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时地利人和都来了!这一次,南站遇到“对的人”

 金之桥 2022-12-30 发布于广东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越是困难时期,越能考验一家房企的韧性。

最近的楼市很冷,不少房企纷纷倒下,但也有一些房企逆势而行!比如新鸿基地产、太古地产、新世界等老牌港资房企,纷纷加大对内陆市场的投入。

最新的消息是,新鸿基地产在大湾区的布局持续深拓

11月22日,新鸿基地产成功投得香港西九文化区(西九)艺术广场大楼项目。而在2019年11月,该企业曾以422亿港元的总价投得西九龙总站上盖商用地块,总建面约30万方,是中国香港近年来面积最大的商业用地。

香港西九文化区(西九)艺术广场大楼项目效果图

差不多同一时间,广州南站ICC位于南站东广场的写字楼地块亦开始动工,首批住宅也将达到预售条件。广州南站ICC是新鸿基地产布局大湾区、投资过百亿的一个重量级项目,去年以70.82亿元的价格,拿下南站核心地块,总建面约86万方。

而在更早的2018年,新鸿基地产还成功投得广深港高铁庆盛枢纽地块,将投资约60亿元,在广州南沙打造一个大型TOD综合体。

新鸿基地产庆盛TOD

在如今的形势下,听到这些信息,无疑是很振奋的!毕竟,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是最难的,当前的市场,真的很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那么问题来了,新鸿基地产为何对广深港高铁情有独钟,并斥资数百亿元,以“承包之势”陆续布局西九龙、庆盛、广州南站三大枢纽地块呢?

要知道,港资房企向来以谨慎而著称,负债率普遍很低,几乎没有什么冒进的决策,尤其是新鸿基地产,2021年的净负债率只有17%,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说两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内陆最稳健的万科和龙湖,负债率分别是80%和75%。

所以,如此谨慎和保守的新鸿基地产,为啥会相中一条高铁,尤其是很多人都看不懂的广州南站呢?

有人说,企业的第一重境界是做产品,第二重境界是做模式,第三重境界是认清“时与势”。

新鸿基地产确实是顺势而为的高手:无论是80年代落成的沙田新城广场,或者是20年前参与香港中环IFC的开发,还是十几年前打造位于港铁九龙站的香港ICC,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们对趋势的敏锐和成功布局。

这一次,南站又遇到什么样的“时与势”?

01

天时与地利都有了

广州南站终于等到它的“时与势”

首先问一个问题,等一场“时与势”,需要多长时间呢?

答案可能是十年。

以珠江新城为例,也是发展了十余年才成为广州的CBD。它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在珠三角有一个CBD来办公,这种需求就是珠江新城成长的最佳土壤。

上海虹桥也是如此,它的机遇来自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10到20年前,上海有陆家嘴一个CBD就够了,没有虹桥什么事儿,但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周边城市的商务人员需要更加频繁的跨城沟通,这就是虹桥的“时与势”。

所以,说一个地方“十年不成城”,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造一个成功的CBD真的需要这么久,而且还得有“时与势”的推动。

上海虹桥 图源:上海虹桥微信公众号

“时与势”如果没有来,就只能等!

来了,就一定要抓住!

今天的广州,继珠江新城、琶洲之后,最大的“时与势”是什么?

我认为是: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推动高铁站周边的开发进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的这个观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经过十年的等待,广州南站,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天时”:

正如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大量的跨城商务需求,从而催生了虹桥CBD,而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已经孕育了西九龙板块,下一个种子选手必定是广州南站。

新鸿基地产打造的香港西九龙TOD

——原因无他,广州南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又是亚洲最繁忙的高铁枢纽,它的区位能力、流量能力几乎没有对手,这就是它的地利。

图源:广州房产

写到这里,大家总该明白为什么南站“十年不成城”吧?

