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陲春秋》杨振华云南剿匪记——一、进剿大雪山

 大美洛宁 2023-01-01 发布于河南

杨振华云南剿匪记
杨振华,洛宁县景阳镇杨岭村人。1941年开始在学校给中共地下党作交通员工作;1944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5年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洛南支队。历任战士、警卫员、政治工作员、政治指导员、副教导员、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1961年6月,任中共盈江县委书记处书记;1964年9月,代理盈江县委书记;1965年5月,任盈江县委书记。调离盈江后历任云南省保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德宏州工委副书记、地委副书记、州委书记,云南省玉溪市行署专员和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边陲春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军区步兵第3团(边防3团)的防区,南从大盈江古里卡起,北至月亮石丫口止,全长214.6公里,纵深45至130公里,均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辖。与邻国缅甸的克钦邦相接壤,正面与密支那、八莫相望。驻地盈江县,分八个区、卡场、苏典两个文化站,共65个小乡,居住着汉、傣、景颇、傈僳、阿昌、崩龙、白族、回族等民族,盛产大米、甘蔗、花生、菠萝、咖啡等作物。
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后,流窜到边疆地区的国民党残部、特务、土匪、地霸与反动上层互相勾结,到处进行造谣、煽动、抢劫、暗杀等破坏活动,拉拢人员发展组织,企图颠覆我人民政权。
1952年初,逃亡缅甸的蒋匪军残部保2师4团王清书部由16人发展到300余人,地霸武装周英匪部,由40人发展到110人,土司景开文武装由10人发展到140余人,特务组织三义党也发展到300余人,并组成了120多人的反共救国军,加上旧有的青、红帮240人,青年会170人,一贯道341人,耶稣教徒1200余人,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反动势力。由于连年战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以反动势力层层压迫,处处敲榨,时时骚扰,盈江人民仍旧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肚的悲惨生活。
部队进驻盈江后,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贯彻“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三者结合的方针,有力地打击了各种反动势力,帮助边疆人民巩固政权,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发展地方经济。在基本群众中选拔苦大仇深的积极分子参加民兵,壮大军事打击力量。十多年来,共进行大小战斗89次,毙敌85名,伤敌72名,俘敌301名,政治瓦解957名,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
一、进剿大雪山
大雪山位于镇康、耿马、缅宁、顺宁、云县等县交界地区。主峰海拔3504米,逶迤连绵200多公里。山崖险要,森林覆盖,道路崎岖,人烟稀少。云雾笼罩,阴雨绵绵。南定河穿山切谷,急湍湍奔向境外。
大雪山区域原系耿马韩土司的属地,长期以来为匪徒杨子春及其帮凶黄金龙、罗绍文、李绍昌、郑崇安、何朝祥、申小青、吴乔云等多股匪盘踞。趁我部队及政府工作队初进雪山之机,伙同帮凶黄金龙、宇小旺、字光斗及云县匪首李志仁等,在大雪山南定河东西两岸聚众叛乱。他们有300多人,机枪4挺,步枪两百余支,还有冲锋枪、手枪,与当地地主恶霸和境外蒋匪残余相勾结,妄图据险扼守长期与我为敌。
匪首李弥(蒋匪第8军军长)、龙军(沧怒纵队司令)又委任杨子春为“反共救国军”沧怒纵队第二支队司令之职。该匪自此更加逞威驭风,大肆烧杀抢掠。在芹菜塘等地杀人放火,将人头挂在大路边的树上,并在旁边写上:“谁给解放军送信带路,就杀谁的全家”。同时,进行欺骗恐吓宣传:解放军杀人不见血,老年人杀光、男青年抓兵,青年妇女编成慰劳队。解放军来了都要跟我上山,谁家不跑就杀谁。谁接近解放军,晚上就派人来杀谁。解放军到哪村不送情报,就把哪村人杀光。
由于土匪的欺骗宣传,我军所到之处,群众闻风而逃。如:干喇村117人,只有4个走不动的老大妈在家;化来村140人,只有3个瞎眼女人在家;芹菜塘等村,跑得竟连一个人也没有。甚至猪、狗、牛、羊都赶上山去了,给我军进剿股匪增加了不少困难。
我3团于1952年5月12日奉命进驻临沧地区镇康县大雪山,执行南定河两岸的剿匪任务。主要作战对象是逃窜缅甸的蒋匪第8军军长李弥残部与罗绍文掌控下的杨子春股匪。罗绍文是国民党镇康县的县长,老家就住在大雪山东区的大岩房村。他直接操纵的杨子春匪徒所属有3个大队,大队长分别是祝文龙、吴乔云、“歪把老三”。这3人原都是罗绍文时代的官僚、地霸。解放后,誓死与人民政府为敌,期盼国民党反攻大陆和第三次世界大战,以恢复他们的天堂。
5月20日,部队到达指定位置,以胡坡、大岩房、茶房为重点地区进行部署。并马上与当地政府及友邻部队联系,组织起剿匪委员会。议定“军事进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的总方针,理清情况,区别对待。缩小打击面,争取瓦解大多数。控制主要村寨要道,白天轮番搜山,晚上设伏袭击,发现敌情就跟踪追击。
1连在大山中发现了杨子春部土匪一股,尾随追击月余。敌人依仗地理熟悉优势,在深山老林里跟解放军捉迷藏。战士们克服长期奔袭的疲劳和在南方雨林作战的不适,为了截住敌人,白天搜山,晚上赶到敌前边设伏、堵路。饿了吃炒包谷米,渴了喝凉水,紧紧咬住敌人穷追不放。终于于7月4日清晨在斜靠(地名)与敌激战4小时,毙敌13名、伤9名,追得敌人7天未吃上饭又饿死了8名,余匪鼠窜逃命。
