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来袭,暴发性心肌炎尤要警惕

 小毛头书屋 2022-12-31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冠来袭

暴发性心肌炎尤要警惕


图片

近日,第一波遭受感染高峰的新冠感染者们已经陆续“阳康”,但是近期网上流传的“阳后小心患上心肌炎”这一话题引发人们新一轮的忧虑

“我的心跳好快,要不要去医院?”

“阳了好几天了,突然感到心慌,怎么办?”


图片

有人不禁会问:

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

它和新冠有什么关系?

怎么会这么严重?

且看心内科医生为你解惑


图片

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诱发,是一种以心肌组织严重水肿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常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生命体征的不平稳,如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甚至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

图片

图片

图片

20余种病毒可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为主。此外,腺病毒、甲流H1N1、EV-71、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报道逐渐增加。

病毒感染后,会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发生心肌细胞毒性反应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凋亡。需特别指出的是,暴发性心肌炎不仅只是心肌受损,病毒侵袭、免疫激活、细胞因子释放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因此暴发性心肌炎严格意义上是一个以心肌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冬季发病较多,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平时身体健康、无基础器质性疾病的青壮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图片

很多人会问,新冠病毒会引发暴发性心肌炎吗?

答案是,新冠病毒感染同样可以引发暴发性心肌炎

2022年4月12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官方杂志《循环》(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对欧美23家医院5.6万余名住院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分析发现,每1000人中明确/很可能有2.4人发生急性心肌炎。这些急性心肌炎患者平均年龄为38岁,61.1%为男性。

图片

2例COVID-19相关急性心肌炎患者的组织学表现和心脏磁共振成像

图片

暴发性心肌炎症状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会在数小时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或晕厥发作,甚至猝死,然而其早期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且不典型。

01

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咳嗽、腹泻等。

02

心肌受损表现:极度乏力、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心悸、头昏、食欲明显下降等。

03

血流动力学障碍: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皮肤发花、肢端发凉、大汗、少尿,浮肿、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甚至猝死。

04

其他器官受累表现:肝功能损伤(肝脏迅速增大、肝酶极度升高)、肾功能受损(肌酐明显升高、少尿、无尿)、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图片

暴发性心肌炎治疗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

1. 严密监护:所有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均应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严密监护。

2. 一般治疗:吸氧,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进食清淡食物,对症降低体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补充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3.抗病毒治疗

4. 免疫调节治疗

(1)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毒素作用,消除变态反应,增加心肌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改善心室收缩功能。

(2)免疫球蛋白(IVIG):帮助机体清除病毒,降低免疫反应,减轻细胞损伤,减少恶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脏功能。

5.  生命支持治疗是“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的中心环节

(1)循环支持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心脏作功,增加前向血流,增加体循环灌注,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体外膜肺氧合(ECMO) 是“人工心脏”和“人工肺”的结合,它能将血液经管路引到体外,通过膜肺氧合后,再泵回体内参与全身循环灌注,通常与IABP联合使用,使心脏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脏功能的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

(2)呼吸支持

首先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若配合不佳或效果欠佳,可行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

(3)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可清除体内毒素,减轻炎症反应,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组织水肿,改善因心功急剧恶化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每天可进行8-12小时,甚至更长。


6. 药物治疗:在生命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加用药物治疗。

7. 心律失常的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快速性房颤及室颤应积极电复律;缓慢型心律失常急性期首先考虑植入临时起搏器;已度过急性期,全身状态稳定,心律仍未恢复者,需考虑植入永久起搏器。

图片

2022 ACC关于COVID-19相关心肌受累的处理原则

图片

转阴后需注意哪些?

新冠康复者在1~2周内最好静养。经历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人体免疫功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紊乱表现,即淋巴细胞数值和功能会在感染急性期降低,后续随着疾病恢复,再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大多人这个“免疫紊乱期”会持续1~2周。期间,其他病毒、细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尤其是在冬季流感高发期。


训练强度需按阶段逐渐恢复

转阴后的体能锻炼,医生表示可以分为五周进行,每周为一个阶段,循序渐进。
第一周要从感染前运动强度的25%至50%开始,适当做一些拉伸运动。第二周恢复到70%,第三周到80%,第四周达到90%,第五周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中,前两个阶段最为关键。第一周运动和休息时间比为1比4,第二周上调到1比3,非连续性的运动每周2到3次为宜,这个时间比例不会让人特别劳累,对心脏、肌肉的恢复也比较好。前两周过后,可以根据自身感觉适度上调锻炼强度。
转阴后恢复运动期间要加强营养,果蔬中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够帮助快速恢复,牛奶、鸡蛋等蛋白类的摄入对机体恢复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本身能够促进组织器官的自我康复,增强机体产生抗体,调动免疫系统。

图片

暴发性心肌炎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差异很大,及早识别、及早诊断是启动暴发性心肌炎救治的关键,及早预判病情进展、及早采用“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暴发性心肌炎的救治成功率,挽救生命。

图片

医生有话说

图片

图片

暴发性心肌炎有先兆

及时识别是关键

前驱症状不特异

发热、咳嗽和鼻塞

咽痛、腹泻、流鼻涕

莫大意

症状加重需警惕

胸闷气短,头晕心悸

呼吸困难,肌肉酸痛

下肢水肿,小便量少

食欲减退,极度乏力

眼前发黑,甚至晕倒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文 字:心血管内科 郜珊珊

编 辑:陈佳琦

责任编辑:庞 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