因为十年前还没有大湾区啊!彼时的珠三角,还没有形成一张网,商务人群对南站这样的跨城交通枢纽没有太大需求。

但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一体化程度加速,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商务人群对南站的需求与日俱增。

今年国庆期间的广州南站 图源:南方+

在此背景下,南站新城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

02

国家队与新鸿基地产来了

补齐南站最后一块拼图

在得到“天时地利”之后,南站终于等到了最后一块拼图——“人和”。

过去十年,南站的进度较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等到对的人

作为亚洲客流量最大的高铁枢纽,广州南站区域如何发展、找谁来开发和运营,都尤为重要。

在经历近十年的蹉跎之后,南站先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2021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南站被定位为世界级超大型TOD。

随后,南站也终于等到“对的人”,一个是代表国家队的广州城投,另一个是优质物业及运营的港企代表新鸿基地产。

有了政府的主导规划,再加上这两位学霸的助攻,南站的建设突然加速,这两年来可谓乘风破浪:

栋栋写字楼拔地而起,中建四局总部、李锦记华南总部、健力宝华南区总部、三雄极光总部等均已签约;广州城投已接手10万人超大足球场,核心区总部大厦路福、奥园、荣耀均已交付运营。

另外,南站版“花城汇”准备交付,粤海天河城运营的南站喜街已经开业;当然,块头最大、业态最丰富的,还是位于南站核心区的TOD大型综合体项目——广州南站ICC

广州南站ICC规划效果图

项目体量约86万方,以“东商务、西交通”为总体布局,集商、住、行于一体,配套齐全,预计从2025年起分阶段落成,目前建设进展亦十分迅速:

去年4月拿地,在同年12月,住宅部分便已动工;今年11月,在南站东广场的写字楼地块也已动工。

注意,以上讲的都不是PPT,而是肉眼可见的东西!谁要再说“南站不城”,就真的OUT了!

03

南站要搞TOD

为什么会选新鸿基?

写到这里,必须要先补充一句:TOD究竟是什么?

TOD,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通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进行片区一体化开发,打造集商住行、生态、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片区中心。

简答来说,就是链接交通枢纽、链接商业产业、链接生活文化、盘活并服务周边片区的“交通+商业+生活”综合枢纽。这样的项目,涉及到工程技术、多部门协调能力,以及设计、招商、运营等方方面面,投入大、开发周期长,是一项复杂度特别高的事情。

更何况是南站TOD:衔接多条交通线路,从铁路集团、交通局、发改局甚至园林局和新中轴公司,省市区各级的多个相关部门机构都要去协调,在开发、工程、空间、设计等环节还要分别对接20多家顶级专业顾问。

这么复杂的TOD项目,不是什么发展商都能胜任的。

要之前,很多项目就是因为没有找对发展商,导致项目搁浅,耽误了片区发展。

因此,要做成南站TOD这样的世界顶级TOD项目,有三大必要因素。一是资金实力,二是开发经验,以及综合的运营能力

而新鸿基地产的实力毋庸置疑。1972年上市,资产总额8072亿元港币,标准普尔评级A+、穆迪信贷评级A1 。有着这样的基础,项目前期开发、设计、建筑、筹备等环节,才能不惜重金投入、悉心打磨。

稳健的财务也让项目的自持比例可以达到一个高水平——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能使项目品质保持新鸿基地产一贯的高标准;另一方面,避免了项目临时转手、规划用途改变的风险。

对南站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担心兑现速度!

开发商的资金实力,为后续建设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多年来在全国重点城市的地标级TOD项目,亦为新鸿基地产积累了丰富的操盘经验与能力。

新鸿基地产商业运营的水平更是毋庸置疑了:

从香港高端商场的代表——香港IFC与香港ICC,到浦东陆家嘴国际金融区的上海IFC,在广州更有华南潮流时尚标杆的天环Parc Central和位处CBD满足高端家庭精致生活的天汇广场igc,接轨国际趋势与品质资源,亦融合本地特色文化,成为当地生活消费、休闲社交的地标。

拥有“维港门廊”美誉的香港ICC、IFC

不止如此,由新鸿基地产开发的香港凯旋门、天玺、以及广州峻林都是行内知名的豪宅标杆。

以峻林为例,2012年首期发售至今,该小区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人居质感、配套设施,都可以说是“十年如新”。除了居住舒适度,峻林的保值力也相当不错,我们自己上二手平台看一圈就知道,它的流通性和价值有多坚挺

