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2年,粟裕收到一份特工的手绘图,立即下令:把电报科长毙了!

 冬不拉拉 2022-12-30 发布于安徽

在革命时期,党组织向敌营派遣了大量红色特工,这些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情报收集、传递工作,帮助我方在军事斗争中频频料敌于先,占得上风,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施亚夫,他曾在汪伪政权中卧底,多次立下大功。

图片

施亚夫是江苏人,他15岁加入党组织,开始从事革命运动,不久后被编入张爱萍将军领导的红14军。但可惜的是,14军在向南转移的过程中遭到敌人围攻,损失惨重,其余幸存者一部分并入到赣闽地区的红军中,一部分转入地下活动,施亚夫属于后者,他受党组织委派,返回家乡工作。1933年,他参与领导了一次大罢工,期间有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家伙投敌叛变,出卖了施,他随即被敌特逮捕,在监狱中受尽了折磨。

党组织曾经尝试营救他,但没有成功。直至抗战爆发后,日军空袭炸毁了监狱,他才趁乱逃走,因为迟迟联系不上党组织,便先回到家乡拉队伍抗日。施亚夫不是一个只会蛮干的人,他头脑灵活,行事很圆滑,他先是通过熟人介绍与汉奸搭上线,有意识的从对方口中套取情报,而后再根据情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图片

比如他在得知日本人在苏南的国民党游击队中安插了一个内奸后,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此内奸除掉,帮助国民党军解决了心腹大患。再比如,当他得知有一名新四军干部被日军逮捕后,便想方设法予以救援,最终成功帮助该同志虎口脱险。时间来到1941年,他终于与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回到革命队伍中,粟裕将军给了他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打入刚刚成立的汪伪政权内部,协助党组织开展对敌斗争。

施亚夫接到命令之后,并没有直接找关系联系汪伪,而是先扯起一杆大旗,自称绥靖军第7师师长,麾下有8千余部众。此时的汪精卫正在四处招揽人马,听说苏南有一支如此庞大的武装,立即派人主动与施亚夫接触。

图片

当然,汪精卫也是留了心眼的,他叮嘱联络员,如果施亚夫真有队伍,便立即委任他为所谓的“和平建国军”中将司令官,如果他是虚张声势,就不要再与他接触,即刻回去复命。施亚夫早就猜到了汪精卫会心生疑惑,他提前准备好了一份部下官兵的花名册,上面籍贯、姓名、职务、年龄,甚至枪支编号都一应俱全。

联络员果然被迷惑,相信了施亚夫麾下真的有8千余众,随即委任他为中将,并邀请他前往南京面见汪精卫与日本方面的特使。此后,施亚夫便成了汪伪政权的核心分子,经常出入各种保密单位,总是能接触到许多机密情报,他将这些情报一一传递给新四军,帮助人民武装与敌人周旋,保卫国土。

图片

1942年,日军密谋在南坎设下埋伏,消灭苏南的新四军,施亚夫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给粟裕将军送了两盒香烟,这其实是暗语,表示日军集结了两个联队的兵力要搞大动作。粟裕马上带领部队转移,险险躲过了一劫。事后,施亚夫越发觉得不对劲,新四军行动向来小心谨慎,很少暴露行踪,日军此次怎么会这么准确地得知新四军的位置。思来想去,他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一定是革命队伍中出了叛徒!

施亚夫连忙去找日军指挥官套话,果然找到了罪恶元凶,是新四军的电报科长!他马上派人给粟裕送了一张手绘画,上面画着一只耳机,粟裕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将电报科长逮捕处决。时间来到1944年,施亚夫在一次行动中不慎暴露身份,日军遂准备迫害他。危急关头,他带领2千余人起义,投向新四军,成功逃离险境。解放战争时,他在苏中某军分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为苏地的战后重建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2010年,他因病离世,时年95岁。

图片

抗战时期,像施亚夫一样的同志还有很多,他们受党组织委派,冒着生命危险打入敌营中,利用出众的智慧与敌人斗智斗勇,协助我方打击侵略者,救亡图存。施亚夫是比较幸运的,他躲过了敌人的迫害,成功等到了革命胜利的那天。而有些同志则倒在了胜利的前夕,没能见证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时刻降临,实在令人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