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为啥更有优势?马斯克直言不讳:没有其他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老方说 2022-12-30 发布于山东

电动汽车是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大科技和消费浪潮,而特斯拉作为这股浪潮的一个“火车头”,无疑有媲美苹果品牌的领先优势。

特斯拉后面的电动车玩家都在拼命追赶,如马斯克所说:

就让他们追着我跑吧,这样他们才能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足以驾驭价格竞争,比如当特斯拉降价的时候,那些跟特斯拉对标的电动车品牌怎么办呢?

特斯拉可以做到降低价格后还能赚钱,而其他品牌就很困难。

特斯拉为啥更有优势?马斯克在一次对谈中就直言不讳的指出,相比特斯拉,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做到下面这点:

汽车能够通过合适的更新实现自动驾驶,这一点非常关键。

所以有人说特斯拉其实是卖软件的,它不指望靠卖汽车硬件赚钱,当然硬件还是能赚钱的,不过是战略侧重不一样。

只要是购买了特斯拉的汽车,那车主为了体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更多服务,就不得不持续购买特斯拉的软件包。这是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其他车企对此还是望尘莫及的。

特斯拉不光是有品牌的势能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在维度上超越了竞争对手。

从这点来说,想要真正成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需要具备很强的研发实力才行。虽然国内的“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和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等车企都在加码研发,但追赶需要巨大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虽然不是直接生产硬件,但华为这样以研发为核心优势的科技公司下场,无疑对特斯拉形成有力的挑战。华为的经营模式就是,“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比的领先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充分获取'机会窗’的超额利润。”

华为的资源配置采取压强原则: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毕竟不是哪个企业都能随时抽调数千人,投入几十亿,大力投入研发的。研发实力才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护城河,由此而言,在以后的电动汽车赛道上,绝对是“剩者为王”,能够活下来的品牌不会太多。

“未来智能座舱分为两种,一种是鸿蒙座舱,另一种是others。”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华为早已沉淀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因此余承东才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任正非就谈到过特斯拉,他说华为几十年都在艰苦奋斗,像一只大乌龟一样专心往前爬:

爬呀爬……一抬头看见前面矗立着“龙飞船”,跑着“特斯拉”那种神一样的乌龟,我们还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过他们吗?

任正非认为华为作为“宝马”型企业,是有可能追上“特斯拉”的:

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任正非还指出,华为具备平台优势和知识、技术人才的优势,所以华为可以实现后发而先至,“当发现一个战略机会点,我们可以千军万马压上去,后发式追赶,你们要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这就是和小公司创新不一样的地方。”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在谈及华为加持下的问界销量攀升的时候,他表示这不在于华为的品牌和渠道,而在于“华为强”。

他对华为的研究很深,他认为硬件、软件都应该像苹果和华为公司一样搞平台化研发,所以理想其实也在做平台化努力。另外特斯拉之所以比“蔚小理”有成本优势,关键是特斯拉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己做,特斯拉的成本比它们要少好几倍。

这里要说明一下,所谓平台优势,除了资本、人力资源等优势外,平台主要是有均衡能力,没有短板,各方面都很强。

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在学华为,他认为华为的认知和体系都是非常强的,其他公司都认为产品的毛利率来自于销售、品牌,而华为却认为毛利率来自于研发,毛收入来自于销售。

在几家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是很早就开始做全栈自研的公司,蔚来创始人李斌认为蔚来的底层思维和系统架构的能力还是有优势的。

但相比特斯拉的领先优势,其他玩家都很被动,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马斯克对特斯拉很有信心,他坚持自己对特斯拉的预测:

特斯拉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很多韩国人相信马斯克的“相信”,所以他们买了很多特斯拉的股票。不知道他们在5年后是否能够见证这点。

哪怕利润为负(实际上特斯拉的毛利率高于其他任何公司),只要现金流良好,马斯克也认为特斯拉整体是健康的,而且“特斯拉团队非常强大”。

不过马斯克也对竞争对手发出了警告,他指出当市场需求不变(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市场需求提振销量,特斯拉不排除进一步降低价格的可能。如上面所说,特斯拉可以通过后期升级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特斯拉从而赚很多钱,这等于每卖出一台车,就等于给特斯拉贡献了持续的收入来源。软件的规模化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想一想微软就知道了。

特斯拉可以做到这点,其他公司目前还需要努力追赶才行啊。

不过,尽管这样,也不意味着其他玩家没有机会。

比如在豪华车区间,通过打造个性化和差异化仍然可以创造出可观的市场机会。随着市场走向成熟,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格局。特别是在硬件层面,哪家电动车品牌都不可能做到赢家通吃。

当然细分市场意味着“小而美”,空间就那么大,这跟特斯拉所面对的巨大市场空间(几十万亿的市场)是没法比的。

只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总量就有2000 多万,这意味着一个品牌每年只要割走一小块蛋糕,也可以活得很好。这大概是李一男当初决定造车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一直是苹果公司雄霸天下。我们还是希望有一家中国公司能够战胜特斯拉,避免特斯拉像苹果一样制霸行业的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