峻林

另外,TOD项目往往都要引进产业、服务业,一般的地产商缺乏这样的资源,而这正好是新鸿基地产的强项,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号召力是有目共睹的:

已成功打造了香港ICC(香港环球贸易广场)、香港IFC(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上海ICC(上海环贸广场)、上海IFC(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地标商办项目,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就是冲着新鸿基地产的招牌才进驻这些办公楼的。

从左至右分别是苏州ICC、成都ICC、上海ICC、香港ICC

在此意义上,由新鸿基地产来参与建设南站TOD、打造广州南站ICC,可谓众望所归,南站也终于等到“对的人”。

04

新鸿基的品牌画像:

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花钱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全城瞩目的广州南站ICC到底长啥样?

正如前面所介绍,项目位于南站核心区,将打造成一个体量大、配套全的超级城市综合体,涵盖写字楼、商场、酒店、住宅、公寓及公共交通设施等丰富业态。

这将是新鸿基地产在广州的一个“集大成者”项目,尤其是商业体量超过“天汇广场igc+天环”。

商业也一直是南站最缺的东西,这次可以说给南站带来了活力之源。由于项目还在建设中,现在只能看效果图

广州南站ICC项目规划效果图

关于细节方面,大家只要逛过天环、天汇广场igc就能大致get到广州南站ICC是个什么样子

比如我对这两座商场最深的印象,就是档次感,无论建筑的选材用料,还是颜值、门店品牌,在广州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也让它们成为城中潮人必打卡的地方。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两座商场的母婴室、洗手间都做得特别的干净和人性化。潮人偏爱的天环,从天台、连廊甚至楼梯都能满足拍照打卡需求;而天汇广场igc,则是很注重儿童游乐空间的设计,我只要和家人逛商场,首选就是这两家,确实很方便。

位于广州天河路商圈的天环广场

别以为做到这些这很容易,它们都是以牺牲商业面积、增加各种成本为“代价”的。

另一个让我很有印象的事情是,位于igc天盈广场的东塔,原本是一栋散售的写字楼,居然被广州商务局评上超甲级写字楼,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超甲级写字楼基本上都是大业主自持的,散售型写字楼很难评上的。

在广州,超甲级写字楼真的很少,目前除了igc,全广州也只有中信、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东塔)、西塔等寥寥数个。

那这个楼是怎么评上的呢?原来这栋写字楼是由新鸿基地产旗下的物业公司在管理和运营,所以这栋楼虽然散售了,但品质感、招商能力都非常好,获得了业内与政府的一致认可。

可见,物业服务对提升一栋写字楼的档次感,真的很重要。

写到这里,新鸿基地产的品牌画像大致已经可以勾勒出来了:特别注重细节、讲究品质,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花钱,而且物业服务好,能够有效拉升楼宇的档次感与服务感。

广州天汇广场igc商场

我相信,这个品牌画像同样会注入到广州南站ICC。

项目邀请了NIKKEN、SOM、KPF等国际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共同打造,这些机构曾成功打造过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一号、中国香港ICC等地标项目,实力非凡。

写到这里,很多朋友都关心广州南站ICC的最新进展。编辑特地打探了一番,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多个地块在陆续施工,近期也将要推出住宅产品了。

如上所示,项目住宅板块与南站写字楼集群仅一街之隔,旁边还有一条恬静、舒缓的小河,可以说闹中取静、动静相宜了。

关注南站的朋友都知道,南站的发展理念是产业优先,产业用地很多,但对住宅用地极为克制,仅有的几个住宅项目也只能算“南站TOD概念盘”。

在仅仅4平方公里的南站核心区,纯住宅项目本来就不多,高质量的项目更是稀缺。要投资未来,要为生活增值,广州南站不失为一个“顺势而为”的选择。

相信广州南站ICC住宅项目推出时,会引起市场人士以及广大置业者的关注。

新鸿基的作品,向来值得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