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平和平解放,跟随傅作义起义的四个军长是谁,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君临天下100 2022-12-31 发布于湖北

国破山河在,战争会带给一个国家永久性创伤,许多名胜古迹都会随之被破坏,例如八国联军时期的圆明园。北京作为我国古都,他不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他对我国的历史意义非凡。

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人毛泽东同志非常在意北平是否能够和平解放。但万幸的是,北平当时的军事长官傅作义,成功起义,北平随之和平解放。那么傅作义为什么会选择起义,而跟随他起义的四位军长结局如何呢?

表面兄弟,面容虚伪

解放战争过程中,国民党蒋介石暴露出了太多太多的问题,首先最严重的一点,就是任人唯亲。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军官高层派系林立,有桂系、嫡系、绥远等等,这些地区派系一定程度上干扰到了最终的军事决定。

所有手握军权的军官高层他们想的并不是如何打赢战争,而是如何才能用最大程度消耗其他派系的军事实力,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蒋即使有通天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无法调动除嫡系部队外的其他部队。

拿出一个案例来说,在辽沈战役中就充分爆发了这个问题。在蒋介石的军事安排下,傅作义应当早早的从北平包夹解放军,但是蒋介石的做法太过虚伪,给傅作义一种自己部队在当炮灰的感觉。

所以,傅作义拒不服从命令,并且从新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但是最终随着辽沈战役结束,这个计划也随之破产。此时蒋介石已经对傅作义非常不满了,但真正在傅作义寒心的,则是在平津战役上。

平津战役,瓮中捉鳖

随着辽沈战役以及其他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傅作义部决定退守平津地区,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布置防线。我军非常了解敌人这一部署,于是选择分隔包围敌人,来个瓮中捉鳖。

随即,我军开始攻打新保安、张家口前其实已将此地驻军牢牢的封死在了口袋里。战役打响后,敌人虽然拼命突围,但是无奈没有任何突破口,经过数日激战,我军歼灭105军七个师共计5.4万人。

自此之后,我军陷入了两难抉择。首先北平和天津先打那其实都无所谓,国民党败局已定。但是平津毕竟是古城,解放军并不想破坏我国的文化瑰宝,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希望国民党傅作义部可以统一和谈。

此时傅作义面对华北战场上的败局已经无力回天,但是傅作义身边有几位军长是不同意的。正在此时,我军为了逼迫傅作义今早做出决策,开始攻打天津。迫于压力下,傅作义开始了动摇,他知道蒋介石是任人唯亲的人,他想撤,蒋介石不一定会让他撤,一定会让他死守,如果不撤,那么只有和谈才是唯一出路。

随后,傅作义再一次在内部提出起义事宜,虽然众多军官还是反对,但这次有四位军官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这四位军官分别是李士林、黄翔、朱大纯、安春山。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傅作义再也没有了估计,开始了和谈事宜。

和平解放,为国奉献

只要有和谈的心,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很快,解放军就与傅作义取得了联系,并且成功解放北平城,平津战役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平津战役结束预示着三大战役均以解放军胜利而告终,长江以北再无大战。

随后,虽然我党再次与国民党洽谈统一大业,但是均遭受国民党无理要求。最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一举将蒋介石赶到了台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将军不仅被邀请在天安门上参加了开国大典,并且在后来还被任命为水利部部长,为我国水利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而帮助傅作义起义的李士林、黄翔、朱大纯、安春山四位将领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后来,朱大纯在南京军事学院任职教员,李士林官居张家口水利局局长,但比较可惜的是天妒英才,1958年李士林将军病逝,安春山则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等职,只有黄翔将军一直跟随着傅作义,与他一起共事。

结语

可以说这几位将领,在起义后依旧秉持着国家民族大义,为国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祖国不会忘记他们在平津战役中的起义,因为他们,才让北平免受炮火洗礼,各类名胜古迹均幸免于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