,我幡然醒悟,开始疯狂地学英语。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背单词,一页页地背,一背就是一天。我虽然读的是专科,但仅用了不到4个月,词汇量突破到专八等级。
当然有了词汇量还不够,为了练习口语,我每天下午都会去找其它系的外教,交流一个英语主题,我的口语也得到很大提升。
2013年毕业前夕,老师跟我们讲,非洲等欠发达国家今后发展潜力巨大,让我们重点关注该市场。
(我在肯尼亚内罗毕)
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非洲的种子。
毕业后,我看到一家义乌的贸易公司准备在东非肯尼亚设五金工厂,需要英语翻译。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以优异的外语基础得到了宝贵的工作机会。
2013年9月,我跟着公司一行人来到东非肯尼亚。
虽然出发前,我从网上了解到,肯尼亚在东非,经济发展和政治局势相对比较好。但是,我内心多少有点忐忑。毕竟未知让人产生恐惧,何况是穷困落后的非洲国家。
(2013年我在肯尼亚学做当地的美食:加吧地)
03
虽然我心里有了最坏的打算,但熙攘的机场人群,完善的机场设施,顿时打消了我的忧虑,我内心也多了一份惊喜。
我工作的地方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这里是东非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曾被称为“东非小巴黎”。
不过看上去,整体也就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酷热,肯尼亚虽然在赤道上,因为处于东非高原,受高原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均温在15-30℃,凉爽宜居。
我在工厂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口语和文件的翻译。每月工资8000元,包吃住。对刚毕业的我来说,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2014年,我和马赛人)
后来中国同胞告诉我,这里有十几万中国人在这开工厂、做贸易,从五金建材到快消品,各行各业都有。
并且他们很多来的早的,都赚了不少钱,也积极相应了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战略。
刚开始,我们吃住都是在工厂。后来,因为车间生产过程对身体有害,我们都搬到了外面的小区。周末我们会定期进城采购一次物资。
这里有很多中国的超市和饭馆,这里牛羊肉价格只有国内的一半,印度洋青蟹十几块就能买一只很大的。
(2014年,我在内罗毕的卡鲁拉森林)
不过这里的物价很贵,因为肯尼亚工业落后,高度依赖进口,大多数零售商品都比国内贵一到三倍。房租也不便宜,动不动就两三千一个月。
除了生活,我也领略了什么叫非洲贫富差距很大,而且社会治安跟国内是没法比的。
有一次,我们开车出门,因为车窗开得大了一点,一个黑人直接伸手进来想抢我同事的手机。幸好他反应快,黑人没得逞。从此,我们在闹市区堵车,再也不敢随意开着窗。
(我在动物保护区与大象近距离接触)
04
生活总是充满转折。我的第一份非洲工作仅仅做了半年,公司两个合伙人因为资金问题,产生了严重矛盾和不信任感,最后一拍两散。
受其中一方忽悠,我和同事跟随他,继续留在肯尼亚。
当时年轻考虑不多,而且合伙人给我们承诺,年底可以分红10%,但是没有底薪。大家觉得分红条件不错,也悻然答应了。其实,他早有算计。
3个月后,公司突然空降老板小姨子,实质是监工角色。但是,他们以监管为名收缴了我们的护照和工作签证。
(肯尼亚的海鲜大餐)
后面马上在生活上严格限制预算,连基本的伙食都不能保证,变相逼迫我们用自己的工资来负担各自的生活开销。
我想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就想办法联系到当地移民局。在他们的协助下,我顺利拿回证件。
2014年7月,我从肯尼亚回国了。
虽然这次出国有点险象环生,但还是赚一些小钱。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其实非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也适应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回国后,我看到深圳一家电器公司招聘非洲代理的对接人员,工作地点正好在肯尼亚。我急于借这个机会重回非洲,因此不顾工资高低,抓住这个机会,飞了回来。
(肯尼亚的旅游城市:马林迪小镇)
2014年10月,我再次来到肯尼亚。我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跳槽的机会。
当时,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正在施工,有很多中国人为此工程做配套服务。
这条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设计,将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来建造。
蒙内铁路沿线,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处处透着中国的力量,见证着中非的友谊!我深感骄傲与自豪。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跳槽到一个做电力工程配套的中国老板那里,跟着他做铁路沿线的监控和其它安保设施的配套服务。
(这就是我)
05
不过,挫折总是与我如影随形。没过多久,我发现也许是因为老板是搞技术出身,他的脾气特别暴躁和古怪。
如果你和他是朋友,谈笑风生。如果与他共事下工地帮忙,他的急脾气可以骂到收工为止,且污言秽语几乎没度。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我忍受了几个月,心情越来越郁闷,第一次对非洲生活充满了迷茫和无力感。
身体上的苦根本不算什么,但是精神上摧残才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次以后,我对非洲很失望,也开始怨天尤人。
2015年初,我再次黯然的离开肯尼亚,回到国内。
(我喜欢赛车)
回国后,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要强的性格驱使我,继续寻找出路。经过考察和学习,我觉得绿色农业是未来的方向。
做完决定,我凭借满腔热情,动用我所有积蓄,加上家人的部分赞助,投资了10几万,承包了2亩地,做起草莓立体栽培。
