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将38个儿女送国外,临终告诫:不准回中国效力,一女儿臭名昭著

 广州玉 2022-12-30 发布于广东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一个从来没有断过文明传承的国家,在很长一段历史当中,国家实力都排在世界顶端。

然而,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在工业革命当中迅速与世界脱轨,国家实力大幅衰减。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让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从此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受人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份极其屈辱的历史。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也涌现出了许多满心壮志,怀抱救国之念的英雄义士。

文章图片1

故宫

他们不畏生死,勇敢奋斗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还有一些人,面对着如此的危机,心生胆怯,卖国求荣,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当列强的走狗。

在清朝皇室贵族当中,就有着这么一个人。

面对着国难当头,身为皇家后裔,他想的并不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能量去保家卫国,反而勾结外国势力出卖国家利益。

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还将自己的38个儿女全部送到了国外生活。

甚至其中一个,还成了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此人,便是爱新觉罗·善耆

文章图片2

爱新觉罗·善耆

年少充满锐气

在善耆成为出卖国家利益的晚清后裔之前,他也曾经是一位满心壮志的人。

1866年3月15日,爱新觉罗·善耆出生在北京的肃亲王府当中。

他的祖上,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以功勋卓著成为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善耆便是豪格的第十代嫡孙。

善耆的父亲是爱新觉罗·隆懃,当时是晚清政府的内大臣。

隆懃喜好练武,于是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习武,为此他还专门从大内请来了皇家禁卫军的教练来教授武艺。

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之下,善耆从小就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体格也长的十分健硕。

文章图片3

爱新觉罗·善耆

这也让他看起来有一身的锐气。

年少的时候,善耆还是有着一些抱负的。

与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善耆对于嚣张跋扈的洋人十分厌恶,心里总是想着早晚有一天要将这些人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20岁那一年,善耆与几名随从上街游玩。

在走到东集市的时候,突然看到两名洋人在肆无忌惮地欺负一位小商贩。

善耆当即就想要冲过去教训一下这两个洋鬼子。

文章图片4

图片来自网络

结果身边的随从拉着他说道:“少爷,洋鬼子手里面拿着火器,那玩意儿厉害得很,当心伤到了身子。”

听到随从的话语,善耆定眼望去,原来在其中一名洋鬼子的腰间,别着一把左轮手枪。

他随即轻蔑地笑了笑,随后甩开随从的手三步并做两步的走上前去,一把抓住了洋鬼子的胳膊,然后对着其破口大骂。

洋鬼子十分愤怒,立刻就想要拔出手枪来对善耆进行威胁。

结果善耆眼疾手快,在洋鬼子掏枪的时候,一把将其夺了过去。

文章图片5

清末北京城

眼看手枪被夺,洋鬼子当即就张牙舞爪地冲着善耆扑了过来。

结果他们哪里会是练武出身的善耆的对手。

只见善耆摆好架势,左右摇摆,一套近身拳法将两名洋鬼子打得呲牙乱叫、鬼口狼嚎,连忙灰溜溜地逃窜而去了。

前来围观的众人,在看到这番场景之后,顿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纷纷为善耆喝彩。

后来这件事也成为了清朝皇室流传在民间的一个传说。

文章图片6

图片来自网络

承袭王位,志气却逐渐消退

光绪十三年(1887年),年仅20岁的善耆就被封为了二等镇国将军,从此开始掌握兵权。

由于自己的父亲就是管理军队的王爷,所以从小跟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善耆,对此也是颇有经验。

部队在他的管理之下,也是井井有条。

不过,亲身参与到管理部队当中来,这也让善耆深入了解到了清朝部队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心中便有了通过改革强化自身实力的想法。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善耆的父亲爱新觉罗·隆懃去世,他顺利继承了肃亲王的爵位,从此成为了晚清政府的铁帽子王之一。

文章图片7

图片来自网络

刚刚坐上王爷的位子,还没等善耆有所作为,他就遇上了一场百年难遇的大变局。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慌忙出逃。

这些外来的强盗们,在北京城内烧杀劫掠,抢走了大批的财物。

他们还专门冲进了紫禁城内,将无数珍贵的皇家宝贝和文物洗劫一空。

甚至联军总司令摩尔中将还专门穿上了光绪皇帝的龙袍,光明正大地坐到龙椅上让人给自己照相。

当时面对着列强的火炮,善耆指挥着清朝军队上前抵御。

文章图片8

清末北京城

结果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所训练出来的部队,仅仅只用了两个回合,就被洋枪洋炮给冲垮了。

看到这幅场景,往日里充满着报国志气的善耆,瞬间被吓得瑟瑟发抖,再也没有了往日里的锐气。

这个时候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全都被他抛在了脑后,内心当中所想的,都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家族里面的财产。

于是善耆连忙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与其他还未来得及出逃的清朝贵族们,一同逃出了北京城,抛弃了他年少时曾立誓守卫的城池。

等到风波散去之后,为了尽早启动返京,慈禧太后专门命令善耆和李鸿章等人作为代表,去和八国联军商定谈判事宜。

文章图片9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时候善耆早已经被洋人的枪炮吓得肝胆俱裂,在谈判的时候自然是对洋人唯首是瞻。

最终,经过几番谈判,善耆会同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等人,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这份条约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文章图片10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也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这时候开始,也彻底击碎了善耆心中最后一点残存的爱国之情。

而这个时候,善耆又遇到了另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让善耆逐渐开始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

最终从一个满心壮志的晚清王爷变成了一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文章图片11

爱新觉罗·善耆

选择站在历史的对立面

在庚子事变之后,善耆接到了慈禧的命令,返京与八国联军乞和谈判。

这个时候,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日本军队的翻译,川岛浪速

在与八国联军的谈判期间,川岛浪速总是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善耆提供“帮助”。

两人在几番接触之下,觉得十分投缘,在政治见解和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上,更是有些相见恨晚的意味。

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没过多久,就结拜成为了异性兄弟。

文章图片12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关系的变化,善耆对川岛浪速也是越发信任。

在两人的日常聊天中,川岛浪速经常对善耆说道:“日本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从古到今都是中国的兄弟,两国都是受到洋鬼子欺负的受害者,所以大清应该相信他们的诚意。”

当时晚清政府虽然在甲午战争当中输得很惨,但是在一千多年的固有思维的影响之下,王室成员当中许多人对于日本仍然并不是十分看重。

而在善耆的心中,相比于日本,也是更加厌恶和畏惧西方国家。

于是,在川岛浪速的洗脑之下,他也逐渐听信了此番谗言,心中竟然开始产生了对日本的亲近之情。

后来,北京爆发了民间抗击洋人势力的爱国运动,善耆受到命令带领部队前去镇压。

文章图片13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时候他又接受了川岛浪速的建议,根据日本警察法和北京城的现状,编成巡捕队,大肆批捕捉拿民间爱国人士。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革命党发动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晚清政府。

这让善耆顿时慌了神。

毕竟清朝倒台,就意味着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室王爷失去了将老百姓踩在脚底下的权力和地位。

于是善耆愤然地拒绝在溥仪的退位诏书上签字,并且还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寻求帮助。

文章图片14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时候,他已经完全将个人利益凌驾在了国家和民族之上。

于是,善耆开始向曾经欺压自己的外国列强卑躬屈膝。

在他们的扶持下,善耆与良弼、溥伟、铁良等一些仍然对清朝抱有一丝幻想的皇室后裔组建了“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

从这个时候开始,选择站在了历史洪流的对立面。

这样的选择自然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