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渎虹饮山房(上)—苏州游(6)

 梁溪镜明 2022-12-30 发布于江苏

  虹饮山房位于木渎山塘街,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因乾隆下江南必游木渎、游木渎必先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故称此园为乾隆的“民间行宫”。香溪本名山塘溪,因有西施沐浴的香汤倾入,溪水香氛袭人,又称脂粉塘。乾隆游木渎时写诗赞道:“莲叶莲华着意芳,风过香气满池塘。却饶木渎将曲院,艳杀吴姬与越娘。”

西施桥

怡泉亭

  虹饮山房门前的山塘河畔,是乾隆下舟的“御码头”,后在此建“御碑亭”。“虹饮山房”匾额系刘墉所书。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虹饮山房打破了一般江南园林前宅后园的格局,采用的是右宅左园的布置,园中以水景取胜,池亭花木环池而筑,错落有致,尽显“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

  走过门厅,迎面就是舞彩堂。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接见地方官员的议事厅,厅堂的横批“程子四箴”亦为刘墉所书。程子是指北宋理学家程熙,四箴是程熙根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引伸而提出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的行为规则。舞彩堂是座两面厅,厅堂背面正对御戏台,有紫檀木龙椅、案桌供看戏用。

紫檀木龙椅

 “春晖楼”园主人徐世元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意,将该楼取名“春晖楼”。“春晖楼”之二楼是徐世元为孝敬父母而建的戏园,供二老看戏听戏。后来乾隆六下江南必到“虹饮山房”,必到“春晖楼”看戏,于是“春晖楼”又称“御戏台”。

 虹饮长廊墙壁上镶嵌着一扇扇缕空的花窗,窗间挂着一排排御赐牌匾。作为屡受圣眷的私家园林,文人们纷纷留下墨宝,各种字体的书法牌匾挂满了长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