我通过大量阅读和走访莓农的方式,快速掌握了立体栽培技术,并且通过一些有效的营销,在温州当地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那一段时间,我收获了不少忠实的粉丝,也得到了一些收益。
(我驾车经过赤道,从北半球到南半球)
因为草莓每年都是需要更换草莓苗,而草莓苗都是商业栽培。不良的苗木直接影响草莓当年产量。
而我又一次遇到了挫折,正是因为无法甄别优劣苗,后来损失惨重。
挣扎了一年之后,我发现,现代农业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我果断及时止损,快速脱坑。
草莓园关闭之后,我又陷入了迷茫,进入低谷期。我发现在认知不全面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并非易事。我又想起了当年的“非洲梦”。
生活向我关了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肯尼亚的朋友突然向我介绍,有两个老板合伙在肯尼亚承包了几十亩地,做农业观光园。他们提出,我英语好又有技术,可以去非洲试试。
(我的立体草莓园)
06
2018年初,我第三次来到肯尼亚。当时我没想太多,也没签合同,就直接来了,又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非洲工人工资比较便宜,临时工一天只用小几十块。肯尼亚气候温度适宜,日照时间长,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在农场,中国员工就两人,我负责翻译,兼职做点技术。另外一个老师傅经验丰富,他负责相关的技术工作。
因为前期没有将薪资和入股方式明确,且农场两个老板一直没有正面回复相关问题。
(肯尼亚农场的员工)
拖了半年左右,虽然农场已经有了点模样,可是我和师傅却没拿到一分钱,也没有明确股份协议的事情。
我几次找老板谈薪资,他们都闭口不提,而是一再敷衍我:“好好干,不会亏待你们的。”
吃一堑长一智,面对这样类似的局面,我随即提出终止合作。刚开始,对方以各种理由不愿意支付报酬,最终,他们为了息事宁人和顾忌华人圈里名称,只愿意支付5000/月作为报酬。
2018年8月,我第三次离开肯尼亚,回到国内。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我三下非洲,屡屡受挫,一度陷入了迷茫,选择了“躺平”的生活。
(我和利比亚的朋友)
家人也觉得我来来回回折腾了几年,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挣到什么大钱,劝我安心在国内上班。
可是,温州人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战非洲。
之后,我在国内找到一份外贸工作糊口。我想着扎根在一个行业里,坚持做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收获。日子仿佛归于了平静。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贸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公司的业务维系艰难,客户开发的压力陡增,且一直处于国内断供和国外市场无法采购的状态。
(肯尼亚的餐厅)
07
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危机之后,我觉得非洲一定有更多适合我的机会,而且我嗅到东非的一些不寻常。
这一次,我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不顾是否会感染新冠,最后一次出发了。
2021年初,我一改过去应聘初创公司或者是小公司,在国内找了一个大型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在肯尼亚做建材生产销售。我考虑再三,决定辞职再战非洲。
2021年2月,我第四次来到肯尼亚。这次,命运依然没有放弃扼住我的喉咙。
公司虽大,但管理混乱,官僚作风严重,高管中饱私囊。这直接导致公司巨额亏损和资金链断裂。更为致命的是,2021年9月,整个公司的华人发生了聚集性感染。
(我在穆斯林客户家吃饭)
我那段时间,大家集体隔离在寝室,持续10天低烧,喉咙肿痛,浑身乏力,走路都开始发飘。
因为没有像国内这么好的防疫政策,我们只能通过简单的感冒药和开水自愈。
庆幸的是,我吃了一些退烧药,坚持了大概20天左右,终于转阴了,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后来,我又先后感染过两次。因为前面的感染基础,后面的症状一次比一次轻,恢复周期也越来越短,一般7天就能自愈。
最终,该公司撑到了2021年11月。因为三个月缓发工资,我跟其他很多同事一样选择了离开。
(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
这一次,厄运虽危及我生命,但我没有选择回国。因为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再坏的结果我也可以接受。而在这样的心理准备下,我的人生终于否极泰来
11月份,在同事的介绍下,我跳槽到一家做电子产品生产的工厂,成为了一名经理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鉴于这些年,我一直潜心研究企业管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我重新精简调换了人员,大力缩减成本。管理上,我建立一套完备的自运行系统。
经过长达一年的整顿和调整,有效调动了当地员工工作积极性,打压了业务员的嚣张气焰,生产线品控有了大幅提升,一切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自此之后,我的生活迎来了转折。
(传播中国的筷子文化)
2021年11月,我将老婆也接到了肯尼亚,一起开始了新的奋斗征程。
今年7月,通过我们夫妻的共同努力,我们在东非肯尼亚有了第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全款公寓。
我很喜欢一句话:“年轻人吃亏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吃亏要越早越好。”
我也始终相信黑暗不会没有尽头,如果你们如我一样,深陷黑暗,也许我们离黎明已经不远了!
(我和工厂工人合影)
我是布鲁斯,我依然在不断摆脱命运的束缚。如果你在某一段时刻如我般经历黑暗,迷茫和焦虑,请你只顾前行,终会挣脱枷锁。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人生的赛道上,我愿以梦为马,砥砺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