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顺利举办

 昵称37581541 2022-12-3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2022年12月91221,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2022)在腾讯会议如期举办于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

红学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立项举办,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端学术论坛。本年度红学论坛依旧以《红楼梦》为对象,力争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学科建构、关注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使红学话语具有民族特色,自成体系。红学论坛创立宗旨是为推出学术话题、活跃思想、引领发展,为红学研究者以及爱好者提供精神营养,寻绎文学经典价值,守正创新,对话文学经典,突出文学本位,不忘初心,为红学再出发提供发展道路。

本年度论坛共四期,分别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平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鲁迅文学院王彬研究员以及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为主讲嘉宾,宏观与微观兼具,对《红楼梦》研究的当代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2022年12月9日下午,论坛首期以“红楼梦传播与接受的价值取向”为主题,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平教授为主讲嘉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孙伟科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对话嘉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王慧副研究员。主讲环节,王平教授归纳总结《红楼梦》在传播与接受中的价值取向为:文学审美价值、艺术表现价值、人生哲理价值、情感认同价值、历史认识价值、政治功利价值、社会批判价值、伦理教化价值、商业娱乐价值、传统文化价值十种。通过总结《红楼梦》在传播与接受中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并分析产生原因,对更好地把握《红楼梦》的多重价值,避免对小说价值取向的扭曲有重要意义。在学术对话环节,王慧副研究员紧扣本次论坛主题,以卜万仓在1944年拍摄的电影《红楼梦》为例,开启自己的智慧分享。本期论坛最后,王平教授、王慧研究员及主持人孙伟科教授回应观众留言提问。

图片

12月13日下午,第二期论坛主题为“《红楼梦》里的生活美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胡晴研究员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对话嘉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审陶玮。主讲环节,顾春芳教授由物质到精神向度,选取小说中饮食、戏曲以及香文化三部分展开讲述。她通过讨论《红楼梦》中洋溢的生活美学,不仅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人的优雅生活和品位,还借由《红楼梦》中的生活描写,由物质性的现实生活来通达精神,揭示小说生活描写的段落背后所蕴含的形而上的哲学价值。对谈环节,陶玮老师总结生活美学在《红楼梦》中表现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说明“琴”在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在《红楼梦》中表现的生活美学思想。本期论坛的最后,主持人胡晴研究员邀请顾春芳教授和陶玮老师对论坛现场观众的留言和提问予以回应。

图片

12月16日下午,第三期论坛以“红楼服饰折射的历史背景”为主题展开。本期论坛由鲁迅文学院王彬研究员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卜喜逢副研究员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对话嘉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张立敏研究员。主讲环节,王彬研究员以王熙凤与宝玉的服饰描写为对象,小说的历史背景。他以第三回凤姐第一次出场的服制和用色,指出人物着装具有清代服饰的符号特征。同时,又通过分析宝玉的服制、发式等方面,指出作者在人的形象与年龄、戏剧与真实之间,寻觅到了平衡的支点,从而为自己留下创作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猜想的空间。张立敏研究员在对谈中以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的典故和《礼记·冠义》文本为例,说明穿衣戴帽虽为日常,但却对个人人格塑造、社群融洽、国家秩序和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红楼梦》虽故意模糊时代特征,但却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显与露,使读者拥有曲径通幽的阅读体验,促成《红楼梦》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会后,主持人卜喜逢副研究员邀请王彬研究员和张立敏研究员对现场观众的提问和留言予以回应。

图片

12月21日下午,第四期红学论坛以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主讲的“《红楼梦》的家族情结与文学书写”收官,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李虹副研究员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对话嘉宾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孙大海助理研究员。主讲环节,苗怀明教授图文并茂,穿越古今时空,生动地展示了曹家在南京的地理活动空间,并回顾了曹家在南京六十六年的家族历程。他通过梳理曹雪芹家族情结在小说中的三种情感体现,进一步从家族角度总结《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孙大海助理研究员在对谈中简要总结讲座内容,并为如何把握作者个人经历和小说文本性质间平衡提供了一些角度。

论坛最后,孙伟科教授为本年度论坛作学术总结。他表示,论坛的参与嘉宾知识广博,学养深厚,他们借助《红楼梦》为广大爱好者们培养文学趣味、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品鉴能力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依旧为促进红学界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年度四期论坛内容多样,真正地凸显了以文学为中心的阐释角度。在总结各期论坛内容后,他表示,只有对《红楼梦》文学性的思考和探讨不止,红学才能拥有无限的新面貌,才能让红学品格真正与时代、与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要求相适应。希望四期红学论坛不仅能向大家传递优秀的红学研究成果,同样也给予一种方法的示范,让红学论坛成为红学同好者们见面和交流的平台,真正为红学新征程发挥引领作用,示范红学“以文学为本”的学术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