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腊八忌三样,兔年人财旺”

 蔓萝花 2022-12-30 发布于安徽

       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过后,咱中华大地的百姓就要着手准备过年的相关事宜。诸如置办年货,扫房子,蒸年糕,蒸馒头等等。既然腊八节过后,年关就要提上日程,腊八节要怎么过?有什么禁忌?有一句俗语这样说“腊八忌三样,兔年人财旺”。这句俗语说得有没有道理?

腊八忌三样,兔年人财旺。

       腊八,也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出现在农历最后一个月十二月份。那么,腊八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又有什么民俗呢?

       腊八节,是一个祭祀节日。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形成的一个节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么,既然腊八节源于佛教,腊八节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来历?

       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一个国家的王子,由于见到众生生老病死的疾苦,于是就下定决心,寻求一个解决良方。就潜心修炼,刚开始他认为“苦行僧”的修炼方式能成佛,于是就一天只吃一麦一麻。可后来逐渐发现,这种修炼方式,不但不能助自己成佛,反而令身体越来越虚弱。于是就另寻他法,下山后遇到一名牧女,给他奶糜吃(奶和五谷熬制而成)。等释迦牟尼恢复体力以后,便在菩提树下悟道七日,终于在腊八这天得道成佛。

       后来,佛教信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这一天就所有人都吃“佛粥”。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腊八粥。腊八粥历经一千年的传承,各地煮粥的食材略有差异,就如北京就用白米,加之红枣,栗子,核桃,杏仁,莲子,松仁,白果,红豆,花生,玫瑰等等二十多种食材熬制而成。腊八节这天,各个寺庙都会熬制“腊八粥,”供所有信徒免费食用。

       既然腊八节有如此的光辉历史,那么,俗语中所说的“腊八忌三样”到底又是什么?这三样都是什么呢?

一,喝腊八粥越早越好。不宜过了中午才喝腊八粥。

       腊八节的讲究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就要把各种食材准备好,把米泡好。等到凌晨开始,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熬制腊八粥是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不是速成食品。需要熬制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人就会在凌晨三四点就开始熬制腊八粥。为的就是更早的时间喝上腊八粥。这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一句俗语这样说“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所以,人们为了祈福明年有个好收成,就凌晨开始煮粥。为的就是“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二,出嫁的女儿在腊八节这天不许回娘家。

       腊八节既然是传统的祭祀节日。那么,也就逐渐形成每个家庭祈福来年粮食丰收的节日。古人的思想是相当传统守旧的。他们就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儿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只能算做外人,是婆家的人了。如果女儿在腊八节这天回娘家,就有和娘家人争夺“来年粮食丰收”的嫌疑。也就是本来自家粮食因喝腊八粥而丰收,可这吉利事,却因女儿回娘家,被女儿把福气带走一部分。这显然不是古人愿意看到的。逐渐也就形成了俗语“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的说法。当然,这只是古人的传统陋习,大家做个了解就好。


三,腊八节不借钱。

       在腊八节这天,各地均有泡制“腊八蒜”的传统习俗。腊八蒜颜色翠绿,酸脆爽口。倍受人们喜欢。腊八蒜中的蒜和“算”谐音。后来,逐渐形成了,腊八节这天要结算一年的收支情况,一年之内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剩余多少要算清楚。预示今年到腊八节这天,一年收益如何就此打住。如果再出现收支的情况,就是明年的事了。

       如果在腊八节这天借钱,古人看来是非常不吉利的。这新的一年的统计才刚刚开始,就有新的欠账。预示来年财产收益会受到大大的影响。把钱借给别人,等于是把自己的财运也借给了别人,肯定会影响到来年自己的财运。导致财运不好。所以就有了“腊八节不借钱”的说法。

       俗语“腊八忌三样,兔年人财旺”,是古人图吉利的说法。岁末年初的重要节点,古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会人旺,财旺,运道旺。

       以上三种禁忌对古人来说还是比较忌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