8日,又被4连1排在黑马塘、大龙潭一带围住。连长赵德来在左,即派9班长吴瑞昌带领战斗小组于右,左右夹击,经过20分钟的战斗,伤匪3名,俘匪第二支队秘书彭世聪以下7名,缴获机枪两挺、步枪8支。余匪12名逃出境外。初战旗开得胜,战果辉煌,给土匪以沉重打击,为彻底清除匪患开了个好头。
在军事打击的基础上,团部协同政府剿委会,从各连抽调一批战斗骨干,配合民兵组成了一支支群众工作队。先后在干喇、芒来、沧房地、芹菜塘等地,宣传我党我军剿匪政策,并以实际行动感化群众。
3连住在干喇村,由于杨匪的欺骗太深,在我未到前,逃得只剩下4个走不动的老大妈,而且非常害怕,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该连就帮助他们把快要倒塌的房子修补好,把每家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帮老人背水、背柴、锄地。使4位老人慢慢认识到,解放军并不象土匪所说的那样惨无人道,而是满有人情味。她们主动找上门来说:“现在才知道,谁是爱我们的,谁是害我们的”,并表示要把全村男女都叫回来。
于是炊事班同志替她们做饭看门,腾出功夫让她们每天上山,短短7天就叫回来57人。但这些人还有顾虑,该连指定了专人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利用老人现身说法。20天后,全村有80%的人回家了。他们又反映,不敢下坝子种田。该连当即派一个班住到距干喇村十余里地的南定河边,一来封锁匪徒来往的道路,二来掩护群众下地干活。
为了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孤立匪首,争取散匪离敌归我。本着“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召开群众会议,将追歼杨匪的过程制成幻灯片放映,把俘匪秘书彭世聪、贯匪杨山等人带到各地周游、开会,现身说法,让其自述为匪下场。杨山说:“我全家4人当匪,大儿子被打死了,二儿子和他自己被俘,老婆也被活活饿死”,被俘后,解放军如何对他们宽大,给与生活补贴……活生生的事实起到了明显收效。仅1个月时间,就有115名散匪向我军自首。
驻大岩房的1连1排,了解到股匪中队长朱双贵及其土匪有思想顾虑后,马上召开土匪家属会议,反复交待政策,指明出路,解除顾虑。首先,争取到5名土匪回来自首。该连政治指导员曹风岐同志在指定专人做匪属工作的同时,还从连里拿出粮食310多斤,救济已经自首的困难土匪及匪属。匪徒朱长发在山上饿得实在受不了,夜里偷偷溜回家找饭吃,其父劝他去登记,他不敢,便叫其妻给他做饭吃,自己去叫来了排长让他登记自首。匪属李老炳一连三次上山找儿子李小清:“小清,你别忘了过去给地主放牛,挨打受骂,吃不饱饭,穿不上衣,今天和大军打就是打自己,大军爱民,给我们大米吃,帮咱们干活”。在党的政策的感化下,朱双贵于7月20日,带了仅有的8个人、1挺机枪、5支步枪,前来我部自首。在我军“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方针的压力下,股匪大部被瓦解。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二、瓦解王清书
杨小沪作品集锦:
王范镇城池的由来
洛宁县洛河桥(一)
洛宁县洛河桥(二)
磨房夜话——(一)孙额点朱
马子明自传——马子明简介、家庭人员简述及目录
马子明自传——一、幼年点滴
马子明自传——二、回忆学生时代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 1.读书交朋友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 (2-6)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7-10)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11)又被分配回洛宁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原村小学建立党支部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一段党务工作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赵堡会议
《马子明自传》三、青年时代的活动——抓学校与反贪污、反不公!
《马子明自传》四、烟类专卖的隐蔽活动
《马子明自传》五、在中高村
《马子明自传》——六、多变的而立之年(1、2、3、4)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一、学生时代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二、走上革命路 1.指路明灯——韩达生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二、走上革命路 2.占领农村阵地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二、走上革命路 3.收拢地方武装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二、走上革命路 4.县中学潮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三、投笔从戎 1.新编第五军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三、投笔从戎 2.心中的丰碑
雏鹰驭风 文武将军彭仲韬在洛宁——三、投笔从戎 3挺进大别山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水库建设花絮——(一)放炮取石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水库建设花絮——(二)打凿料石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水库建设花絮——(三)知识的力量
关于贯彻落实《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章程》的通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洛宁学生纪念碑记实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